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理论基础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资本市场研究中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于1970年由Akerlof提出。其主要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掌握信息的程度有差异,卖方因对产品质量更为了解,所以比买方更具信息优势,造成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能获得和拥有更多信息的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其极有可能利用这一优势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缺乏信息获取渠道的人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其利益会受损。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主要导致两种后果,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无法根据掌握的信息辨别交易的另一方,导致价格产生扭曲,造成市场信息失效或者市场失灵。而道德风险是指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会采取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同时损害他人利益。因此,Spence提出信息传递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方式,市场需要信息中介的信号传递作用去抵消逆向选择效应,同时缺乏信息的一方应考虑如何尽可能地获取更多信息。

以上理论极大丰富了现有资本市场相关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不但存在还具有更为复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投资者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弱,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众多参与者构成的资本市场中,各方利益主体拥有或获取信息的差异均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对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信息效率。汪忠等(2005)认为机构投资者能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关系投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上市公司监控活动。高敬忠等(2011)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监督管理层盈余预告更及时、更准确和更稳健地发布,这能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赵阳等(2019)提出降低信息不对称是推动企业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缓解环境信息不对称程度,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相关信息披露制度较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在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投资者性质以及其身份特点必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保险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信息,抑制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本书研究保险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公司信息披露决策作用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2cdOFO7RvshTM1HFLUxlZYLkGnTu7HLfT+hdnDGee6+roFOl/ZC0o4X7hxAY/E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