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类型及作用

一、文化资源的类型

(一)文化资源分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文化资源不断涌现,使得文化资源的内涵不断丰富。同时,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文化资源分类的标准和方式不断增多。因此,文化资源如何分类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化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研究者们将文化资源划分为了不同的类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然而,构建完善的文化资源分类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化资源的本质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资源分类标准,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系统地认识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人们能够在分类对比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化资源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帮助我们科学界定文化资源的内涵,为文化资源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二是有助于文化资源调查和评估的开展。人们要想利用文化资源获取价值和利益,首先必须要对社会中的文化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文化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科学地划分文化资源的类型,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调查和评估工作。

三是有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存量情况有充分了解,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和开发。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首先需要甄别哪些文化资源是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哪些是不能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只有从产业发展层面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划分,才能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资料链接]

四川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开放、广博精深、开拓创新等显著特点。这些求新求变、扎实厚重、融会贯通的文化资源是四川先民在巴蜀大地上世代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成,直至今天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人文教化、文旅开发等作用。

本次普查共查明文化资源总量3 057 417处。其中,古籍1 877 945册,美术馆藏品25 260件,传统器乐乐种92种,地方戏曲剧种11种,非物质文化遗产8 098项,不可移动文物64 508处,可移动文物传统数量1 081 503件(套)。具体情况如下:

古籍:全省共查明古籍收藏单位138家,现存古籍1 877 945册。古籍数量位列全国前五,西部第一。四川古籍资源具有保存情况良好、版本类型繁多、版本年代连续等特点。

美术馆藏品:全省共有国有美术馆62家,查明国有美术馆藏品25 260件(套)。美术馆数量居全国第三,藏品数量居全国第七。

地方戏曲剧种:全省共查明地方戏曲剧种11种,皮影戏和木偶戏种类2种。四川戏曲剧种资源丰富,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器乐乐种:全省共查明传统器乐乐种92种。其中,以器乐合奏为主的乐种有5个,以器乐独奏或齐奏为主的乐种62个,作为其他艺术形式伴奏的乐种形式有25个。传统器乐乐种具有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共查明非遗资源8 098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9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七;省级611项。四川非遗具有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多彩多样等特点。

不可移动文物:全省共查明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共计64 50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拥有世界遗产5处(居全国第二)。四川不可移动文物具有数量众多,类别齐全,分布广,保护任务繁重等特点。

可移动文物:全省共查明可移动文物传统数量1 081 503件(套),居西南地区首位。四川可移动文物具有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地域特色鲜明、多民族文化交融、文化序列完整等特点。

资料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2021。

(二)文化资源分类的主要方式

不同的分类标准隐含着不同的假设和前提,以精神内容所依附的物质载体,是否可以被观察到为标准,我们可以将文化资源分为有形的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文化资源。这种分类标准比较感性和模糊,如果一种文化资源的有形和无形界定仅靠人的视觉感受到的物质基础为依据,是不太准确的。例如,很多无形资源在呈现时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载体展现,如表演的剧目资源,可以说是无形的精神内容,也可以成为剧本、图书,也可以通过舞台和演员演绎成为戏剧资源。这种情况下,对文化资源类型的界定就是比较困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们进行了多种尝试,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学者们主要从文化资源的主题、表现形态、属性等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

1. 根据文化资源的主题划分

根据文化资源的主题划分,分类结果比较清晰,是目前学者们比较偏爱的一种分类方式。但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根据文化资源的主题进行分类的结果也千差万别。例如,学者张胜冰将文化资源主要分为乡村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企业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 姚伟钧则进一步细化了文化资源的主题,将文化资源分为历史文化主题、红色文化主题、名人文化主题、商业文化主题、民俗风情主题、民族文化主题、海洋文化主题、宗教文化主题、城市文化主题、乡村文化主题等。 胡郑丽将文化资源划分为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及新型文化资源。其中,新型文化资源又包括网络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女性文化资源等。 根据文化资源的主题进行划分的分类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以主题为标准划分文化资源的门类是不够严谨的。

2. 根据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划分

根据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划分,是重点突出文化资源外部特征和形态的一种分类方式。刘吉发、岳红记和陈怀平把文化资源归纳为四类表现形态:第一类是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指记录在物质载体上的图案、语言等;第二类是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主要是运用在文化活动中或文化生产过程中的技艺技能;第三类是垄断型的文化资源,主要指文化遗址;第四类是创新型的智能文化资源,指人的独创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体现为创意、灵感等。 赵尔奎和杨朔总结出文化资源的六种表现形态,即文献形态的文化资源、造型艺术形态的文化资源、表演形态的文化资源、技能技艺形态的文化资源、节庆活动形态的文化资源和现代形态的文化资源。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按照文化资源表现形态来划分,文化资源可以分为可视性的物态文化资源、精神性的非物态文化资源、技能文化资源以及智能文化资源等类别。

3. 根据文化资源的属性进行划分

根据文化资源的属性进行划分,是以文化资源的本质特征为依据的划分方法。这一划分方式在文化资源的分类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学者程恩富从文化资源的性质的角度出发,将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 王晨和章玳从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出发,将文化资源分为经营性的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资源。其中,经营性的文化资源是指能够通过市场进行产业化开发,并满足公众不同层次需求的文化资源,其多由私人或者企业主导;公共文化资源是政府主导提供的,为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化资源,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及乡村文化站等)和历史文化遗产(如传统民俗、戏曲等需要政府推动传承和保护的资源)等。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知,从文化资源的属性出发,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经营性的文化资源和公共性的文化资源,物质性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性的文化资源等。

4. 根据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划分

随着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不断深化,有的学者开始探讨从产业开发的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花建根据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的用途将文化资源分为四类:一是资本资源,它是文化产业运作的动力源泉;二是技术资源,包括文化商品生产和服务所需的能源、原材料、技术和装备等;三是专利资源,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广义地说还包括形象特许使用经营权等;四是智能资源,它是决定文化产品和服务中文化含量的人力投入,包括三种形态——符号化的文化知识、经验型的文化技能、创意型的文化能力,其中创意型的文化能力是最有价值和最稀缺的文化资源。 丹增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将文化资源划分为可开发文化资源和不可开发文化资源。综上可知,根据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划分的方法,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5. 其他划分方式

除以上分类方式外,有的学者从文化资源的历史性角度出发,以文化资源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依据,将文化资源分为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现实资源两类;有的学者根据文化现象产生的不同地域,将文化资源划分为东方和西方文化资源、本土和外来文化资源、乡村和城市文化资源、海洋和大陆文化资源等;有的学者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入手,将其分为可再生文化资源与不可再生文化资源。

总之,文化资源的分类正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分类体系。但目前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进步,文化资源的细分领域也在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资源划分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各领域的交叉融合,厘清文化资源的边界越来越困难,这也将成为文化资源分类的重要课题。

二、文化资源的作用

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的资源,它既存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领域,又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没有文化资源,人类想要发展和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作用表现得愈加突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资源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性的重要基础

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每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尤为重要。而要保持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离不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传承至今的信仰、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而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存在的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就是民族历史记忆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这些文化资源消失了,那么民族文化的特性也就消失了,这个民族也就彻底消亡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资源作为历史记录或见证,是人文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源,如古遗址、墓葬、典籍、文物等,都是人类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和资料。如古人类文化遗址——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三星堆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等;古代都城或建筑遗址——安阳殷墟、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等遗址,都对研究古代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通过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研究,既可以了解当时建筑技术水平、建筑风格,也可以了解其中反映出来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各种历史典籍更是我们研究历史人物、事件的主要资料。

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源,如世界观、价值观念、民间习俗、艺术、技艺等,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研究这些文化资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了解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从而了解国家历史发展的进程、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等。

[资料链接]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千米的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他遗址所无法相比的。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距今70万~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万~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万~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万~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资料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人”遗址/1851721。

(三)文化资源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1. 文化资源是人类思想观念的重要来源

思想观念属于文化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资源为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思想观念是通过人类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长期以来受文化影响的结果,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人类思维的发展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它通过特有的方式表达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研究一定要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分析。

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直接产物,如“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中国文化中,“道”是一个核心的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哲学根基,它是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儒家、道家、佛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同“道”的思想联系在一起,“道”也是构成这三家学说的重要基础。儒家是社会之道,道家是自然之道,佛家是心灵之道,这与《周易》中所说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三才之道”是有内在联系的,强调的都是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构成关系。“道”的根本精神在于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它来源于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最古老的观念,“阴阳调和,而生万物”。这一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使得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气质和特点。

2. 文化资源是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

价值观念是一个群体及其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一套价值准则和价值规范,这些价值准则和价值规范影响着群体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它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精神境界等不同层面。

价值观念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还影响和制约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每一种价值观念实际上都与特定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是特定文化所赋予的一种内在精神属性。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说的:“真正把人联系起来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标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是长期以来在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塑造完成的,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而不同的文化类型又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我们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仍然有着重大的影响。

[资料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颇多,但是大多数最终都没落了。而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却发展昌盛,而后更是在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可见其学说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社会适应力。儒家在精神传统、思想价值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构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形态,尤其涉及“义”和“利”的内容穿越时代,具有普遍和深远的生命力。其经典著作不仅是封建社会考取功名的教科书,更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思想武器。

儒家义利观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本位、以封建等级为基本政治制度的社会背景下形成,自然与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所以重义气、轻利益就成为了儒家义利观的思想核心。

“义利统一”“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思想在当代很有价值,对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促进作用。义利观在儒家道德观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价值取舍标准,其在今天仍然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资料来源:打字小能手. 儒家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EB/OL].(2022-05-19)[2023-05-30]. https://www.sbvv.cn/chachong/24772.html。

3. 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人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主要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形式,它们都是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文化遗产不同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遗留物,是人类历史不可分割的内容,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所以,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今社会,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

专门研究人类遗产管理的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文化资源管理专业的迈拉·沙克利教授说道:“大多数遗产地都成为了其国家文化旅游的吸引物。有些如英国的巨石阵、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并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文化遗产是一种脆弱的、不可修复的资源,必须受到保护,以保持它的真实性并留给后人享用。”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当然也包括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各国对如何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实际的管理规定和政策法规。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这在当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原料

1. 由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要

人的消费需求是多样的,不仅需要物质消费,而且需要精神消费。在精神消费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要。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剧、游戏、互联网、戏剧、音乐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不光在形式上继承了历史传统,在内容上更是吸取了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中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没有文化资源,就没有现代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可以说,文化资源是文化产品创意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 文化资本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

资本化是当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在当代社会,资本已经成为资源的一种转化形式。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资本的内涵已由过去的经济范畴向社会范畴和文化范畴延伸转化。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当代社会有三种重要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他认为在这三种资本中,文化资本是处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一种资本,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因此,文化资本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文化经济的兴起与文化资本的出现密切相关,它的兴起使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可以以资本的形式为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价值,产生实际的效用。

3. 文化资源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文化也是生产力,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是对文化资源加以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的结果,它对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财富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文化在过去长期被看作意识形态的东西,因而过去它的功能被理解得较为单一,人们仅从政治和教化角度去看待它的作用,因而它成为了一种政治需要和教育手段。而在今天,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兴起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与一般生产力的不同就在于,文化生产力是一种通过“软实力”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这种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最重要的是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之中。比如,法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除了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文化因素。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辉煌的传统,不仅为法国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成为法兰西民族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也对法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法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原因就在于它的文化魅力和众多的文化遗产。法国是世界上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很多游客都是因为向往法国文化而到法国去旅游观光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法国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也正因为如此,法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国家,被称为“文化之国”。法国也是最重视文化发展战略的国家,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精心维护和修复古建筑遗址、城堡、教堂和老街区,同时加强博物馆、档案馆、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

[章节小结]

本章重点学习了文化资源的概念和内涵,文化资源类型划分的方式,分析了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以及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人类对文化资源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在当今社会中,随着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认识和了解文化资源及其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复习思考]

1. 什么是文化?西方和我国对文化的界定有何不同?

2. 文化资源具有哪些特点?了解文化资源的特点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有什么意义?

3. 常见的文化资源分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4. 划分文化资源类别的意义是什么?

5. 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M]. 连树声,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韩东屏. 文化究竟是什么?[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6):50-61.

[3]张胜冰. 文化资源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4]吴圣刚. 文化资源及其特征[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1-12.

[5]张胜冰.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6]姚伟钧. 文化资源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7]胡郑丽. 文化资源学[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8]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 文化产业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9]赵尔奎,杨朔. 文化资源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10]程恩富. 文化经济学通论[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1]王晨,章玳. 文化资源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2]花建.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源开发战略[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1):129-138. bFxglU4ptDhyw6aSB/RwjJEfrX1XxxNL6ZBC+sfEESrRzhPb/+sO45pykhVmTV6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