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我国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传统的营利模式受到挑战。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动力不断地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很可能就会退出竞争舞台。因此,企业应着力寻找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方法和路径,创新盈利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0年,加里·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其文章《企业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这一理念。随后,理论界和实务界掀起了一场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热潮。1995年前后,我国学者逐步开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要素结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培育路径、经济后果等热点问题。其中,能力学派(能力学派是在资源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与资源学派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解释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认可,被誉为是核心竞争力产生的理论渊源。两派均认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对内部的资源、能力等进行整合,形成有助于企业战略实施的竞争能力,最终将其整合为企业的一项宝贵无形资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捉摸不透的竞争优势。
21世纪初,经过数年积淀,学术界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学者们逐渐将研究重点细化到挖掘企业各模块的核心竞争能力,如财务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营销核心竞争力等。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是理财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5G网络的发展、大数据、云技术、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变化莫测等外在因素,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持续、不间断地提升财务行为质效,同时打造财务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生产制造方式变化和管理模式变革。
然而,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财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但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如对于其构成因素的说法、评价方法和体系、评价指标设置标准都不够统一。本书希望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财务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其经济发展逐步步入强势期,而重庆上市公司作为重庆经济的重点与核心,其表现更是引人瞩目。然而,从总体上看,重庆上市公司中ST、PT公司较多,绩优股较少。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一些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新兴转轨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太成熟,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也在逐步形成阶段,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创造和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书在厘清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内涵、构成要素等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重庆上市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应用,以期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