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在数字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金融作为关键投入要素和先导要素,在产业的形成、发展、升级和融合的各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数据这种新型生产要素为主的数字金融服务新业态,对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变,对各行各业的正向作用也正在不断凸显。传统金融服务由于“三农”场景中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物缺失、交易成本较高等因素,使其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那么,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其实际效应如何?未来如何调整?这是亟待在理论与实践上探寻和解答的问题。截至目前,关于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才刚刚起步,仅有少部分定性分析,关于二者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甚少,相关的系统性研究更是鲜见。为此,本研究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问题提出→概念阐述→理论框架构建→假说提出→宏观实证检验→微观实证分析→案例总结提炼→创新机制探索”的逻辑思路,力求厘清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效应及现实问题,并据此针对性地从系统论出发提出相应的机制创新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一是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交叉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揭示并归纳数字金融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特征及供需变化态势,凝练总结相应的影响机理。数字金融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其具有供需适配性和供需动态平衡的特征。数字金融的创新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广度,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增强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并且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有效媒介,有利于提升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和发展动力,有利于优化要素的配置和组合,降低相应的交易成本,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通过宏观层面的效应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对传统的金融进行有益补充,扩宽金融服务的边界,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存在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本研究在参考大量政策文件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现阶段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实际测度,同时进一步对各地区差异度的原因进行分析,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各省份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及其差异性特征。其次,使用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等分析工具,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效应。最后,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和测度方法、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增添控制变量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均财政支农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都会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三是通过实地调研结果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增加乡村地区金融资源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和选择,进而有效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首先,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从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约束依旧是融资问题。其次,通过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清理并进行实证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数字金融能够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有利的影响,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客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补充,进而缓解传统的信贷融资约束,优化多层次金融服务供给;同时社会网络资源越好、金融素养程度越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越有促进作用。

四是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中国典型实践经验的运行规律,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智慧。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农业大省四川的彭州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广西的田东进行双案例剖析。典型案例分析证明,数字金融产品和村站服务的普及能够使金融服务的获得机会更加平等,能直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并利用数据这种新型的先导生产要素对其他要素进行赋能和增效,实现自我的更新迭代,提高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各地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协同发力的多位一体金融发展模式、征信大数据赋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农金村办”多方联动的数字村站综合服务发展实践等,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金融体系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

本书在理论分析、宏微观效应检验和实践探索凝练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难、贵、慢;金融产品单一,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而又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农业保险和担保体系不健全,涉农金融市场和服务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数字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型人力资源缺乏;数字金融行业秩序缺乏规范等。本研究进一步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进行了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机制创新探索,提出构建多元协同金融生态建设机制、人才培育渠道拓展机制、公共服务优化机制和制度法律保障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研究视角和内容的突破与创新。本研究从农业经济学、金融学、信息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结合“三农”实际发展态势,从数字金融特征和内容等多个领域入手,探析和构建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效应、模式和机制;既定性讨论了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促进模式和实践分析,又对其相应的结构变化、时空分布和影响效应等进行系统的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二是宏微观双重层面研究分析的多样性。本研究使用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并利用多种方法和模型对同一命题进行验证。如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面板空间计量法、工具变量法、Probit模型法等,并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增添控制变量,更换测量方法及空间权重矩阵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出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效应及其相互关系。同时,结合国内外特色典型案例进行进一步补充论证,使研究形成一个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完整闭环,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是研究框架的系统性构建和问题的拓展性研究。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动态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法相结合揭示其关系机理,深入剖析了数字金融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从多维度、多视角和多角度,使用多种实证方法构建了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研究框架,实证探析二者间的实际效应;结合社会学和管理学分析范式等进行更深入的剖析解构,拓展分析揭示其运行机制,并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创新促进机制。

综上所述,中国数字金融促进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凝聚形成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望成为解决农村金融世界性难题的突破口。未来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具有的便捷性、效率性、高渗透性、外部经济性、普惠性和边际效益递增性等特征,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金融业务创新,高效发挥数字金融服务在“三农”场景发展的功能和效应,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陈一明
2024 年 7 月 DXHy75YWRkbnJy7ndzSkLQIBD4nG19/kKwvw3fR7XLhMQzJ1syHXb3ek40LG6a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