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小结

1949—1977 年,面对医疗卫生资源紧缺、医疗技术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基数大等问题,中国农村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农村地区人民健康水平,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世界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快速改善资源薄弱地区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国模式”。一是确立了正确的卫生“四大方针”,为我国卫生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之后取得的成果也反映了“四大方针”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二是构建了农村医疗卫生三级防护网络,这个模式下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够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各司其职,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地区有限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此后我国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长久的参考意义,也用最低的成本保障了农村地区人人享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预防”的理念植入人民内心,提升了长期危害农村地区人民生命健康的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效果,从源头缓解了医疗压力;四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人民的就医压力,使农村地区人民看得起病,也为新农合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五是医疗卫生资源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以农村为重点”的方针号召下,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赤脚医生,极大改善了当时农村地区医疗人员不足的情况,赤脚医生的发展为提高农村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色。 M27/qc3mYxOvRX7Ou/jEJtZOVEXqtUsabc5V4tooGNIFdt7D2VYthBVR7u0lH9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