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Econometrica”杂志的创刊和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Econometrica”杂志主编和第一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说:“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而当代意义下的计量经济学,本质上并没有偏离上述精髓,但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如数学和统计方法的内容已有很大的扩展,同时还包括了很重要的工具——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统计软件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Samuelson说过:“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迄今至少十几位计量经济学家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198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Lawrence R.Klein曾说:“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
为什么计量经济学研究与应用会出现蓬勃发展的状况?
作为实证社会科学的(西方)经济学,其一般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相似之处,即二者都属于实证科学。表现为:一是它们是基于对客观事实观察和观测;二是它们的理论科学性都要依靠事实来检验。这两点是实证方法论的核心,也是所有实证方法论的共同基础。
当然它们也有不同之处。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具有意识和理智的人们的经济行为,并且,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主要是存在于千百万人的活动之中,而不是表现在个别人的行动中。因此,经济学不能完全靠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来构造以及检验经济学理论。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复杂性和经济学实证方法论的局限性。
经济学按研究的范式不同分为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学中所涉及的道德规范、价值判断问题,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与实证经济学(在做出一定行为关系的假设下,分析与预测行为的经济后果,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典型的实证经济学,它没有自己的经济理论,而是分析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和统计方法,是因为数学或统计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客观性、通用性和独立性。这也正体现了计量经济学作为典型的数量分析工具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