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点,其实就是商品属性中最有价值的点,最值得消费者付款的点,商品可以通过卖点在同类商品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卖点虽然有用,但是越多越好吗?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卖点越多,看似符合更多类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很难被人记住,更难从一众商品中脱颖而出。举个例子,一个常喝茶饮料、注重养生的顾客,现选购两款茶叶,一款标榜香甜好喝、价格便宜、产地精选等,另一款则有标语“为养生而生”,富含茶多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并辅以检测证书作为佐证。那么第一款会让这个顾客感觉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即使花钱买了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从而更倾向选购第二款。
这样有“核心卖点”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巧克力草莓,即红颜草莓,其颜色偏暗红,相比其他草莓更接近巧克力的颜色,于是以巧克力草莓作为商品名,以此吸引到众多想要尝鲜的消费者为其买单;小罐茶“一罐一泡”的卖点,也吸引到追求饮用简单、方便的客户群体,同时使得其产品附加值被拉高。
类似的产品,它们的核心卖点通常只有一个,通过把一个核心卖点与单个商品捆绑,并通过魔性广告、宣传语、商品名等方式深刻印在消费者记忆中,当消费者需求与该卖点匹配时,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就是这个商品。所以我们为商品设定核心卖点的策略就是,用一个标签,让消费者给这个商品打上“钢印”,那么这个商品也就在市场拥有了一定的份额。
对于农产品来说,一个合适的卖点可以大大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的核心卖点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商品的核心卖点在产品研发、商品上架时就应该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后续营销、活动都会围绕核心卖点进行,通常一个商品的核心卖点是不会改变的,核心卖点和商品“捆绑”是相互的。因此为一个农产品挖掘出专属于它的核心卖点十分必要,以下给出几个可供挖掘的方向:
农产品的产地,即该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地区;生产环境,即生产制造的地点的环境。产地和生产环境在消费者眼中能够直接反映农产品的品质,尤其是特产类农产品,这类农产品在大众眼中如果是原产地生产的,几乎是品质最高的。而生产环境相当于更深入地解读了原产地生产的农产品好在哪里,比如,光照影响水果糖分,纯天然造就的零污染农产品等。因此农产品的产地和生产环境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用的农产品卖点。
农产品产地的可挖掘内容可以分为古今名地、著名产地、国家级、省级等各级称号地等,这些产地可以给农产品赋予不同的形象。并且产地不一定是某个地方,可以是山川湖海、名胜古迹、名人故里等,甚至可以使用提及产地的古诗词名篇,只要是能赋予农产品具有市场价值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卖点。而农产品生产环境包含的维度较多,可以总结为光照、温度、水、空气等方面,还包括加工场地、流程的标准和规范等。
产地和生产环境在卖点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谈一种农产品的产地,大多也会提到其生产环境。比如,新疆葡萄干、新疆哈密瓜、攀枝花芒果等,它们的特点就是生产环境光照强度高、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果实糖分累积更多。但是把环境作为卖点时不能直接说光照好、温差大,而和产地相结合形成卖点会显得更有理有据,消费者也更容易接受,比如,“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照,造就了最甜最香的哈密瓜”。当然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结合品牌形象,更简洁、创意性地提出核心卖点。不过也有例外,通过名胜古迹、名人故里、古诗词名篇等挖掘的卖点,可能就会较少提到生产环境,比如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是著名的大闸蟹产地,并且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赞美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句名篇,因此仅通过给大闸蟹附加上人文色彩,就能大大提高大闸蟹的身价。
农产品的品质分为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包括品种、生产过程、产品体验(香味、硬度、甜度、风味、口感、外观)等方面的优势,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则包括农产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农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其实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东西,相比于产地和生产环境是间接反映品质,从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出发挖掘卖点,则更像是把结果直接拿到消费者眼前,因此这种卖点更容易触及消费者的痛点。
从食用品质出发挖掘农产品卖点比较简单直接,如目标客户群体希望吃脆甜的桃子,卖点就可以直接用“脆”“甜”等关键字词,食用品质卖点可以通过直接强调其食用体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而营养品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挖掘:一是重点挖掘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以及这些营养成分的作用;二是挖掘其健康功效和保健作用,比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衰老、降血压等功效。品质类卖点相比产地、生产环境、品质等方面,更容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当然健康功效和保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文献或实验支撑,需要符合《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等我国对于“保健”商品宣传的相关规定。无论是食用品质还是营养品质,在作为卖点出现时,一般都需要其他内容来辅助卖点。比如,要表现桃子脆,只写“脆”字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如果把切开桃子的视频展示在主图中,消费者更能直观感受到桃子的质感是不是真如商家所说的那么脆。因此在选用这类卖点时一定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把卖点转换成直接、真实、值得信任的形式。
红富士苹果就是以食用品质作为卖点的经典例子,红富士苹果颜色红、单果大小统一、口感松脆、水分含量高,因此喜欢这种体验的消费者就会认准红富士苹果购买。而各种新品种或新品类农产品,则更偏爱使用营养品质,比如羊奶果、沙棘等,就会以营养成分、保健效果等作为核心卖点。
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也可以挖掘出卖点,不过一般不作为核心卖点出现。消费者购买农产品,首先是追求农产品的食用、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农产品越安全越好,因此如果把安全性作为核心卖点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不过安全性卖点对于农产品电商却十分重要,消费者网购可食用产品时,往往会担心购买到没有保障的、不安全的产品,因此在农产品电商化过程中,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不妨在自家农产品展示页附上检测报告、证书、溯源信息、生产环境、加工环境等可以证明安全性的材料,这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农产品的安全性卖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其一是强调商品产地可追溯、已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见图 2-3)等;其二是产品检测零污染、零农残;其三是产品品控严格,生产透明。随着市场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和消费者权益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以安全性作为卖点将是农产品市场的趋势。
图 2-3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包装与品牌卖点包括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品牌形象、品牌口碑、品牌附加服务等方面。包装通常结合送礼作为核心卖点,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购买礼盒、礼品时,最关注的点之一是外观要拿得出手,因此在包装上下功夫,正能击中有送礼需求的消费者。而品牌则可以辅助包装形成卖点,品牌作为卖点需要品牌本身知名度高、用户信任度高,或者有一定的粉丝群体支持,但是品牌要达到这样的层次,本身又需要产品作为支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想要打造品牌的商家,即使此刻不把品牌作为卖点,在产品包装上也需要打上品牌标识,等到把品牌形象培育成熟,包装自然就会转化为产品的卖点之一。
包装的卖点就从包装本身挖掘:一是包装外观,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设计的包装外观是不同的;二是包装设计,不同商品客户对包装的需求不同。比如,脑白金“收礼还收脑白金”的核心卖点就是送礼产品,并针对收礼人特点进行了包装设计。除了送老人、送小孩等针对特定人群的包装设计还有小包装、分包装等实用包装设计也可以作为卖点,比如,枣夹核桃、橄榄等产品,可能需要分包装设计,这样契合产品的包装也可以抓住客户使用的痛点。
品牌通常不作为商品的核心卖点使用,但也有例外,比如,某些商品的销售结合了慈善捐赠,注上“本产品收入将全部用于慈善捐赠”等标语,是商品营销与品牌形象的互相成就,可以打造话题并实现引流。
以价格和性价比作为商品卖点,即强调产品本身的价格、结合品质说明产品的性价比、对比同类商品的价格、作为某高价商品的“平替”等,最终形成核心卖点。
但是以价格或性价比作为卖点缺少独特性和差异性,竞争较大。比如常见的“厂价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全网最低价”这些口号,就是以价格和性价比为核心形成的卖点。其缺点也很容易理解,我可以低价“厂价直销”,别人可以用更低价“赔本赚吆喝”。因此以价格和性价比为卖点,除非商家在成本上有碾压优势,否则别人很容易就打出更低价,导致客户粘性很低,商家为了拉拢客户只能再度让利以追求更低价,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