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成都服务业发展的国内比较

为综合评价成都服务业发展水平,本节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南京、杭州、武汉、西安等能级对等城市进行数据分析。

一、国内一线城市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上海

从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于 1999 年首次超过制造业比重。之后,在较长时期内,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继续呈递增趋势,而只是略高于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二、三产业比例处于胶着状态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制造业增速大幅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直至“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增量的主导引擎、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新经济创新迭代的支撑源泉、产业优化布局的重要方向、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领域 。2020 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实现 28 307.5 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 73.1%,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 80%,市级利用外资占全市实到外资金额的比重超过 90%。1978—2018 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如图 2.13 和图 2.14 所示。

图 2.13 1978—2018 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019》)

图 2.14 1978—2018 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019》)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军城市,离不开上海对服务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一是准确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上海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之一,产业体系非常强大,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的基础优势不可动摇,而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工业产值中制造业产品的利润率和附加值却逐年下降;从区域和全国发展需求来看,长三角正在向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发展,对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高端服务功能需求逐渐增强。在此背景下,上海通过在制造业中融入服务经济的元素,增加产品的服务功能、技术含量和文化性,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这不仅促使上海市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且也走出一条适应上海制造业成功转型的有效途径。

二是准确把握服务业集群发展趋势。在上海市推进服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是上海把握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在借鉴国际大都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推出的创新举措,也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早在“十一五”时期,上海市按照“整体规划、功能集聚、新型业态、生态优化”等理念,规划建设了 20 个集聚区作为重点建设推进项目。实践证明,集聚区建设有力推动了上海市服务经济良性、快速增长。在提升上海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集聚区对全市经济特别是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十二五”时期上海在原有基础上,又规划建设 5 个集聚区,总数为 25 个,覆盖全市 17 个区县。

1.金融业

2020 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实现 7 166.26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5.3%。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致力于推动金融业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2021 年,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中,上海蝉联全球第三,国际金融中心日益巩固。上海金融市场体系不断成熟,包括原油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股指期权、黄金ETF、同业存单等各类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交易平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20 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达到 2 275 万亿元。在金融科技领域,上海仅次于纽约,推动金融领域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

2.商贸业

上海商贸业产业竞争力强劲,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流通和消费规模居全国城市首位,2020 年,上海商品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 13.98 万亿和 1.59 万亿元;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加快,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 2.94 万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从贸易集聚功能看,2020 年,上海口岸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 3.2%以上,继续位列世界城市首位,世界级口岸城市地位继续夯实。从资源配置功能看,2020 年,上海千亿级市场平台达到 10 家,大宗商品贸易平台达到 40 家,钢铁、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成为国际市场重要风向标。

3.科技服务业

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服务业能级不断提升,新建和集聚了李政道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累计引进外资研发中心 481 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全球科学家在中国事业发展的首选城市。科技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步增强。2019 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 20%,生物医药创新药获批上市量约占全国总量的 1/3,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全国约 1/3 的相关人才。

4.总部经济

上海总部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总体呈现能级高、贡献大、带动强、集聚度高的发展特征,进入功能升级的发展阶段。一是上海跨国企业总部多,截至 2019 年 8 月底,上海共认定总部企业 1 333 家,其中,跨国企业总部 701 家,占比达到 52.6%。2019 年 11 月,上海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35 家,其中亚太区总部 4 家、亚洲区总部 4 家、大中华区总部 5 家。二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2018 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占上海全市外资企业数量的 1.34%,却贡献了 10%的营业收入、17%的利润总额、12%的纳税总额和超过 6%的从业人数。三是产业链整合能力强。上海总部企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实现研发、制造、服务、资金等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形成产业配套的规模效应。四是上海总部企业呈集聚发展态势,陆家嘴—淮海路/南京路/静安寺—徐家汇—虹桥是上海总部经济的“黄金走廊”,集聚了全市 70%的总部企业。浦东是上海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设立总部和全球性研发中心最为集中的区域。截至2018 年年底,浦东新区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占全市总量的 50%以上。

(二)北京

经过 70 余年发展,北京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业态日益丰富、经济贡献稳步增长,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经济的支柱和引擎。2018 年,北京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2.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7.9%。

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北京服务业规模和占比持续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今,北京服务业由产业基础薄弱到发展相对缓慢再到增加值量级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1955 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 10 亿元,1986 年突破百亿元,1996 年突破千亿元,2010 年突破万亿元(见图 2.15)。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1994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995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 50%,2016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八成(见图 2.16)。

图 2.15 1978—2018 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19》)

图 2.16 1978—2018 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19》)

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2007 年,北京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2013 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2018 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9 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1.3%。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1949 年,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的 52.3%,1978 年为58.8%,之后占比逐步下降,2018 年为 15.8%。

经济贡献稳步增长。2008—2017 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2.6%,快于同期全市税收收入增速 0.9 个百分点,2017 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 86.9%。1992 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第二产业,1997 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达到 50%,2016 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八成(见图 2.17)。

图 2.17 1978—2018 年北京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19》)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产业结构由“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服务业逐渐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如今北京服务业的发达离不开以下几点:一是北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及科学技术资源(高校院所云集)、交通资源等,首都功能更是强化了北京对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吸引力。二是持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北京是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激发了服务业的发展活力,也促进了服务业国际化发展。三是优化服务业发展营商环境。比如,北京试行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提升了监管服务水平。

1.文化和旅游业

北京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2018 年,北京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55.2 亿美元,是 1978 年的 55.2 倍;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5 556.2亿元,是 1994 年的 18.6 倍。北京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文化产业发展迅猛。2017 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2 700.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6%,比 2004 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

2.科技服务业

创新注入发展新动能。2017 年,北京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 1 280.6 亿元,占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 81.1%,2013 年以来年均增长 8.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 68.2%,2013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 12.7%和 8.7%。

3.信息服务业

按可比价格计算,2013—2018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 12.4%。数字技术下服务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蓬勃发展。2018 年,重点互联网出行平台、重点互联网医疗平台和重点互联网教育平台交易额分别增长 13.5%、16.1%和 1.5 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8 年,北京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 21 843.0 亿元,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 7.1%。

4.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成为北京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2018 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 1 606.2 亿美元,是 2003 年的 9.9 倍;2013—2018 年,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 8.2%,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1/5 强。综合试点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2013—2018 年,北京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 13.6%。2018 年,北京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 148.6 亿美元,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前 2014 年的 1.9 倍;2015—2018 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 17.0%。

(三)深圳

经过多年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形成以金融业、物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服务业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创新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格局。2018 年,深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4 237.94 亿元,同比增长 6.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8.8%。

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深圳服务业增加值从 1979 年的 0.83 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 14 237.94 亿元,2018 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0 090.59 亿元(见图 2.18)。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波动上升:1979—2018 年中共有 19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 50%。2018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 58.8%,比1979 年提高了 16.3 个百分点(见图 2.19)。

图 2.18 1979—2018 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2019》)

图 2.19 1979—2018 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2019》)

产业集群带动服务业发展。深圳积极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和聚集区,发展重点产业和园区建设,加大力度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因地制宜、错位协同发展,形成服务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盐田区以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为主导,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新模式。福田区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领先城区;汇集设计创意业高端资源,建设“设计之都”核心区。南山区依托大沙河创新走廊、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高地等区域科技产业创新资源高端与高效集聚优势,着力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引领区。宝安区加快建设宝安中心区、大空港产业基地、宝安中国天谷等,引领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

民营经济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活力。深圳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十分突出。目前,深圳民营经济商事主体已达 314 万家,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数量超过了97%。全市 73%的授权发明专利、80%以上的创新载体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的中国驰名商标、93%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 96%的广东省名牌产品来自民营企业。

20 世纪 90 年代初,深圳确立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2018 年,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达到 15 465.94 亿元,占GDP比重达到 63.9%。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逐渐确立了生物产业、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 年,深圳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 9 155.18 亿元,占GDP比重由 2013 年的近 30.0%提升到 37.8%。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

1.金融业

深圳金融业从零起步到稳居全国第三。1979—2018 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从 0.16 亿元提升到 3 067.21 亿元。1983 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 亿元,1988 年突破 10 亿元,1996 年突破 100 亿元,2009 年突破 1 000 亿元,2014 年突破 2 000 亿元,2017 年突破 3 000 亿元,2018 年达到3 067.21 亿元(见图 2.20)。深圳金融业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培育诞生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国信证券、创新投集团等一批本地法人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形成金融机构种类日益健全、业务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深圳金融业还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蓬勃兴起,助推着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图 2.20 1979—2018 年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2019》)

2.物流业

深圳物流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深圳物流业增加值由 2010 年的 926.30 亿元提升到 2018 年的 2 541.58 亿元,深圳成为全国物流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城市(见图 2.21)。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发达的对外贸易以及毗邻香港这一全球物流枢纽的优势,深圳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的普及,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金融服务等物流新技术和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目前,全国 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聚集在深圳,其中包括怡亚通、飞马国际、普路通、华富洋等行业龙头企业。

图 2.21 2010—2018 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2010—2018 年各年度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文化产业

深圳文化市场欣欣向荣。自深圳 2003 年确立“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深圳把文化产业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文化产业增加值由 2010 年的 637.23 亿元提升到 2018 年的1 560.52 亿元(见图 2.22)。在独特的“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模式下,深圳市文化产业升级加快,文化产业增加值 2012 年破1 000 亿元后,2016 年突破 2 000 亿元,2018 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2621.77 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 10%。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深圳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图 2.22 2009—2018 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2009—2017 年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2018》,2019 年数据来自https://www.gov.cn/xinwen/2019-02/24/content_5368146.htm)

深圳服务业的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是“天时”,深圳作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方,国家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扩大深圳的外贸权限、地方立法权、制度自由度,深圳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发展的历史机遇;二是“地利”,深圳毗邻港澳,尤其是毗邻香港这一地理优势使深圳更容易完成人才、信息与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深圳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要素基础;三是“人和”,华侨、港澳同胞、全国各地精英荟萃于此,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来了,就是深圳人”等观念深入人心。

回顾和总结深圳政府发展服务业的历史经验,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辅以政府服务,营造一流的市场化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二是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三是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依托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和“一带一路”建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举扩大对外贸易,帮助更多企业“走出去”。

二、与国内城市相比的成都服务业
(一)与一线城市的比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不仅在经济规模上领先全国,还在服务业发展规模、辐射力和影响力方面领先全国。成都服务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一线城市相比,在规模、结构、企业、贡献等方面仍有差距。

1.服务业对城市功能支撑作用存在差距

一线城市服务业不仅促进自身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引领全国。2021年,四个城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合计达 10.4 万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7.1%,高于除广州、深圳外的其余 13 个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15.7%)。与一线城市相比,成都在服务业总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均有差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服务业规模分别是成都的 2.5 倍、2.4 倍、1.5 倍、1.5 倍,北京、上海、广州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比成都高 15.3、6.9、5.2 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成都的 1.6 倍、2.1 倍、1.1 倍、1.03 倍(见表 2.2)。

表 2.2 成都与北上广深城市服务业指标比较(2021 年)

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年鉴 2022》。

2.服务业辐射范围存在差距

从服务业增加值区域占比来看,2018 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的比重为 34.3%,广州、深圳服务业增加值占珠三角城市群 的比重分别为 36.4%、38.5%,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长三角城市群 的比重为23.6%。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占成渝城市群 的比重为 29.7%,高于上海,但低于北京、广州和深圳。同时,北上广深服务业均是立足区域发展,服务于全国经济,辐射全球范围。2018 年,北京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突破 1 万亿元(10 628.9 亿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左右。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 670 家,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9 年保持全球第一。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五,快递业务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深圳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3.服务业龙头企业存在差距

从服务业市场主体来看,2018 年成都市拥有“中国服务业 500 强”企业 8 家,远低于北京(61 家)、上海(47 家)、广州(41 家)、深圳(37家),也低于杭州(26 家)、武汉(19 家)等城市,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9 位,这与成都的经济地位严重不符。8 家企业均排在 100 位之后,且房地产 3 家、交通运输 4 家、传媒出版 1 家,与北上广深相比,缺乏贸易、金融、供应链、电信、科技研发、文化等领域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来看,2018 年,成都 2 657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 745.6 亿元,仅为上海的 13.6%、北京的 8.6%。而成都服务业增加值为上海的 36.4%、北京的 33.8%,表明规上企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

4.服务业核心产业存在差距

北上广深服务业核心优势领域各有不同。2018 年,北京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服务业行业占GDP的比重超四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近七成。广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 45%,信息服务业增速超过 25%。深圳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 41%。与一线城市相比,成都金融业、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租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 40%,且占比最大的金融业增加值为 1 750.2 亿元,仅为北京、上海、深圳的 34%、30%和57%,成都服务业行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与相近城市的比较

综合考虑城市能级对等、基础条件和综合性发展方向相近原则,选取南京、杭州、武汉、西安 4 个城市,与成都的服务业发展进行比较。总的来看,成都在产业规模、消费市场规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劳动生产率、市场主体能级上不具优势。

1.服务业产业规模仍然具有优势

与同属副省级城市的南京、武汉、西安、杭州相比,成都市服务业体量具有一定优势。从服务业增加值看,2022 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是南京、武侯、西安、杭州的 1.3 倍、1.2 倍、1.9 倍和 1.1 倍。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成都高于南京、武汉和西安,但低于杭州(见图 2.23)。

2.消费市场规模仍然具有优势

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广阔,具有较强的消费集聚能力。2022 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 096.5 亿元,分别是南京、杭州、武汉、西安的 1.16 倍、1.25 倍、1.31 倍和 1.96 倍。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看,成都仅高于西安,低于其他三个城市(见图 2.24)。

图 2.23 成都与南京、武汉、西安、杭州服务业规模比较(2022 年)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官网)

图 2.24 成都与南京、武汉、西安、杭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2022 年)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官网)

3.发展效益不具优势

全员劳动生产率 是衡量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2021 年,成都第三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9.8 万元/人,比 2020 年提高了 10.5%。与武汉、杭州、西安相比,2020 年,成都第三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8万元/人,高于西安,但低于武汉和杭州(见图 2.25)。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成都服务业的发展效益在三个城市中不具优势。

图 2.25 2020 年成都与武汉、西安、杭州第三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较

(数据来源:成都的数据来自《成都统计年鉴 2021》;西安的数据来自《西安统计年鉴 2021》;武汉的数据通过统计年鉴以及《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数据整理计算获得;杭州的数据通过统计年鉴以及《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数据整理计算获得)

4.高能级市场主体不具优势

从上市公司数量对比来看,2022 年成都拥有服务业A股上市企业32 家,低于杭州(75 家)和南京(50 家),高于武汉(26 家)和西安(16 家)。从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看,2022 年成都服务业百亿级上市公司仅为 7 家,仅高于西安(6 家);低于杭州(23 家)、南京(20 家)、武汉(9 家),说明成都服务业上市公司规模偏小,总体实力水平相较杭州、南京、武汉偏弱(见表 2.3)。

表 2.3 五城市服务业上市企业数量比较(2022 年)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ELmDI5ohYSlcz1pAgfNFlXwacHZYfunToy/V9mAsuSXs1/xpFpiSoZmCOPAP9a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