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读者领略曾康霖先生的学术思想源流,启迪学术思维,助力人才培养,接续前已出版的《曾康霖读书笔记》,我们又整理编印了这部《曾康霖读书笔记(续集)》,并期望以此和读者朋友一起进一步学习曾康霖先生的治学精神。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开放包容,求是创新。
直面诸多问题,冷静思虑实事,客观辨析是非,坦诚记录心得,从容揭示卓识,理性启示知行。这是曾康霖先生又一本十分厚重的读书笔记,一本浸透一位年届九旬的高校学者,心系民生、执着学术、洞悉幽微、探寻真知,数十年来勤、恒、韧于“为中国金融立论”,更为中国学术立论的读书笔记。
诚如《曾康霖读书笔记》“序言”所道:
“思曰睿”。“至千里”,“成江海”。曾康霖先生的学术成就源于他热爱真知,敏于求索,诚心学教,勤谨著述,执着学业,极富效率的不懈工作。
曾康霖先生时常谦逊地谈道:①自感功底薄,先天不足,后天欠缺。他说,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有自知之明。②理论是对实际的升华,决不是空穴来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就应熟知它的来龙去脉,不能一知半解,不能似是而非。关键是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③马克思主义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科学理论,实践出真知。马克思主义的建立与完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扬弃前人的错误、谬论。阅读经典著作,必须看到经典作家采用的是既批判又肯定的研究方法,对前人的思想理论,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④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中前进的。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此,我们必须密切结合中国实际,调查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必须努力从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中汲取营养,指导中国实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所有这些,展示了曾康霖先生勤奋、开放、严谨的治学精神,这也正是我们整理出版《曾康霖读书笔记》,将其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初衷。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召下,曾康霖先生“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夯实拓展了对事物的认知。尤其是,他与时俱进,密切结合中国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思考在当代中国怎样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等问题。为此,曾康霖先生反复研读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力求进一步理解、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研究经济学和他们研究经济学的思想转变过程,并进一步把握他们研究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他重读马克思的《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重读《资本论》,进一步深深感到,马克思的著作博大精深,既是政治经济学,又是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怎么发展的科学;他进一步震撼地认识到,马克思的著作处处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在《资本论》中,在讨论商品、货币、劳动、价值、剩余价值这些问题时,马克思的思维逻辑,决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特殊与一般、对立与统一、抽象与具体、本质与形式、单纯与复杂、静态与动态、整体与局部、否定之否定、是与不是、复杂中的单纯与单纯中的复杂,等等。马克思严密的逻辑思维、细致的分析推理、朴实的表达风格,让人惊叹!让人折服!在读书笔记中,曾康霖先生坦率地说,理解马克思的各种二重性理论必须下大工夫,决不能平铺直叙,浅尝辄止。应当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断给予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立场、观点、方法的激励和指导。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置身于科学坐标之下,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本,传习知识,求索真知,激励创新,增进智慧,养成能力,造福家国,由师生及服务师生的机构所组成的学术、技术共同体的当今世界的中国大学,建设知行合一的大学事业,我们迫切需要有思想——知行合一地读书。有思想——知行合一地读书是人类智慧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开发人类智慧的重要途径。
曾康霖先生从教 60 年来,涵泳书海,精读经典著作,研读外国经济金融名著,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权威文件、专业文件,认知理论,评价学说,解读社会经济、金融、法律、历史、文化等信息,不懈思考,执着实践,知行合一,以其有思想——知行合一地读书,拓展视野,启迪后学,交流思想,耕耘专业。
……
出版《曾康霖读书笔记》,希望为弘扬大学读书文化,传承读书思想,铸就读书自信,贡献读书智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尽一份力。
……
即事穷理,激扬思想。高远视野,文以弘道。
《曾康霖读书笔记(续集)》,编者按照作者笔记内容分类设篇,共十篇,它们记录和展现了曾康霖先生多年来的所读所思所得,希望能给学人们贡献一些心得体会和读书思维。第一篇,学习马克思经典著作,该篇有 13 篇笔记;第二篇,学习权威文件,该篇有 16 篇笔记;第三篇,学科建设与基本理论,该篇有 14 篇笔记;第四篇,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业发展,该篇有 14 篇笔记;第五篇,金融风险、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该篇有 17 篇笔记;第六篇,人民币币值稳定与人民币国际化,该篇有 16 篇笔记;第七篇,企业制度探讨,该篇有 9 篇笔记;第八篇,失业补贴与幸福生活,该篇有 4 篇笔记;第九篇,历史与现实:儒家文化,该篇有 7 篇笔记;第十篇,笃信致远 孜孜以求,该篇有 6 篇笔记。
同于《曾康霖读书笔记》,《曾康霖读书笔记(续集)》也根据内容安排,由笔记作者在相关篇章安排了附录,借以拓展夯实相关笔记信息,与笔记相得益彰。例如,第二篇附录“理性预期理论专题”,内容涉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和“合理期待”理论、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假设及其应用、预期经济学论纲、独树一帜的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时代可望却难即,等等。
时近 2025 年 6 月 3 日——西南财经大学百年校庆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益于学校科研处、出版社和曾康霖先生给予编者的充分信任、细致指导,《曾康霖读书笔记(续集)》才能够顺利推进著作立项、文稿录入、编辑校对、定稿出版等工作。在这里,编者要特别感谢陈滔处长、成立副处长、赵倩老师等,感谢冯卫东社长、曾召友总编辑、徐华副总编辑、汪涌波编辑、各位美术编辑,感谢李原、谭敏、徐加根、毛剑飞、王艳娇、罗晶、徐培文、顾燕丽、徐良平、孟宪昌、胡正、缪幸山等同事、校友,感谢杨露、谭波、尤娟、李春光、周国靖、马玲、刘小凤、曾劲松、欧阳品山、李杰、尚元、赵丹、贝蕾、李容等老师。尤其要感谢王利编辑,他为这本《曾康霖读书笔记(续集)》的编辑出版,自始至终,持续付出了诸多辛劳。
豪放百年光华,礼赞西南财经大学。博大学者情怀,致敬曾康霖先生。
缪明杨
2024 年 6 月 3 日
编者特别说明: 非常遗憾的是,笔记中许多书刊因年代久远,无法查核到具体的写作时间、出版信息等,为保持曾康霖先生笔记原貌,我们仍将其出版。为此,特向广大读者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