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欧美政府规划理论

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对象或发展目标,制订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对未来特定对象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的行动方案。规划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时间性、强制性等特点。“十五五”规划作为政府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相同的理论支撑。

研究欧美国家的政府规划理论及实践,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规划思想,研究我国政府规划理论基础,进行“十五五”规划布局,提高政府、园区等经济布局与重大项目决策质量和效率,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田园城市理论

美国是研究城市规划和政府规划较早的国家之一。霍华德以“三磁铁”为特征的田园城市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898 年,霍华德出版《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该书在 1902 年再版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包括:第一枚磁铁是城市,城市拥有各种经济和社会机遇,缺点是住宅拥挤,环境恶化;第二枚磁铁是乡村,乡村有宽敞的空间和清洁的空气,但是就业机会较少,社会生活相对枯燥;第三枚磁铁是田园城市,既有城市的经济与社会机遇,又有乡村优美的环境,同时避免了两者的主要缺点。按照霍华德的观点,人们除了选择城市生活或乡村生活,还存在第三种选择:将城市生活的生动活泼与乡村生活的优美快乐等完美结合,这就是田园城市。他把田园城市比作万能钥匙,认为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霍华德倡导用土地社区所有制代替土地私有制,通过建设田园城市治疗社会弊病。他提倡成立合作的股份公司,筹集资金,将工厂和工人迁移到田园城市。购买土地归社区所有,交给信托人管理。田园城市的发展导致土地价格上升,城市地产租金的价格随之上调,上升的租金可以偿还抵押贷款,并建立地方性的社会福利基金。田园城市实行地方自治,社会服务可以让市政机构提供,或由私人公司提供。田园城市的居民通过建筑公司、友好组织、合作组织或者工会等提供的资金建造自己的住宅。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向“花园郊区”演变的城市发展理念,推动了美国城市向郊区、低密度方向扩展,对美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产生了显著影响。

(二)现代主义城市规划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他在 1922 年出版的《明日之城市》和《阳光城》中阐述了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其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他认为应实行严格的城市功能分区、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开发。

他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功能随机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不能适应理性化的经济和社会要求,产生了各种城市病。而通过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变革,使城市和建筑的结构与功能适合当代理性化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要求,城市病症逐步解决。这种规划思想把城市看作静止的而非动态平衡的事物,城市规划的目的是探索理性化的终极状态的城市,通过建筑师和规划师绘制宏大的形体规划总图,通过技术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

柯布西耶认为,建筑施工要实现工业化发展,必须摆脱过时的根据居民的要求“量身定做”的独栋住宅建设,要关注整条街道甚至整个地区。必须研究基本建设单元,亦即“人”的住所、固定的规模等,遵循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为加快汽车的行进速度,柯布西耶反对建设小规模的街区,主张建设大规模的街区、大规模的停车场,反对路边停车。

美国在战后郊区住宅建设中采纳了柯布西耶的理论,采用批量生产的方法建造住宅和小区,导致了建筑同质化,降低了郊区密度,浪费了投资和土地资源,不利于居民步行,导致了汽车流量增加、交通拥堵和时间浪费。

新城市主义规划师卡尔索普认为:专业化和标准化导致了社区同质性,无视历史独特的生态系统。批量生产忽视了地方企业、区域系统、全球网络之间的平衡。批量生产的逻辑是规模越来越大,这加强了日常生活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三)城市空间艺术

卡米诺·西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是圆形广场,这是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当围绕广场步行时,眼前的景象持续不变,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转一个弯就足以使陌生人在这种旋转木马似的广场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

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形成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注重整体性及关系、关联的内在性。

(四)城市设计理论

(1)凯文·林奇的城市空间设计。凯文·林奇通过调查,对城市空间设计提出两个基本要求:易识别性、可认知性。可认知性是城市空间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共同接受。认知意象是城市生活的基石,使用者主要通过认知认识城市,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的认知要求为目标。市民一般用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这五个元素组织城市意象,其中,路径是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常围绕路径安排。边界是指不作为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边”常由两面的分界线如河岸、铁路、围墙构成。区域是中等或较大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的认识有一种进入“内部”的体验。节点是城市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一个区域中心和缩影,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标志通常是明确、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树木、招牌、建筑物细部等。

(2)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城市设计。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中把那些在漫长岁月中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称为“自然城市”,把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城市的部分称为“人造城市”。人造城市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与充满生活情趣的自然城市相比,现代人造城市从人性观点而言,是完全失败的。传统规划与设计只考虑形式,不考虑场所与人的活动之间丰富、多种多样的变化和联系,是一种失败的规划与设计。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以各种类型、不同范围的使用倾向和形态关系为基础,研究人的行为与场所情感对应的空间图式。按照其观点,“城市形态”是其表现形式,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中各种活动对不同区位的竞租过程带来的动力与压力及相关效应,形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机制。

(3)诺伯格·舒尔兹的空间概念。诺伯格·舒尔兹提出五种空间概念: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并对存在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了详尽分析。场所是存在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场所必须有明显的界限或边界线。场所与其外部包围相比,是作为内部来体验的。场所、路线、领域是定位的基本图式,也是存在空间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空间才成为可测出人的存在的次元。他将存在空间划分为用具、住房、城市阶段、景观阶段、地理阶段。其中,城市阶段主要根据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共同的生活形态决定。城市的内部结构是“正在那里发生”的个人和社会诸多功能作用的复合结果。在城市阶段,个人一般据有“私有”色彩更浓的存在空间,它必须作为更大的总体中的一部分理解。存在空间的诸多阶段形成结构化的整体,是与存在的结构相对应的。人与物理、精神、社会、文化的诸多对象相关联而存在。存在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多重穿插的体系构成的。在这样复合的总体性中,产生了不确定性或矛盾。

(4)罗杰·特兰西克的图底关系理论。罗杰·特兰西克在《发现失去的空间》中提出图底(figure-ground)关系理论和联系理论。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的虚化空间与实体之间的规律的理论。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形体的主导性作用使其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被称为“图”,被模糊(虚化)的事物被称为“底”。像这样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化空间部分留白而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把虚化空间部分涂黑、建筑部分留白而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反转。图底关系理论与联系理论的目的是探寻城市空间形态要素之间的某种构图关系以及相关的结构组织方式,特兰西克将其归纳为三种关系,即形态关系(图、底分析)、拓扑关系(关联耦合)与类型关系(场所理论)。这三种关系在结构上的明确组织与确立,是建立一定的空间秩序与相应的视觉秩序的基础和前提。

(5)比尔·希列尔的空间句法理论。比尔·希列尔在 1983 年提出的空间句法理论是建立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社区分析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是将城市和建筑形体严格联系起来,借助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以此作为空间分析、评价设计的工具。在空间句法分析中,希列尔引入了“变量”或称为指标体系:从特定空间观察的一维视线长度,称为“轴线”;空间可以赋予数值表示它与给定分析系统中其他空间的关系,并用电脑绘出深度图,根据数字差别,就可以测绘某一特定点,审视其所在空间系统相对深度的精确指标,据此对不同城镇空间格局及城市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6)阿尔多·罗西的集体记忆理论。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中提出,城市是一种集体的人工创造物,是一种艺术文化的集体产物,它由时间造就并植根于居住和建筑文化中。传统的建筑形式、场所和空间在城市发展及其形态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阿尔多·罗西将城市作为某个地域一个种群人们“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城市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断触发,过去遇到的经历就会和个人的记忆一起呈现。罗西从研究场所和记忆入手,就形成了“类似性城市”理论的内涵。城市空间形态及场所与人类特定的生活密切相关,包含历史与文化,是人类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体现在时间因素中即是现存城市的建筑类型(历时性)。要寻找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集体创作的城市(城市空间)及某个体参与者(建筑师、规划师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可借助形态—类型学的方法:发现城市建筑环境中变化缓慢或基本稳定的那些特点,它们构成了城市的不同类型;确定城市的主要人工环境(街道、市场、建筑物等)在类型学上的归属;表明这些人工环境的构成关系;研究城市类型和构成的形式问题。

(五)城市生态理论

(1)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理论。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在 1925 年联合发表《城市》一文,指出,城市的区位布局与人口的居住方式是个人通过竞争谋求适应和生存的结果。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过程是竞争和共生,自然的经济力量把个人和组织合理分配在特定的功能位置,使之各尽其才、各得其所,最终导致最佳的劳动分工和区域分化,使城市系统保持平衡。

(2)多元的空间理论。谢尔基、威廉姆斯、贝尔认为,城市内部结构可以用经济地位、家庭类型和种族背景三种主要特征要素的空间分异加以概括。康成认为,固结界限是城市物质空间发展的障碍,包括自然因素(如河道)、人为因素(如铁路)和无形因素(如产权),城市物质空间的发展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这些因素的束缚,但最终会克服这些障碍,产生新的边缘地带,直至遇到新的界限,从而形成城市物质空间的分布模式。福列认为,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具有多层面。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非空间属性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是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时间层面。塔弗和耶提斯等提出城市地域理想结构模式。城市核心是中心商务区(CBD),有集中的摩天大楼、银行、保险公司、股票交易市场、百货商店和大量的文化娱乐场所;围绕CBD的是CBD边缘区,从中心商务区向四周蔓延,由若干扇面组成,需要有批发商地段和工业小区;中间带是以住宅区为主的混合经济社会活动区,占市区用地的较大部分;外缘带属市区的周边地区,或城市的新城区,往往居住和轻工业混合;放射近郊区、沿着城市对外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向外辐射、蔓延,包含工业、农牧业、住宅区和高、中级住宅形成的卧城。英国学者帕顿提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综合模型。哈维认为:任何城市理论都必须研究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城市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就是在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建立“交互界面”。克罗克斯把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工作分为物质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弗贝尔等认为:自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劳动力的国际分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从事成品制造。而在新一轮的劳动力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仍然掌握着管理和控制、研究和开发的功能,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和装配基地,产品市场是全球性的,相当部分将返销到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出现就是劳动力国际分工的产物。斯特维克提出了欧洲城市结构、北美城市结构、伊斯兰城市结构、拉美城市结构四个模型。其中,欧洲城市结构模型反映了社会中层和高层的优势,社会低层住宅区位于工业区附近及外城,第二产业在城市边缘呈环形分布,在主要交通线上呈线性分布,市中心为城市核心,在城市中心以外有零售业的次中心。北美城市结构模型的特点:低层住宅区围绕市中心呈环形分布,市郊化的中层住宅区处于外城。第二产业沿主要交通线呈线性分布。在城市边缘呈环形分布。第三产业集中在市中心,零售业次中心的位置安排缺少社会性。伊斯兰城市结构的特点:中层和高层住宅区居于内城区,低层住宅区居于边缘地区,第二产业分布于较老和较新的市郊以及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第三产业集中在市中心。拉美城市结构的特点:空间安排显示环形和产业的结构元素,第二产业沿主要交通干道呈线性延伸,第三产业在市中心以外的内城和外城的次中心出现。区位决策客体从原先的工业、农业、市场,增加到包括运输、商业、银行、保险、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

(3)生态城市理论。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在 1869 年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生态学分支学科,是研究城市人口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聚居地。杨东振等认为,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化指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化的过程,是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多层面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建设目标是致力于城市基本生态条件改善,引导和推动城市向生态城市目标迈进,为城市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转化奠定生态基础。城市在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性表现在:通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把握时代脉搏和现实需求;通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创造适合地方物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舒适空间;通过对地形文化脉络的适应继承生态经验。

(六)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的实施前提是区域的利益实体。区域分工理论源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可追溯至 15 世纪的重商主义: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区域的利益实体性容易虚化。区域利益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外部经济性有关。企业对所在区域提供税收、就业、消费等一系列的利益。区域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商品生产的区位,又是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主体,这就决定了区域利益的存在,其代言人是地方政府。

早期区域分工理论有绝对利益论、比较利益论与要素禀赋论等,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人力技能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与技术差距理论、供给可能理论等。已有区域分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各区域之间是和谐的合作关系。实际上,各区域之间通常是不和谐的。区域作为利益实体,在处理区域关系时是采用区域分工、区域冲突还是区域保护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区域利益最大化的程度。

区域关系包括区域冲突、区域竞争与区域分工等领域,区域冲突与区域分工是区域关系常态性的两大表现。区域关系也指基于竞争基础的合作关系,简称竞合关系。地方政府与区域规划既强调整体利益,更充分体现区域利益,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找到结合点,使区域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协同性。地方保护加剧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性,人为分割了国内统一市场。趋同性的产业结构依赖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延续,两相互动,恶性循环,构成“诸侯经济”的两个层面。研究探索区域分工和区域关系理论,有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消除地方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恶性竞争,实现跨区域的产业协同。 pRg4HYVAPF97jceLEstGLTuRy532hIrlcfdZZhg+KVbJ6rU+Z+Lj3vB4WSnyDA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