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学知识

1 从科学角度研究人的心理

1590年德国哲学家 鲁道夫·戈克伦纽斯 (Goclenius Rodol-phus,1572—1621)第一次将“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词应用到自己的一篇论文中。正如心理(Psyche)与逻辑(Logos)这个词所表达的那样,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科学地解释“心理的本质”。

人们有时会采取连自己也不太明白的行为,并感叹“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呢”。这是我们 内心深处的一种不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 。心理学是通过科学实验、观察、面谈、病理学等各种观点的实证,以解开我们心中的谜团。

我们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内心活动,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的智慧来感知心灵。因为人与事物相关,所以“心理”就会对所有事物起作用。因此,也可以说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就像数学和物理一样深奥,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必备知识点

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

自古以来,哲学家和医学家就开始探索心理的奥秘。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把心看作是生命活动的原理,心理活动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他指出不只是人类,动物和植物也有心理活动。

亚里士多德留下了“精神才是研究意义最高的东西”这句名言,并在他的著作《灵魂论》中也论述了与现在心理学共通的主题。

另外,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认为“心理活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心是“生物的原理”“无法用任何文字表达”。

心理活动无处不在

人们的心理活动不只体现在行为上,它是无处不在的。心理学可以解释这种心理的活动方式和关联方式。

心理活动的例子

2 从行为举止推测意中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心理活动 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身体和行为上。通过观察身体状态和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一个人 被隐藏的内心 。这就好比眉目传情一样,只要看到对方的眼睛,就能推测出他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海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男性和女性分别看婴儿、怀抱婴儿的女性、男性裸体、女性裸体、风景等照片时,测量出被试者瞳孔的大小变化。结果表明,在给男性看女性裸体照片,以及给女性看怀抱婴儿的女性照片时,他们的瞳孔都有放大。海斯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感到兴趣和好感、兴奋时,瞳孔会放大。

另外,我们还能够从对方的举止和口头禅、口误中解读对方的心理。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 个体差异 ,不像数学公式那样,无法推导出固定的答案。

必备知识点

失误行为

口误、听误、笔误、记错、一时想不起来等都被称为 失误行为 。虽然失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但其背后隐藏着内心的真实想法。

比如,把应该说的“开会”说成了“散会”。

这是想说“开会”的心情和“不想开会”的真心碰撞到一起,结果自己的真实想法无法控制,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内心的潜意识通过对意识的反复干涉,“听”“看”这样的认知被妨碍,从而引起失误行为。失误行为背后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被称为 心理决定论 ,是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思想。

窥探潜意识

虽然无法用眼睛看到心理活动,但从身体表现的各种动作中可以看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3 学会走出困境的应对方法

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有时你会被这个或那个问题所困扰,心里也会变得不安。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别说工资不涨,还随时面临裁员,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 内心承受力 都在经受考验。

如果这时,我们能从心理学中学会客观地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不慌张地应对意想不到事情,就能找出摆脱烦恼的对策。另外,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能正确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同时也能看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行为是由不同层次的需求引起的。可以说,只有满足了需求,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在与环境妥协的同时,为了不让不安、焦躁的情绪,以及烦恼从内心涌现出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满足需求的方法。实际上,在利用心理学解读心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临床结果和实验的解决方案。

例如, 斯托茨 LEAD法则 (▶下面)就是将克服逆境的四个心理技巧作为法则。另外,在体育心理学中,我们有很多关于克服压力的研究。除此之外,心理学告诉我们如何克服各种纷至沓来事件的智慧。

必备知识点

LEAD法则

这是美国组织沟通专家 保罗·G·斯托茨 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难题出现在自己眼前时:

① Listen(倾听);

② Explore(探究);

③ Analyze(分析);

④ Do(行动)

通过这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就可以避免或将损失控制到最小。该方法也被用作处理投诉。

自我监督(Self-Monitoring)

这是指通过记录每天的活动来检查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并根据需要来调节“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 自我监督 倾向强的人 善于人际交往 ,相反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不在乎他人的感受,而是我行我素。

善于人际交往的人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借助他人的力量,轻松克服困难。

身处困境时的应对方法

保罗·G·斯托茨认为LEAD法则可以作为当你身处困境时的应对策略。

1 Listen=倾听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出问题所在,写出失落的内容。听取周围人的意见也很重要。

2 Explore=探究

冷静思考①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试着写在笔记本上。

3 Analyze=分析

冷静地分析①的问题和②的解决方法,找出应对策略。

4 Do=行动

通过③的分析把自己应该采取的态度付诸行动。

4 洞悉受欢迎、被讨厌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对人际关系感到痛苦呢?那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忘记了沟通的前提是 对方和自己是不同的人 。可以说,了解对方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第一步。

无论是亲子之间,还是与上司或下属之间,甚至是恋人之间,解决人际关系的突破口都在于此。

心理学是一门教给我们如何解开纠缠不清的线,或如何将新的线系上的学问,有句话叫“建立关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围绕婆媳间家庭纠纷的 家庭心理学 ,情侣间亲密关系问题的 恋爱心理学 ,职场中常见问题的 工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 等都给了我们启示。

人际关系的根本是理解对方, 并获得他人理解的反复沟通 。有很多人因为深谙其道所以很受欢迎,而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被嫌弃。心理学让我们知道过往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

必备知识点

人际魅力

指对他人怀有的好感或厌恶情绪。决定 人际魅力 的因素有 邻近因素、形体魅力、相似性原则 (▶P76) 、互补性原则、好感的回报性等

邻近因素是人们因为“离得近”而变得亲近。

形体魅力通常发生在双方刚见面时,还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被对方的形体美所吸引,之后经过了解对对方的内在美所倾慕。

相似性是指双方价值观相似,有相同的经历。相反,彼此间具备自己没有的特性叫作互补性。

所谓好感的回报性就是由于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所以也容易喜欢对方。

解开“喜欢”“讨厌”的秘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容易被人讨厌的人,大多会采取主动拒绝、远离他人的行为。

受欢迎

被讨厌

提升好感度的心理学法则

5 懂得活出自我的重要性

世上没有让所有人都认可的生活方式。有人认为上班好,也有人认为自由职业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说是幸福的生活方式,但对你来说未必如此。可以说,活出自我,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但是,活出自我却格外困难。这是因为内心是由我们所谓“自己心情”的 意识 和自己无法想象的 潜意识 两部分组成的。

我们从小时候起就被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所包围。如果能在这种情况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当然是好的,而我们称之为“常识”和“教育”的知识也会强行加入自己的价值观里。其结果,就是把 “真正的自己”“赤裸裸的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

当然,根据状况的不同,有时最好不要展示真实的自己。如果想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就有可能与对方对立。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瑞士心理学家 卡尔 · 古斯塔夫 · 荣格 (Carl Gustav Jung,▶P110)所说的 人格 ,那我们便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世间。

心理学不仅能把人类表面的部分发掘出来,还能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 深层心理 也发掘出来。它既能帮助我们发现自身价值观,还能让我们看清自己原来的性格。

心理学的特征可以说是帮助我们寻找真实的自己,并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必备知识点

Marginal Man

翻译为 边际人 边缘人 过渡人 等,是指虽然身处众多文化或群体中,却不具备核心作用,脱离主流社会的人,比如成长中的年轻人、移民等。

因为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冲突。不过,正是因为处在边界才具备独特的视角和高度的想象力。与属于成熟社会文化的成年人相比,年轻人的头脑更柔和,更具有丰富的感受性。

Psychology Q&A

Q :我在寻找养老院,在某个宣传册上看到写着“本院会把入住者的QOL放在首位”,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A :QOL(Quality of Life生命质量)不仅指物质上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上的富足,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品质。生命质量高不只表示硬件设施好,也代表了居住者们内心无法用金钱取代的满足度也高。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们被强加于“常识”和“教育”的结果,会把真正的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自己变得不了解自己。如果运用心理学的话,就能抓住自己的心。

解放自我

6 个性和个体差异的奇妙之处

当我们向同样的目标行动的时候,人们往往未必都采取同样的行动。

有的人可能会小心翼翼地绕着走,而有的人会一口气往前冲。我们把这种 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称为“ 个性 ”。尽管我们同样是人,但每个人各自都有不同的个性。

既然人和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个性,那么懂得如何相互理解成为关键。在和对方交往的过程中理解彼此的个性和性格,能使人际关系好转,并把我们引向更美好的人生。

可是,个性的这种差异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自身的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就是将目光聚焦于人们的潜在部分,研究塑造个性的各种要素。

Psychology Q&A

Q :我工作的地方女性居多,我和她们聊不到一起。是因为男女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同吗?

A :因为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所以说话方式自然不同。女性在交流的时候,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为目的,这被称为“ 自我完结型沟通 ”。

而以男性为中心的商业社会,沟通成为达到某个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我们称之为“ 工具型沟通 ”。在职场中,男性和女性之所以难以相互理解是因为交流方式的不同。倘若能懂得这个差异的话,男女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吧。

为什么有的人开朗,有的人忧郁?

原本就不存在“开朗的人”或“忧郁的人”,只是他们的心理问题会通过“开朗的人”和“忧郁的人”等表现出来。

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对方的性格和个性,并应用到人际关系中,能帮助我们构筑幸福的人生。

7 网络社会对心理的影响

2006年日本总务省进行的社会生活基本调查显示, 日本的网络使用者达到了6950万人 ,仅年轻人大约就有9成在使用互联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通过互联网不需要和对方见面就可以 匿名交换彼此的信息 ,自己所在的地方也不容易被确定。这就容易造成社会规则的破坏,暴露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比如, 学校地下网站 (▶P73)等 匿名公告栏出现 的诽谤中伤,引起了社会性的问题。婚恋网站的受害人以年轻人居多,人数逐年增加。在互联网时代继那些恶意的留言、吐槽之后,在博客或帖吧上出现的语言暴力,个人信息的泄露等事件也相继出现。

美国心理学家 米尔格拉姆 (▶下面)列举了现代人的四个特征,这可以说是互联网社会人的特征吧。“想在短时间内处理信息”“无视不重要的信息”“推卸责任”“避免与他人接触”。

社会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一天到晚不上网就心神不宁的 网络依赖症 ,不检查手机信息就坐立不安的 来电记录恐惧症 等问题。心理学以这些问题为基础,探究人们应该如何在互联网社会与人交往。

心理学巨匠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

美国心理学家,以“对权威的服从”为主题进行研究,在查明相关事件的基础上,实施了 艾希曼实验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们有时会屈服于比自己更有权力的人,根据状况不同,做出反道德的事情。

他还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围绕 熟悉的陌生人 (Familiar Stranger,彼此见过面,但从未打过招呼也没说过话▶P78)、电视的影响、都市生活的影响等为主题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

Psychology Q&A

Q :我在交友网站上交了朋友,为什么我们总吵架呢?

A :因为我们无法确 认从交友网站上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所以就会导致片面的 妄想性认知 (▶P205)。只要对方写一些“好喜欢你啊”的话语,我们就容易对对方产生 好感的回报性 (▶P18)。

从数据中看出人与互联网的关系

现代社会大约9成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互联网,人际关系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通博客的目的

· 自我表现(30.9%):10~20岁年轻人士居多

· 社交(25.7%):讨论“育儿”话题的妈妈们居多

· 社会贡献(8.4%):40岁以上的人士居多

· 收益(10.1%):10几岁、40几岁人士居多

· 存档(25%):30岁、60岁以上的人士居多

交友网站的相关事件

日本2008年逮捕事件:1592件

被害者人数:852人(其中儿童724人)

2009年2月日本警察厅发表

8 有效处理工作和学习的诀窍

在职场中,如果我们每天都不提高的话就无法渡过难关。然而很多人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如果借助心理学,我们会发现高效的学习方法。当然,这也能应用到学校的学习中。

学习 本来就是心理学的一大课题。心理学界有关学习的研究,自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右面)开始以来,已经持续了将近130年。

无论是 记忆 ,还是思考和构思,只要了解了心理的作用,就能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在不了解心理活动前提下直接做的话,就只能是徒劳无功。

美国管理学家 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1909—2005)认为当今时代就是 知识劳动 的时代。也就是说,工作的代价不只是体现在所花费的时间,还包括你所运用的知识与智慧。换句话说,工作的效率取决于有效时间内取得的成果。

另外,我们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 人际关系能力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虽说是能力至上,但人脉的力量也不可忽视。说服力和谈判力的来源是心理学发现的心理法则。

我们借由心理学开发自己的能力,就会拥有更好的人生。心理学研究的是解决人类所遇到的所有状况的科学。

必备知识点

Readiness(准备状态)

我们在学习某件事时,需要良好的身体、精神机能。我们将这种处于能够学习的状态称为“ 准备状态 ”。例如规定小学生在学习了加法、减法之后再学习乘法、除法,这就是基于准备状态的想法。

认为开始学习的时期应该在准备状态之后进行的想法被称为“ 成熟优势说 ”。相反,支持早期学习的人们认为,如果给予孩子良好的环境和经验,准备状态就会提前,则采取“ 学习优势说 ”。

心理学巨匠

Hermann Ebbinghaus(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1909)

德国心理学家,他把自己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记忆相关的研究。

通过联想记忆设计了不因个体差异而导致实验结果变动的学习素材 ——无意义词缀 ,即人类的记忆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他最有名的发现就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心理学是成功的关键

如何拥有更好的人生,让我们用心理学开发自己的潜能吧。

9 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沐浴在森林的阳光下,心灵可以得到解放。呼吸着充满负离子的空气,被自然柔和的声音所包围,围绕在绿树间,无疑是一种治愈。

不仅是森林浴,色彩也对人的心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色彩的效果被应用到了医疗、教育、时尚等各个领域,其在心理学的应用是通过分析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并找出应用的规律。

色彩也是“ 非语言交流 (▶P66)”的一种。对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我们无形的信息。

瑞士心理学家 马克斯·吕舍尔 (Max Luscher)认为,人们喜欢什么颜色的嗜好具有心理学意义。他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喜欢的颜色能 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 。我们通过心理学知识,懂得色彩的奥秘,并有效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必备知识点

色彩调节

色彩调节就是人们对颜色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反应,基于这样的心理反应,人们将色彩调节应用到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各种环境色彩设计中,将色彩进行更舒适、有效的、安全的调节活动,从而达到 色彩调节 的目的。

例如,蓝色和绿色等冷色调会让人感到沉稳和凉爽,红色和橙色等暖色调能让人感到温暖,为了能够让人们的心情平静下来,这样的色彩调节被应用到了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在补习班和学校的学习效率,以及职场中的业务能力,人们便把室内的墙壁刷成了中性色。

色彩调节这个词是由美国的一家涂料公司想通过色彩设计来努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生产效率而提出的。

性格能体现在喜欢的颜色上?

心理学家吕舍尔认为,人们的心理会投射在对颜色的喜好上。

10 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现状

每年,一到新员工入职的时候,我们就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我们曾经也是年轻人,但由于 代沟 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也有很多烦恼。

如果是中层管理者,也需要对这样的年轻人进行指导。另外,作为上高中孩子的父母来说,就要面对处于 叛逆期 的孩子。因此,懂得“年轻人心理”可以说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他们的内心开始出现“ 心理上的断奶 (▶P140)”。脱离父母的庇护,自己决定事情,想要自己行动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因为他们的纯真, 还不善于认同现实社会的矛盾 ,所以对现实持否定态度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他们能脱离父母并独立,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经济上都能自立的话,那么这个状态就会消失,但是在那之前,他们会变得 精神状态极不平衡

他们深夜聚集在便利店前,或者在大街上骚动徘徊,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他们想要表达自我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其结果就是加入到某个团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发展心理学 是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心理、性格特征进行研究的学问。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我们能够理解我们曾经无法理解的下属的真实想法,以及不听话的孩子的内心活动。

必备知识点

糖社员

指那些对自己宽容,社会意识淡薄以及缺乏自立心的年轻人,这些人被称为糖社员。这个词是由日本社会保险劳务士 田北百树子 提出的。糖社员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有什么事父母就会马上飞过来的“ 直升机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 依赖型 ;把私生活的焦躁情绪带到公司的“ 私生活拖累型 ”;工作一增加就引起恐慌的“ 单一能力型 ”;自我评价过高,即使被批评了也会把责任转嫁给他人“我做得很好,不好的是××”的“ 自我尊重型 ”;抗压能力弱,一遇到问题就退缩,认为“这个不适合我”而辞职或退学的“ 逃跑型 ”等。

新日本不同时期职员类型一览表

年轻人,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通称。

日本现代交流中心株式会社(截至2002年),日本财团法人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2003年以后) YhEQRkzYpXl6pPkhS2NdDY6cMmShknjFfkfo48lMYLE0ceQYgGO6WQ+KIMEXep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