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是在一定环境约束下由技术、管理、人才、信息、市场、资源和生产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结合体。因此,产业发展将沿着合理化、协调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方向进行。随着产业发展的扩大,不少研究已经证实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有助于各类知识的扩散和传播,并且地方产业聚集(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能够通过发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和产业组织优势推动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Krugman,1991;王缉慈等,2001;麻昌港,2010;张元洁和田云刚,2020;刘新智等,2022)。
一般而言,组织可以看作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要素,1890 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到:土地、资本、劳动几乎都是以某种组织形态进入生产过程的,即不同组织方式会有不同的阐述量,故“组织”应该被纳入生产要素当中 。产业组织理论的诞生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这一难题,即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或垄断之间的冲突矛盾,以及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企业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20 世纪中期,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采取了集中大规模生产的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学术界开始通过市场组织结构来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绩效和竞争能力,哈佛学派的梅森和贝恩等学者建立了以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为主的分析框架,即SCP模型框架,该分析模型有利于深入具体环节,对产业进行系统性有逻辑的分析。20 世纪末期,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新产业组织理论开始形成和兴起,该理论更加重视环境和厂商行为的互动关系;随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等也逐渐被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表明,市场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规模经济,即规模经济对生产要素资源间的配置效率有促进作用(金碚,1999;臧旭恒等,2007),而部分国家农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生产规模较小,并且没有进行一体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未能形成农业关联产业间的外部规模经济群体优势和内部规模效益(戴孝悌,2015)。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在从事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通过在外部采购原材料,进行加工再生产形成了产品,并将产品传递给新的用户和零售商,这一系列活动是产业链(Industry Chain)(Smith,1776)。当形成的产业链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同一行业的内部分工会演化出不同行业和部门间的分工网络,并形成新的链条式关联,让交易成本低于内部企业的交易成本之和,并通过协作的乘数效应提升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产生价值增值(Marshall,1920;哈里森,1993)。产业链也可以看作产业向前和向后的链接,也是一种由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功能性网络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了企业链、供需链、价值链等维度,并且这种纵向链条式的连接形态系统包含着无数的信息流(谭明交,2016;李晓龙,2019)。这些信息流随着市场效率提升的需求逐渐增加,许多公司采用了纵向整合战略(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以提升其竞争力。例如,在碳酸饮料行业的产业链中,产业链上游的浓缩液品牌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和部分下游的装瓶厂家进行了纵向垂直的产业链整合,进而有利于消除双重边际化,增加市场供给量,增加所获利润,并使其价格分别上升了 2.2%和 0.7%(Luco and Guillermo,2020)。
农业产业链作为产业链相关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涉及资源供给和需求市场的网络结构,其中农业或农产品是核心要素和起始点,它与种养殖、深加工、销售推广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有机整体。农业产业链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布局,有助于实现利益的增值。农业产业链融资业务主要依据产业链集群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客户之间的真实交易背景和资信实力。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它更注重融资活动及融资产品的结构化设计模式,而非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和信用等级(Miller和Jones,2010)。这使得农业产业链融资理论上适合于“三农”领域中那些缺乏抵押担保物的客户群体。在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不应仅限于信贷领域,为了更有效地助力产业链融资、电子商务和广泛的涉农项目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应扩充支持信托、担保、农业保险和期货等多种形式。
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研究中,约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的Davis和Goldberg(1957)提出了“Agribusiness”,即农业综合经营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有机结合的农工综合体;随后Reardon和Barrett(2000)进一步提出的“Agroindustrializaton”概念,受到国外很多学者的认同,这是一种在乡村发展升级过程中,全球的粮食体系随着乡村兴旺在加快转型的状态,主要包括了垂直协作体系(vertical cooperation)和纵向一体化发展给农业组织带来的正向影响,技术和市场结构变化给农业部门带来的转变,以及农业流通和加工业投入的增长等。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国外对产业融合发展才真正开始了学术研究,Rosenberg(1963)是最早提出产业融合的人,他主要对美国机械设备业的演化进行了研究。1997 年欧洲委员会发布的绿皮书更是研究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份重量级资料(European Commission,1997)。随后一些西方学者定义和分析了通信、媒体、计算机和制造装备行业的融合方式和发展战略,并进一步说明产业融合不仅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趋势,而且还将往更广的领域发散,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主流的产业形态(Yoffie,1997;Alfonso and Salvatore,1998)。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的改革发展,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中国部分学者也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念。其主要是以市场发展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发展和区域化布局,将农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流程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并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组合方式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牛若峰,1998;陈吉元,1996)。近二十年以来,中国学者继续对产业融合进行了探索。其主要观点为: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产业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厉无畏,2002);技术的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马健,2002);尤其是在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产业融合发展能进一步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进一步为产业增值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周振华,2003);于刃刚和李玉红(2004)指出,产业融合主要是从边界明晰的壁垒分立阶段,到技术扩散使得传统产业边界趋于模糊的阶段,因而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进一步创新演变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当前,中国关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从中央层面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乡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大部分研究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等价于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姜长云(2016)指出“三产融合”的基础是农业,其表现特征主要为延伸农村产业链,扩展产业范围,实现产业功能的转型升级,并通过产业间要素的流动和布局的优化实现融合渗透的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苏毅清等(2016)认为基于融合方向的维度,可将其划分为产业链的纵向融合和多功能的产业开发融合,基于融合结果的维度,可将其划分为多个产业吸收彼此成为共同产业的融合,以及不同产业拓展交叉集成新的产业;黄少安(2018)指出农业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乡村振兴的主业是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的产业链是重要发展方向;郭军等(2019)认为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本质,因此可将产业融合细分为以涉农组织为主体的产业整合型,产业纵向延伸型,农旅教交叉融合型和以信息为支撑的技术渗透型。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乡村产业融合的类型和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农业多功能性的延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产业多功能的扩展;乡村产业新业态的培育;乡村产业的集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等(Hendrickson et al.,2008;谭明交,2016;陈学云和程长明,2018;周立,2018;汪恭礼,2018;李晓龙和冉光和,2019;张林和温涛,2019;肖卫东和杜志雄,2019;左停等,2019;温涛和陈一明,2020)。
从产业发展理论和相关研究可以看出,产业融合初始于产业间的技术关联。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从产品、产业、市场等视角进行了扩展和补充。具体而言,较早时期,数字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信息行业间的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随后许多产业在产业间和不同产业行业中相互交叉渗透,不断形成新业态,并且通过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及产业间的渗透作用,提升比较收益和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降低相关的交易成本等。“三农”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其基础也是基于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福祉持续增进,进一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同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为以下几类:以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内部融合型;以农产品加工纵向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为主的产业链延伸融合型;以农民创业园和休闲农业为主的功能拓展融合型;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的科技渗透融合型等。这为后续研究的指标选取和微观部分的问卷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总结归纳产业链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发现,若能通过发挥分工的网络效应和协作的乘数效应,并通过上下游多部门协作发展延伸产业链,模糊产业间的边界,就能进一步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的有利条件。此外,有关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成果也为进一步剖析本研究中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乡村产业的发展不是单一层面的,需要向农村、农民等层面进行扩展,以农民利益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主;增强全产业链的信息传递功能,并全面为从业主体生产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不断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链中合作社“亏损共担、利益共享”的功能,构建纵横融合的经营和利益机制;建设因地制宜的特色农产品和物资采购等不同形式的合作社等,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延展、价值链的提升和产业范围的扩大并惠及于民。
综上所述,产业发展的效益提升关键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一种动态优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的优化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动力,产业链相关网络节点的有机结合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对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而言,向后延伸产业链条,能够提升产业生产运营效率,降低农产品供产销等多环节的成本,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链增值和农民增收。因此,相应的产业发展理论及文献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为后续宏观效应章节中的指标体系选择和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