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际关系

1 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安全距离

当电梯和公共汽车里有很多人拥挤不堪时,你或许有过“好想离对方远一点”的想法。这就是 个人空间

我们在与对方相处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根据自己与对方的亲密程度,区分使用允许对方与自己之间接近的 心理距离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独立的空间”。它就像动物誓死守卫自己生活的地盘一样,我们对自己不太亲密的人,也不希望对方进入自己的领地。

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 爱德华·霍尔 (Edward Twitchell Hall,1914—)针对这个距离专门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表。他将人们对于空间的处理行为称作 “空间关系学(Proxemics)” ,把人们的心理距离划分成四种,即 亲密距离 (家人、恋人、亲友)、 个人距离 (朋友、熟人)、 社交距离 (工作对象)、 公众距离 (素不相识的人),又分别将这四种距离进一步分成 近距离 远距离 两种。受欢迎的人深谙个人空间的奥妙之处,能够巧妙地区分掌握与每个人的距离。

必备知识点

非语言沟通

Non Verbal Communication。指除语言符号之外的信息作为线索解读他人心理的交流方式。非语言信息包括肢体语言、表情、外形、容貌、肤色、气味、触摸行为、 个人空间 等。

通过这种 非语言交流 ,接收者对发送者的判断被称作 Decoding(解码) 。相反,发送者对接收者的态度被称作 Encoding(编码)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具备解码能力,编码能力也更强。女性从恋人的行为举止中就能看出对方是否有外遇,对领导露骨地表现出讨厌的态度,也是因为这种特质吧。

通过距离感解读人际关系

舒服的距离感是根据人们之间的亲密程度而变化的。

亲密距离(0~45cm)

近距离(0~15cm)

能感到对方的气息。仅限于私密关系间,以身体之间的互动为主。

远距离(15~45cm)

坐公共汽车时和他人之间接近这个距离,会感到不自在和有压力。家人间或恋人间的距离。

个人距离(45~120cm)

近距离(45~75cm)

夫妻或恋人以外的人踏入这个距离的话,容易产生误会。一伸手就能抓住对方或抱到对方的距离。

远距离(75~120cm)

彼此伸出手,指尖几乎能碰到的距离。传达个人的愿望或事情的距离。

社交距离(120~360cm)

近距离(120~210cm)

无法看到对方微妙的表情变化,或无法接触到对方的身体。这是领导与同事之间等工作场合的最佳距离。

远距离(210~360cm)

虽然不能接触到对方身体,但可以看到对方的整个姿态。用于正式场合。

公众距离(360cm以上)

近距离(360~750cm)

能够简单地对话,但很难建立个人关系。

远距离(750cm以上)

以肢体语言交流为主,无法传达语言的细微差别。用于演讲等。

2 为何说城市人冷漠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城市人比乡下人冷漠。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无论城市人还是乡下人,冷漠的人就是冷漠的,那为什么人们会这么想呢?

首先每个人接收到他人的信息量是有差别的。由于受到互联网和电视的影响,一些信息也会传到乡下。然而,很多新事物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所以城市的总体信息量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现在是信息时代,在城市中信息泛滥。美国心理学家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P24)把这种状况称为 超负荷环境

在超负荷环境下,我们会采取在过剩的信息中只吸取必要的东西,无视其他信息的行为。因此他们把与自己无关的人交流控制在最低限度,结果就会给人留下冷漠的印象。

加拿大社会学家 欧文·戈夫曼 (▶右面)将这种行为称作 礼貌性疏忽 。由于这个概念常见于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所以也被翻译为 城市冷漠症 。为了与关系不熟的人排除不必要的关系,故意表现得仪式化,装出不关心的样子。这逐渐被人们默认为规则并沿用下来。比如,在电梯里将视线从旁边的人身上移开,看着天花板,故意装作没看见的样子。正因为如此,这也可以说保持了公共性。

必备知识点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Bystander是 旁观者的意思 旁观者效应 是指人们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视而不见。美国发生一起女性被暴徒袭击,而附近的居民却无人帮助的事件(Kitty Genovese事件),被大家公认为是反映都市人冷漠心理的典型代表事件。

实验调查显示,旁观者人数的变化会导致救助率发生变化,旁观者越少,人们越会进行救助活动。也就是说,在旁观者人多的情况下,会发生“即使我不帮助也会有人帮助”的 责任分散 现象。

心理学巨匠

欧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1922—1982)

出生于加拿大,活跃在美国的社会学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教授人类学和社会学。他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戏剧的要素,并且人们将其掩饰起来,他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超负荷环境下的四种适应方法

都市生活可以说是处于异常的超负荷环境之中。米尔格兰姆认为人们适应这种环境的方法有以下四个特点。

1 短时间处理

只传达最少的信息,用较短的时间处理,尽量避免与对方的接触。

2 信息的排除

忽略不重要的信息,只接收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3 逃避责任

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怪罪他人,希望别人帮助自己,自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4 利用他人

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的个人接触。不会主动和他人联系。

3 迎合对方的从众行为是成功的关键

当我们处于所在的公司或某个团体时,都会寻求与其他人保持一致的想法或行为。这其中如果有人特立独行,我们就会试图说服对方改变行为,如果还是不能使对方改变,我们就会放弃并孤立他们。

虽说是能力至上的社会,而那些遵守公司规则的人会获得更高的评价。因此,懂得职场规则的精英或普通人士比起屡不听劝的人才更有出息。虽说社会在不断地变化,但是这种职场现象是不会变的。

所以当我们处于这样的职场群体中时,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融入周围的环境,避免自己与众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从众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 所罗门·阿希 (▶下面)用以下实验证明了这个现象。他给8名参与者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只有一个人是被试者,其余7个人都是实验合作者。先让这7位合作者开始回答问题,最后再让被试者回答。当这些合作者回答全部正确时,被试者也会回答正确。而如果合作者们故意说了错误的答案,有35%的被试者就会和合作者一样做出错误的回答。

这可以说是对自己的回答失去了自信,导致他们迎合周围人意见而从众的现象。这种从众行为被称作 一致性压力 。另外,如果自己的答案和集体的答案一致,人们就能承认自己的回答具有 主观妥当性 。尽管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但这样做却能获得 社会真实感 (社会的事实),所以人们会采取从众行为。

心理学巨匠

所罗门·阿希(Solomon E.Asch,1907—1996)

出生于波兰,后来流亡到美国,活跃在美国的心理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等大学的教授,并研究了 首因效应 (▶P84),以及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形成 )等。另外,通过实验证实了 从众现象 ,使得社会心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必备知识点

姿势反应

阿希 研究的 从众行为 ,证明了人们容易随大流的行为,因此并不受欢迎。但同样是“从众”,也有积极的从众。

众所周知,人通过与他人融洽相处,建立起信任 (信任关系) 后,举止和表情等就都会变得相一致,这被称为 姿势反应 。因为就像照镜子一样,所以又称 镜像效应 。另外,从一致性的意思来讲,也可以称为 同步 从众现象

姿势反应经常出现在亲密关系中的夫妻或恋人之间等。

从众行为的例子

因多数意见或集体规则而改变个人的意见或态度的行为就是从众行为。

网红店排队现象

虽然自己不爱美食,但因为朋友说好吃所以排队。在这种排队行为上,我认为美食和价值观是相似的。

融入企业

职场中如果只有自己的外表和行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话,就会有被同事排挤的危险。而且自己也会感到不自在,所以最后采取和他人一样的从众行为。

4 欺凌使弱者成为替罪羊

由于 欺凌 导致的自杀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来,通过电脑或手机引发的 网络欺凌 事件在不断地增多。欺凌不只发生在孩子之间,在职场或其他各种团体中也屡有发生,这种现象已成为社会问题。

人们往往因为内心的不满和压力的累积后引起欺凌。越来越多的人不擅于交际和自我情绪的控制,所以积累了过多的 攻击性 ,当被逼到了极限时,这些不满的借口使弱者成为 替罪羊 (▶下面)。另外, 欺凌的娱乐化、犯罪化 也成为问题。

然而围绕欺凌问题也有这样的争议——“被欺负的一方也有问题吧”。这种容易被戏弄的人叫作“ 受虐能力(被虐性=容易招致攻击的性格)高 ”。确实,我们不能否认受虐是欺凌的一个因素,当然欺负人的一方也有问题。

导致欺凌的原因多种多样,从欺凌者的角度来看,既有故意而为之的情况,也有对受欺者无恶意的情况。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人们心理压力积累过多导致的结果。这同时需要被欺负的一方不要过度依赖他人,能够尽可能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欺凌现象不容易被周围人发现,但是如果稍加注意的话,不再作为旁观者,而是帮助他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就会不再让受害者受到孤立。

详细解析

替罪羊(Scapegoat)

在古代犹太教中,人们为了赎罪而将山羊作为牺牲品。由此比喻人们为了发泄集体的欲求不满,一起攻击其中一人的心理现象,这个受到攻击的人被称为替罪羊。

在有欺凌现象的班级里,为了发泄每个学生内心的不满和压力,为此受到欺凌的人可以说是“被拣选的”。

必备知识点

学校地下网站

用于中学生交换信息的网站。学生们可以在网上放上自己的邮箱地址、照片、大头贴,招募网友、男朋友或女朋友等。除此之外,还有聊天功能(在网上输入文字进行交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能够轻松愉快交流的工具。

当然,作为交友网站被滥用的情况也很多,由此成为社会问题。因为 针对个别学生写了很多中伤的话 ,导致看到这些内容的孩子很受伤害,所以这成了欺凌的诱因。

过度的攻击性导致欺凌

欺凌是通过以下步骤发展形成的。

5 由匿名引发的网络暴力

为了建立人际关系,我们需要 自我开放 。自我开放是指我们向对方传达自己是怎样的人,喜欢什么和讨厌什么,从事怎样的工作等,希望获得对方或周围人的理解。并以同样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缩短彼此间的 心理距离 (▶P86)是很重要的。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却改变了我们这种人际关系的存在方式。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不让对方了解现实中的自己,不希望能和对方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在自己喜欢的博客上留言,或者在帖吧里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还能用 网名 (网络上使用的别名)抑或匿名写。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都有各自的思想和立场,在网络匿名的背景下,人们可以各抒己见。不仅能充分地表现自我,还能伪装一个不同的自己。甚至还能用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姓名、性别、工作和年龄生活。

相反,匿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大胆。即使自己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意见,有时也会给对方造成很大伤害。而且由于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对方只能从字面上去判断这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联系的互联网,会成为人们一种随意的交流工具。如何避免 网络暴力 (▶下面)等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说比现实社会更重要的是在意对方的感受。

必备知识点

网络暴力

网络常用词语,是指人们匿名在博客(能在网上记录的网站,人们用于记录书评、日记等)上写有关中伤他人的话而引起其他人蜂拥而至的现象。因被恶意的内容攻击,内心感到很受伤害,由此导致 网络恐惧症

Psychology Q&A

Q :我在提醒下属注意工作时,对方用邮件回复抱歉的话。明明就坐在旁边,为什么不直接说呢?我很生气。

A :这显然和 超负荷环境 (▲P68)相关,信息时代无论老少,人们都被电子产品浸泡。越是年轻一代就越被最新的数码机器包围着,所以对电子产品没有抵抗力。

这样的人被称为 自我封闭的人 。他们具有逃避活生生的人际关系,专注于数码工具的特征。对于他们来说,手机和电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互联网社会的人际关系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交流的互联网改变了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

1 匿名性

正因为匿名,既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不负责任任意发言或写恶意信息。

2 伪装不同的自己

由于没有和对方见过面,所以可以随意地编造身份告诉对方。

3 电子产品依赖症

一旦依赖上电脑和网络的话,就会觉得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很麻烦。

6 选择恋爱对象、结婚伴侣的关键

我们如何确定恋爱和结婚的对象呢?

美国心理学家 巴希德 等认为,人们都愿意选择和自己相似的人作为伴侣( 匹配假设 )。也就是说,人们在害怕被比自己更有魅力的人拒绝的同时,也会拒绝比自己更没有魅力的人,这样就产生了相似的情侣。另外,也有这种即使初次见面彼此不甚了解,但彼此发现都有相似点而感到特别亲近并恋爱的情况。( 相似性原则 ▶P18)。

但是,如果是结婚的话,就必须考虑 互补性 (▶P18)。例如,大大咧咧性格的女性,最好是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一丝不苟的男性组建成家庭更好。

婚姻是男女创造新的羁绊的创造性行为。当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和这个人结婚的时候,或者犹豫要和谁结婚的时候,可以应用英国心理学家 格雷厄姆·华莱士 (1858—1932)提出的 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 (▶右图)。

必备知识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恋爱所导致的恋爱心理,是指恋爱中的双方越是被父母和周围人反对的情况下,感情就变得越强。对于其他场合的人们来说,越是有困难,心里就越想要跨过困难达到目的。

我们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不要被这个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所迷惑,用后退一步的视角冷静地观察对方的态度也是必要的。

这种效应不仅适用于恋爱问题,同样也适用在市场营销和组织中。

例如,越是稀有的东西越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越是难题堆积如山的工作越会激发奋斗的心去打拼。

通过四个阶段寻觅最好的伴侣

华莱士认为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以选择结婚伴侣为例。

1 准备阶段

为了增加见面的机会,积极参加酒会和交流会。

2 酝酿阶段

约会的机会不断增加,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

3 豁朗阶段

在某个瞬间,内在坚定地想“我要和这个人结婚”。

4 验证阶段

介绍给家人和朋友,听取周围人的反馈,并检验是否适合作为结婚对象。 F6eXCbGvlRs+Tj9VmfRlfat3RdpjQ3MLQ+rb2C9Nt/1kNIzJ7A70xmvD2xNpO8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