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我国政府规划的理论依据

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偏少,规划实践借鉴了欧美等的规划成果。归纳来看,我国各级政府与园区“十五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等编制,通常借鉴或采用如下理论:

(一)城市发展理论

1.区域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发展梯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像处于不同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有空间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有序地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相对均衡。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梯度区域一般采取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中梯度萧条区可以实行改造型发展战略,低梯度区域可以实行渐进型发展战略。

2.区域发展辐射理论

区域发展辐射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以现代化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一般将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流动等。

3.区域发展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

增长极的吸收和扩散作用表现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集中和输出、规模经济效益、产生聚集经济效果。

增长极的作用效应表现为:

(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进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溢出效应: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4.区域发展比较理论

(1)区域差异理论。古典区位论认为,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总成本费用最低的地点,这就是“成本决定论”。近代区位论认为,以市场—价格分析揭示利润最大化是影响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使区位论走向宏观化,弥补了传统成本决定论排除市场因素的缺陷,这就是利润决定论。现代区位论认为: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决策者最终选择的区位,不一定是成本最低或利润最高的区位,而通常是综合优势显著的区位。

(2)地域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自己生产所需的全部物品是不明智的。每个国家都有擅长生产和不擅长生产的东西,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各国资源就能被正确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这种绝对优势理论也可用于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每个国家都能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家之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彼此利益。

(3)区域结构比较理论。区域产业结构静态比较指各区域某一时点上的产业结构在区际分工阶梯中的相对地位的比较。决定一个地区在全国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的主要因素是该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主要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地区产业结构静态比较可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和制造业构成技术水平的区域比较两方面进行。非农产业发达、主要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经济联系和区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对有利。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比较指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比较,包括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的区域比较、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比较。

(4)区域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包括:区域(空间)经济学理论、社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区域管制理论等。区域(空间)经济学研究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区域(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解释经济活动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是如何在集聚的向心力和分散的离心力这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区域(空间)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包括:

①区域模型:中心—外围模式(CP Model);

②城市模型: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

③国际模型: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

为消除区位论的限制,可以应用宏观经济学进行区域规划,研究区域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域内产业结构等经济要素与有关影响。我国政府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编制地区国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产业政策;90 年代,对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进行规划,并注重区际发展差异分析、区际分工合作等研究,对跨区域行业联合等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一些学者开始翻译西方区域经济学著作和文献,与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结合,逐渐形成区域经济学。

(5)城市经营理论。20 世纪中叶,城市经营的思想在国外萌芽,90 年代传到中国。城市经营的主体有一元论(政府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二元论(市场和政府)和多元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参与)等理论与观点。一般认为,城市经营指以城市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经营主体,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以公共资源为主体的各种可经营资源进行资本化的市场运作,实现资源资本在容量、结构、秩序和功能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从而实现城市建设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6)区位论。又称区位理论,是关注经济活动地理区位的理论,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区域发展科学和空间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区位论研究和解决经济活动的地理方位及其形成原因等。区位论以德国经济地理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1826 年发表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一卷)》为标志。区位论有以韦伯、杜能等为代表的成本学派、以克里斯塔勒等为代表的市场学派和以丹妮逊、普莱德等为代表的行为学派等。区位是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环境子系统,在区位选择时,要保持系统内各部门以及系统(区位系统与地理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在区位活动中,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分别于 1933 年和 1940 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一点均有接受一个中心地的同等机会,一点与其他任何一点的相对通达与距离成正比,不管方向如何,均有统一的交通面。中心地指向居住在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主要提供贸易、金融、手工业、行政、文化和精神服务。根据中心地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中心地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地和低级中心商品地。高级中心商品地指名牌服装等服务范围的上下限都很大的中心地。低级中心商品指小百货、蔬菜等商品服务范围的上下限都很小的中心地。中心货物与服务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也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货物和服务分为较高(低)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较高(低)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低)级别的服务。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理解为该地点对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即是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服务范围指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的涉及范围。服务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购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服务。以最远距离r为半径,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表示中心地的最大腹地。服务范围的下限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以之为半径,也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表示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需的最小腹地,也称为需求门槛距离,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它们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因素: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条件或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即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和市场区域构成的中心地商品供给情况。交通原则适合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性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更大。行政原则适用于有强大统治机构的地方,或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相对封闭的偏远山区,行政原则的作用较强。一般而言,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布局,低级中心地按照市场原则布局。以上三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均衡模式:在满足上述前提的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分布在平原上,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服务范围是相同半径的圆形区。每三个相邻B级中心地之间有一个空白区,得不到这三个中心地任何一个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因此,在这个空白区的中心产生一个次一级(K级)的中心地,用来满足居民消费的需求。每三个K级中心地之间又会出现空白区,又出现一个次一级中心地(A级),依此类推。中心地可分为许多等级。由于竞争机制的存在,各中心地都想扩大服务区范围,相邻的中心地服务区之间将出现重叠。根据到中心地购物的原则,重叠区的消费者将以中心线为界被最近的中心地吸引。于是,每个中心地的服务区变成最稳定空间结构的六边形,每个次一级的中心地成为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形成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8)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进行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的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成本相对偏高,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交易成本的类别有:①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②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③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④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⑤监督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如追踪产品质量、监督、验货等。⑥违约成本———违约时需付出的事后成本。交易成本理论又叫交易费用理论。

(9)政府规制理论。规制是相关部门通过对某些特定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定价、产业进入与退出、投资决策、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依据规制的性质,规制可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主要关注政府在约束企业定价、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点针对有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的行业。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规制,主要针对与对付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与外部性有关的政策。对规制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规制规范分析与规制实证分析。规制规范分析学派产生于 19 世纪,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查得威克、马歇尔、庇古、德姆塞茨、威廉姆森等。规制实证分析学派萌芽于 19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迪普特的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卡恩、帕尔兹曼、贝克尔等。规制规范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及存在市场失灵,如自然垄断、外部性等,应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制。规制的目的是在确保资源配置效率的情况下,保证公共利益不受损害。规制实证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政府规制的目的是维护特定集团的利益。规制俘虏理论是斯蒂格勒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利益集团—被规制企业—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者成为被规制者的“俘虏”,并参与共同分享垄断利润,使政府规制成为企业追求垄断利润的一种手段。政府规制的内容主要有:进入(退出)规制;价格(收费)

规制;数量、质量规制;资源、环境规制等。

(二)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 20 世纪 90 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创立的。他认为,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迈克尔·波特提出由四种关键要素构成的“钻石体系”理论,从竞争力角度对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集群不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产业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增长,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虽然集群内企业竞争暂时降低了利润,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企业建立了竞争优势。克鲁格曼从区域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工业活动的集中性,集聚效应的关键是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经济,集聚能导致生产某一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产生递增的规模效应。

(三)全球化理论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现象。T.莱维于 1985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全球化”概念,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全球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就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实现世界范围的经济融合。美国哈佛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至少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促进经济更快增长、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改变收入分配状况和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经济自由化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创造更多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又称生产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它与部门分工一起成为社会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劳动地域分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某一优势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地域表现形式,是在生产地与消费地分离、靠运输进行交换的条件下形成的。通常,实现分工的前提是产品在生产地的价格与运费之和低于在消费地生产同种产品的价格。地域分工分为:①绝对地域分工。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某地区不能生产某种产品,必须从其他地区输入。②相对地域分工。某地区生产某种产品,但生产耗费大,收效小,从外部输入更好。劳动地域分工有四个特点: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交换和贸易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最终实现消费;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品贸易的存在是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前提;劳动地域分工得以实现的原动力是经济效益;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经济区的形成。劳动地域分工有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思想构成的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以及以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里昂梯夫之谜”等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分类。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四)产业定位理论

(1)主导产业理论。主导产业由美国的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阶段》中提出。罗斯托将其定义为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或至今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主导产业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具有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有超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持续高速增长的部门增长率;主导产业对其他部门乃至国民经济有着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一国或地区的主导产业通常都是成熟产业或较为成熟的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有效基准、波特的钻石理论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人力资本匹配基准、就业功能基准、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基准等。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发展过程看,有如下的特点:在理论上,部门主导产业转向区域主导产业群和主导产业链,强调区域特性、产业组织生产方式对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由单一工业部门扩展到区域各个产业部门的综合;对区域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产业环境从封闭到开放,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导产业的选择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本主义。我国主导产业定量选择方法:①传统的参数模型方法。运用参数模型计算有效边界,采用观察点到有效边界的某种距离确定决策单元的运作效率。该方法的主要缺点:研究者难以摆脱主观的对有效边界的函数类型和模型随机结构的预先假设,结果缺乏客观性。当样本数量较少时,研究者将陷入两难境地:复杂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但包含更多的参数,无法计算;简单模型的参数较少,可以全部估计,但模型可能失真,结果失去意义。这类方法以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为代表。②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DEA)。DEA可避免参数模型的缺点,不必人为地对有效边界做任何假设,完全以数据为依据,具有客观性,被广泛应用于公共领域的绩效评估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等领域。

(2)点轴开发理论(点轴理论)。该理论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经济学家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为区域增长极服务,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的经济中心(点)沿着交通线路(轴)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其主要特征包括:①方向性和时序性。点轴渐进扩散过程有空间和时间的动态连续特征,是极化能量摆脱单点的限制走向整个空间的第一步。②过渡性。点轴开发开始将开发重点由点转向轴线,多个点轴的交织构成网络,点轴开发变为网络形成的过渡阶段;随着区域网络的完善,极化作用减弱,扩散作用增强,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点轴渐进是区域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过程,是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除的过程。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 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的生命经历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等基本的周期。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不一样,其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时差,该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技术水平的差距,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差异,决定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国内贸易和投资等的变化。判断某个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处在哪个阶段的方法有:曲线判断法、类比判断法、经验判断法(家庭普及率推断法)、销售量增长率法和比率增长判断法等。

(4)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指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环经济的实施包括三个层面:小循环(企业内部)、中循环(企业之间)、大循环(社会化)。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看,主要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路径予以实现。

(五)产业结构理论

(1)二元结构理论。从产业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在二元经济中,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的供给价格低,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工业生产可以从农业获得无限的廉价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力差额当中获得较高的利润。工业利润的储蓄倾向较高,城市工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强,由此产生累积性效应。累积的结果使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下降,导致工业、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趋向一致。这时,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在政府与产业编制规划时,需要分析各类产业的发展现状,用二元结构理论作为依据,进行二元结构的状况及变化分析。政府部门习惯于按照一项产业(农业)、二项产业(工业)、三次产业(服务业)来分析与评价产业现状、产业结构的趋势,通常以 3~5 年的经济数据和发展趋势来判断产业趋势。

(2)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发展中国家资源非常稀缺,全面投资和发展所有部门是不可能的,政府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某些行业,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这就是不平衡增长。赫希曼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有两种不平衡增长的基本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先对直接生产资本投资,引起社会资本短缺。社会资本短缺引起直接生产成本提高,迫使投资向社会资本转移进而实现二者的平衡,然后,通过对直接生产成本的投资引发新一轮的不平衡增长过程。二是“过剩的发展”,先对社会资本投资,使二者平衡后再重复此过程。

(3)主导部门理论。罗斯托按照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按照其理论,在经济成长的各阶段存在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前瞻、旁侧三重影响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罗斯托在《战后二十五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任务》一书中列出了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①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工业部门;

②替代进口货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主要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

③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工业部门;

④汽车工业综合体系;

⑤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指服务业、城市和城郊建筑等部门。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罗斯托的主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带动经济增长的观点,以及主导部门可以变化的观点,对我国的经济布局和产业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两基准理论。“两基准”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主要是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这些行业或部门生产率上升最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必然上升最快。两基准理论以下列条件为基本前提:

①基础产业较为完善,不存在瓶颈制约;或即使存在一定的瓶颈制约,但要素有充分的流动性,资源能迅速地向颈瓶部门转移,缓解产业发展的瓶颈。

②产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约束。

③产业发展中不存在资金约束。

(5)产业分配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研究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现象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收入比农业多;商业(服务业)收入又比工业收入(附加值)多。克拉克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机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首先引发人均国民收入变动,这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认为,无论是在任何时期(甚至是在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保持经济增长的原因是,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对产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罗斯托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他在《政治与成长阶段》一文中又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发现,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他将制造业分为三个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并将制造业按照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分为如下类型的产业:①初级产业,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②中期产业,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门;③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

(6)霍夫曼工业阶段论。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阶段理论。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②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 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③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当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④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该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 1 以下。在经济实践应用中,霍夫曼比例经常采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表示。霍夫曼的工业阶段论主要阐述工业过程中重化工业阶段的演变情形。

(7)三次产业分类理论。三次产业分类理论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初提出,其中:第一次产业指广义的农业,划分依据为第一产业的属性为取自于自然;第二次产业为广义的工业,划分依据为第二次产业的属性为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划分依据为第三次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局限性:近年来,信息技术、互联网、高新技术等持续出现,需求结构不断变化,产业分析更加复杂,三次产业分类理论出现了很多的局限性。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逐步形成了新的战略性产业。现有产业分类理论不能明确界定新兴产业的内涵、范围和地位等。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内容:随着新技术、信息化和互联网等新概念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批被称为“新兴产业”的独立的产业部门,包括自然资源产业、环境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二次产业存在交融及被包含关系,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界限是有一定宽度的“带”,产业界限模糊,产业定义难以统一。新兴产业活动与传统产业活动有高依附性和相关性。高次产业(新兴产业)来源于传统三次产业但又有差异。立体产业分类理论的核心内容:引入了两类新的独立产业,即自然资源产业作为零次产业,以及由环境产业、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高次产业;提出了产业结构立体层级理论。

(六)土地开发理论

(1)土地开发模式。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包括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等类别。一级开发:有权属转移的过程,如通过农地征用、收购等实现权属国有。毛地变净地、生地变熟地。通过农地征用、地上附属物拆迁实现净地,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实现熟地。土地一级开发的目的:达到出让条件,以备二级市场出让。二级开发:包括公建配套开发、商品房开发和产业园区开发等主要模式。土地使用者经过开发建设,将新建成的房地产进行出售和出租。一般指商品房首次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房地产二级市场包括土地二级市场,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转让的土地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市场。其主要运作模式有三种:①由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土地储备机构充当政府土地一级开发机构,开发土地的权属登记在该机构名下,可以保证政府完全控制地价,熟地后的增值收益不流失,土地一级开发法律关系单纯,便于政府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事务;其缺点是:政府自筹土地开发资金压力较大,土地储备投入较多,开发效率低。②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减轻政府开发资金压力,促成二级市场拿地。由于在一级开发中具备了土地成本定价、对规划及地块的熟悉程度等优势,与当地政府深度合作,二级市场拿地的成功率较大。③政府和企业混合模式(城市运营开发模式):企业采取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或合作成立第三方公司,资金投入与利润分成进行约定,前台职能及程序由有收储资格的政府机构实施。通过参与和运作土地一级开发,在二级市场进行项目和土地操作。

(2)产品(项目)开发模式。产品开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①城市选择,基于战略发展规划选择拟进入的目标城市或地区。②区位选择,选择项目在城市的中观区位和具体特征。③确定项目规模,确定项目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等。④目标客户选择,研究并锁定核心消费者。⑤确定项目风格,设计项目独特的、便于识别的“符号”,使社会公众、目标客户容易识别企业开发的类型和特定项目。⑥设计定型,对各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⑦卖场设计、广告风格定型,宣传资料(包括楼书、媒体广告等)、统一的VIS(视觉识别系统),对特定项目或具体产品的策划和总体包装等。

(七)供给侧结构性理论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理论,我国产业结构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科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比重低。我国“十五五”规划和专项规划等要根据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需要进行优化,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畅通国内统一大市场,加快对外开放,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格局。

(八)高质量发展理论

我国经济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倡导人与自然、产业和谐共生,需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理论体系,作为国家和地方进行重大决策与经济活动的支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经济发展的范畴看,经济发展是指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是量和质的有机统一。“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宏观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解读: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产业层面来看,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是从企业经营层面来看,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的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品牌的影响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等。高质量发展可以上升为理论体系,它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系统工程、循环经济、零碳经济、区域经济、城乡融合、“四个自信”等核心理念,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更加彰显了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哲学价值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与逻辑关系有待进一步提炼与创新,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新质生产力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特征,号召大力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与模型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明确了我国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和重要拓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新质生产力的要义在于科技创新、技术突破。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推进路径、载体与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的动能。新质生产力需要探索与创新,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高品质生产力,是技术提升和新技术产生的重要驱动力。”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教授认为,新质生产力首先是“新观念”,区别于旧有技术体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其次是“新要素”,不断拓展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再次是“新阵地”,布局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后还是“新引擎”:创新驱动,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跨部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指出,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发展要立足生态、走入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吴维海博士提出“1381”新质生产力培育模型,即 1 个国家级新质生产力示范城市创建目标,3 个衡量标准,组织、人才、产业、资金、激励等 8 大要素体系,10 大推进策略。吴维海博士还提出了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生产力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全要素增长率理论等创新性观点。 wevCSNS0lZsEPg/5YfaJV0uIgwhPKPRn6OFD//ewRL1GRxuGHUJzhJI1ddEt8Y7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