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庄子所著《庄子·养生主》之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中国养生术语极为丰富,在古代典籍中出现的有道生、保生、寿世、摄生等。如老子在《 道德经 》 中有关于“善摄生者”的论述:“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这里的摄生亦即善于保护生命的人,摄生也是指养生的意思。在西方,养生一词在英文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一般用保健类词语来代替,例如keeping in good health或preserving one's health等。
中国养生思想体系受先秦时期众多学术流派的影响,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还是医家,都已自成养生文化体系。但各个学术流派的养生思想侧重点不同:儒家更崇尚心性修养,道家养生就重在“性命双修”,法家注重的是说理图新,墨家主张兼爱,阴阳家重在阐析医理和阴阳学说。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四 书 》 就包含极为丰富的修身养性、调养性情的养生思想,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是一位践行养生思想的大家。养生贵在养心,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在《 传习 录 》 中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的理念又是对《四书》中养生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道家的养生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较成熟,从老子到庄子及后来历代的道家弟子都有诸多关于养生的典籍论著,从最早论述心理卫生及精神养生的《管子·内业》到东晋初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和炼丹术家葛洪所著的《 抱朴子 》 等。老子在《道德经·老子十九章》中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顺应自然、虚静少欲的养生思想。老子认为人就应该与自然规律相适应,内心空明宁静,不被私欲迷惑才能健康长寿。庄子则以水作比喻,明确提出寓动于静、心无杂念、恬淡无为的养生思想。医家养生理论以《 黄帝内经 》 等为代表,《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汇集了战国以前众多医学著作的总结,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提出了四时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的思想,记载了人们可以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到了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伤寒杂病论 》 也讲述了许多关于养生的要领,尤其注重驱寒养生。
西方爱琴海文明的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虽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华夏文明所处的时代相当,但西方养生思想却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西方最早记载的有关养生的文化内容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的太阳神阿波罗和塞萨利公主科洛尼斯的女儿阿克索是健康女神,她在希腊宗教中是主司卫生安全、医药治疗,很受人们的尊崇。她曾经杀死了一条出现在她手杖上的毒蛇,之后又出现一条毒蛇,口衔药草,使第一条死蛇得以复活,因这一情景使她顿悟成了健康女神。古希腊神话中还讲到埃及艳后克里奥佩德拉特别注重养生,不仅有专业的营养师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还命人为她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精油用于护肤、饮用。
资料来源:高凤妹.中西方养生文化差异比较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7(1):10.
中西方养生思想出现深邃与浅表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养生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不同。中西方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哲学理念与思维模式,直接导致中西方采用了不同的养生方式。
中西方在养生理念上的差异体现在“好静”与“好动”之中。中国养生理念推崇“静”养,以聚集能量作为其养生基础。《黄帝内经》中写道:“静益寿,躁损寿”。老子认为“致虚极,守静笃”,其中的“虚”和“静”就是道的状态,老子又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万物只有回归根才是静,静才能回归生命,想要身心健康就要讲究静养。《庄子》中有着中国最早的养生理论,包括心斋、坐忘守一等概念,实质上就是要忘掉自己身体的存在,达到“无己”的静止状态。中国佛教中的打坐、参禅、吐纳、静坐等修心养生的锻炼方法也是静态的。中国一些养生方式都是以静为主基调,即便是动也是以绵缓运动为主,例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虽然是动,心却要求是静的,《太极拳解》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的养生理念是爱惜精力,重视能量的储蓄。
西方人注重运动养生,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强健的身体和精神,只有强健的身体和精神才能完成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他还强调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是良好的养生之道。西方人信奉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生命在于运动”的主张,以消耗能量后能量的恢复为其养生基础。西方人喜欢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来展示、挑战和超越自我。西方养生思想更注重个体生命对生命极限的挑战。
中西方养生在内容上的差异体现在中国人的养生内容丰富且重“形神并养”,而西方人更注重“形养”。中国人认为养生就是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最佳状态,认为养生不仅是指要活得长久,而且要活得有质量,活得快乐和幸福。中国人不仅把生命的健康当作目标,而且把提升生命的境界当作目标,强调身心合一的境界。所以,中国人养生偏爱“形神并养”。中国养生内容极为丰富,有神养、形养、术养、药养、食养、气养等,具体体现在注重调控个人行为,如饮食、起居、睡眠、性生活、环境居室卫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孔子提出“十不食”;《黄帝内经》提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孙思邈提出“先饥而食、先渴而饮”。中国人喜欢进食各种具有补养脏腑、气血的药物与食物,以强身健体,这叫药养。中国人还喜欢功法锻炼,以强身健体,这叫气养。中国人还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敷、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这种中医养生疗法是中国独有的,叫术养。
中国人还重视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尤其注重道德养生。例如,《大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目标,即要成为道德上的巨人、完人。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人人能正心、诚意,要知止,止在至善上面。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内心纯正的人,身心都能拥有一种舒适与快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就是告知人们要随时随地拥有善良、宽容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人体的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才是最适宜身体健康的状态。
西方人讲养生最根本的目的是强身健体,通过运动和锻炼达到健康审美的“形养”。常见的运动和锻炼包括:跑步、跳绳、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爬楼梯、登山、健身操、打球等,以及去专门的健身房训练,例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