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制造业企数字化转型的困难问题与对策建议

——基于浙江企业的实地调查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的必然选择。面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我国作为制造大国、数字大国、网络强国,应通过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从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到产业大脑,梯队推进、层层深化,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21年)》,浙江省产业数字化发展指数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但同时也要看到,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当前,应借鉴全球“灯塔工厂”和“黑灯工厂”经验,加强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解读,在财政、税收、科研奖励、服务创新等方面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强化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赋能,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活动,加速数字化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制定并出台数字化转型标准,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节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

(一)企业数字鸿沟明显,产业协同数据开放与共享不够

目前市场上的工业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场景较为复杂,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工业协议,数据格式差异较大,大中小企业间数字鸿沟十分明显,企业间、软件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仍有欠缺,数据难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反而由于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导致“信息孤岛”丛生,产业链协同发展受限。当前,企业愿意将数字化资源全方位延伸至供应链一端,实现订单处理、生产制造、物流安排等的智能化,但部分中小供应商缺乏人才、设备,数字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平台开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某电器有限公司反映,企业目前数字化与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受限于数据的规模、种类及质量,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

(二)不少企业处于半自动化生产阶段,硬件数字化程度低,设备改造和数据采集难度大,数字化基础薄弱

宁波市宁海县10余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均已完成数字化车间建设,ERP、MES等信息系统应用成熟,但辖内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比例、对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的利用程度均比较低,纳入统计的190余家规模以下( 以下简称规下 )样本企业生产设备普遍比较低端,以手工生产和半自动化生产为主,平均每年每家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投入资金不足万元。杭州市70%的项目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主要是解决数据采集、连接及自动化控制等问题,真正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驱动和产业链协同的智能化应用的还不多,辖内萧山区规模以上( 以下简称规上 )企业中,50%以上没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投入还是软件投入;临平区11400多家大中小企业中,数控化设备占整体设备80%以上的企业仅有24家,已联网数控化设备占整体80%以上的企业仅7家;富阳区1100家企业中,设立信息化部门的仅占23%,设备数控化率和联网率仅为35%和20%,实现仓储管理、生产管理、产业研发设计数字化等仅占10%、30%、22%,实现企业系统间集成的更是不足20%。

(三)不少企业数字化改造更多地停留在碎片化、低端化层面,最终导致数字化转型效果不佳,企业未能从数字化转型中明显受益

绍兴市某家具公司生产线上共有20多个环节,目前仅仓储智能管理、智能验布两条线实现完整的转型升级,布匹不良品率仅下降10%左右,转型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诸暨市某针织有限公司已完成80台一体机数字化车间改造工作,共投入资金620余万元,主要为设备和相关软硬件建设,生产效率提高20%、成本降低18%,但数字化转型效果局限于排产效率提升、减员降本、原料节省等直接经济效益,尚未涉及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价值体系等深层次的优化。宁波市某制衣有限公司2019年花费3万元购买了ERP系统,主要用来管理有关数据,ERP系统变成单纯的数据库应用,而生产进度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完全没有用上。

二、数字化转型要素支撑能力不足

(一)第三方服务供给不足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自身数字化转型经验不足,往往无法独立完成数字化改造方案,也缺少转型的相关技术,因此,需要一些数字化转型服务供应商来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但是,目前第三方数字技术服务市场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现有数字化转型服务供应商数量很少且良莠不齐,大部分服务商局限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的场景,深耕本地制造业的信息工程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力量较为薄弱,提供服务的精准度、深度与广度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专业机构供给不足,尤其制造业企业很难找到既有开发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产品能力,又充分了解企业产品生产实际情况的服务公司,难以帮助企业梳理数字化改革需求,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某电气有限公司反映,提供诊断服务的机构对电气行业不了解,提供的诊断结果和技改方案套用其他行业的模板,不具备可操作性,对企业基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氢碎炉、磁场成型机等磁性材料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计划未来两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数字化车间改造及购买PLM、PDM等企业数据管理系统,由于生产设备专业性较强,属于定制类产品的生产管理,与流程型数字化系统有较大区别,而目前市场上第三方专业机构大多集中在流程型数字化领域,实际应用效果不佳,针对定制类成套设备的数字化诊断咨询机构又十分稀缺,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缓慢。某电机有限公司购买了多家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数字化系统,由于第三方未能全面调查、研究该公司的个性化产品,系统试行时产品信息读取不完整,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运行效果不佳,导致企业迟迟未能上线成熟的数字化生产系统,损失近100万元。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支撑不足

资金密集是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特点。当前,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用于研发、设备、人才的资金不足,数字化转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目前市场上缺乏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色融资产品,无法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资金保障。不少有意愿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企业由于资金原因,转型难以实施或进度缓慢。绍兴市某新材料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对现有1万锭无纺纱布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生产效率提高25%。为争取全球市场,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推进实施国际化高级无纺布定制项目,全力促进生产经营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但由此产生的资金缺口在0.5亿~1亿元,目前企业缺乏充裕的资金,该项计划仍未正式实施。浙江某消防报警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路板和火灾报警器设备,企业于2019年启动数字化“5G+智慧工厂”项目,利用5G网络将厂内设备接入企业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该项目需要在厂内建设5G基站,投资额高达1.2亿元,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费用均远高于企业其他生产性建设项目。2020年年底,因投入产出长期失衡影响,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项目被迫暂停。经企业与属地政府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宁波银行等金融机构磋商协调,计划将整体工程分为2期,通过分期投入的方式降低资金压力,推动项目重新动建。截至2022年9月,累计完成总投资4523万元,投资完成率仅37.7%,项目建设进度滞缓,企业仍在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建设。

(三)数字化转型人才紧缺

由于缺乏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型人才和系统运营维护的应用型人才,部分企业虽有转型意愿,但受制于自身条件,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难以独立完成数字化转型。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缺口更为严重,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高端专技人才、数字工匠结构性短缺,兼具数字技能与制造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温州市为例,根据《2020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温州市企业每百人中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为1.31人,企业每百名员工拥有计算机数为24.04台,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生产制造管理普及率为42.4%。据抽样调查,69.2%的企业反映在数字化改革后,遇到了缺乏人才的问题。某滤清器有限公司表示,由于国内难以找到能熟练使用SAP的ERP系统的人才,只能高价购买IBM公司的咨询服务,由国外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在各部门培训2~3名操作管理人员,该项费用支出超过1000万元。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反映,企业数字化人才引进难以达到理想状况,长期面临高精人才、配套供应商引进难、留驻难等问题,缺少大数据应用、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设计等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

三、数字化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一)国产替代较进口设备仍有差距

核心技术易受欧美限制,设备采购、维护较难。当前,国内芯片、基础软件、整机、工业控制技术、网络传输系统等核心环节供给能力与国外发达水平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且对外依存度高。绍兴市某区对辖内已开展数字化转型的25家企业、近80种智能软件设备的调研显示,目前数字化转型常用的生产控制、资源管理类高端软件,52%依赖进口,70%以上智能终端传感器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某机械有限公司反映,国内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系统、工业应用软件等市场份额占比不到5%,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进口。某模塑有限公司反映,由于国内欠缺精密程度高、三维设计的绘图软件,模具行业基本还是采用西门子PLM软件公司研发的UGNX系统,一套系统内模具设计模块的费用为21万元,以该公司6名研发人员配套计算,整套设计软件购买费用高达126万元。某精密仪器公司反映,相关智能化设备从日本采购需要200万~300万元,是国产机器的2倍,但是由于国产机器无法满足仪器生产的精度要求,且生产效率与稳定性均不如进口机器,只能选购高成本的进口机器。

(二)数字化转型“卡脖子”环节攻坚困难

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反映,由于生产车间智能化程度不足,企业投资150万元对冷风机中固定配件的流水线进行数字化改造,节省生产成本近20%,但由于技术阻碍,企业迟迟没有对复杂的制冷并联机组生产车间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如突破该环节,并联机的制作成本将至少节省20万元/台。浙江某铝塑业有限公司在口红管的质检环节用工量较大,迫切需要通过视觉识别实现机器换人,公司对接了大量的技术解决服务商,包括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海康威视等企业,均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平台安全性不足、设备精密性不够

以杭州湾某经济开发区的安全环保智慧监管平台为例,平台总共布设超过20万个数据感知和监测点位,部分监测数据涉及生产工艺参数,如反应釜的温度、压力等事关企业核心技术;储罐和仓库信息则涉及企业原料和产品库存,关系到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价格谈判,企业负责人对数字化监管的信息安全顾虑很大。危化品车辆运输及企业仓库、罐区的监管情况,相关数据可以推算出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库存,一旦数据泄露会造成企业在与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位置。2018年,中国轻纺城集团公司纺织产业大数据中心开发的“印染大脑”,是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精准分析使用采集到的印染运行数据对印染行业进行优化工艺流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前身为2017年提出的“十朵云”,但企业认为该系统需要采集的财务数据、客户资料等信息较为敏感,因此响应度并不高。升级后的“印染大脑”不涉及此类较敏感信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提升30%左右。

四、数字化转型标准不统一

(一)软硬件设备没有统一标准

制造业企业设备品牌多、型号杂、接口不一,有时即使是同一家企业内部,也没有统一标准,导致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以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加装模块为例,公司原有设备品牌型号较多,一些老旧设备需进行数字化改装才能接入系统中,面临着“一机一方案”的难题。如日新的10GPW—2000定型机,为监测机台参数,每个温控点均需要装一个输出接口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需2000元/个,共20个,另加PLC模块3000元,改造费用43000元/台,总体改造成本预估要几百万,改造成本巨大。染色机改造方面,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配备了亚东溢流缸、东霖溢流缸、东宝气流缸等多种缸型,其中染缸带的集控有SEDO、DTR等多种类型,即使同样是DTR类型的,还细分了DTR650、DTR650A、DTR800、DTR850等多种型号,实现数据的集约后接到同一套系统难度极大,需要进行大量更换。

(二)数据没有权威标准

制造业企业每天产生和利用大量数据,应用场景较为复杂,不同环节、不同工业协议数据格式差异较大,标准难以兼容,尤其是产业链间业务协同不理想。在制造业领域存在ModBus、OPC、CAN等多种类型的工业协议,且自动化设备生产及集成尚未开发各种私有工业协议,导致工业协议难以互通。某鞋材有限公司反映,企业各部门所持有的产品、工艺、设备等数据版本不统一,缺少统一的数据平台,设备与设备之间信息联通处于孤岛状态,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导致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杭州某啤酒有限公司精酿发酵阀阵自控改造项目,仅产线设备提供商就有4家,需额外增加32万元的技术服务费用来兼容不同的数据。

(三)企业数字化系统和外部数据系统对接没有技术标准

企业的数字化改革基本是按照自身需求推进,系统由软件公司量身定制,技术框架不尽相同,后期如果要与政府数字化监管系统等外部数据系统对接,将面临资金、人力、时间等方面的再次投入,给企业增加负担。某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宁地区设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5家,其管理数字化系统较为完备,但对应不同类食品的监测控制数据也各不相同。“浙食链”推广过程中,由于两个平台间的信息壁垒尚未打通,数据无法导出,仍旧需要每天手工输入相应数据。某电器有限公司反映,企业目前数字化与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受限于数据的规模、种类及质量,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

(四)数字化改造没有标准模板

由于制造企业产品不同、标准不同、工艺不同,在推进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各领域缺少可参考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范本,需要“一企一案”量身定制,导致企业改造成本偏高、过程较长。某针织有限公司在2020年年底投入800多万元将生产机器更换成一体机、条码机进化为磁卡、传送带取代人工搬运、管理系统全部智能化等,是该地区第一家尝试数字化改造的袜业企业,改造前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相关方面的指导,整个过程全凭多年经验和设想,与第三方软件公司经过反复讨论后实施,在运行的大半年时间里也进行了多次修正和完善,目前生产效率虽然能提高15%以上,但改造过程中因经验缺乏走了很多弯路,改造成本也大大增加。

五、数据安全缺乏有力保障

(一)制造业数据安全难以保障

制造业数据涵盖设备、产品、运营、用户等多方面,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要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支撑力,其安全要求远高于消费数据。这些数据一旦在采集、存储和应用过程中泄露,会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企业对此存在较大担忧。某智能泵阀实验室反映,Modbus、DNP3、OPC等传统工业协议缺乏身份认证、授权及加密等安全机制,若利用中间人攻击捕获和篡改数据,给设备下达恶意指令,会严重影响生产调度,造成生产失控。某液压有限公司表示,制造智能化意味着企业产品的核心数据要上网,为防止相关核心数据外泄,企业就要建立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机制,但要投入多少资金、达到何种水平,企业没有经验,也缺乏指导。

(二)中小制造企业的技术难以达到构建自身数字中台的要求

中小企业往往依赖第三方数字平台去利用数字资源,但第三方数字平台若在采集、存储和应用过程中泄露数据,会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某服饰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反映,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女装制造商之一,为解决传统刚性制造存在的订单量大、款式少、排期不灵活的问题,借助消费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汉帛服饰成功实现小单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高效整合设计研发、智造工厂、面辅料、零售、电商等上下游产业链,但“云化”后,数据非法访问次数加剧,数据安全风险持续加大,各种信息窃取、篡改手段层出不穷。

第二节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内生动力不强的关键因素

一、部分制造业企业固守传统思维模式,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

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挑战之一就是需要变革深入组织结构中的旧的企业文化和已固化的流程。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管理层又固守于传统思维模式,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足,缺乏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和路径,存在如何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打破惯性模式,以及寻找创新模式等问题。如湖州市在对辖内上千家企业的“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工作中发现,70%以上的企业仍停留在数字化能力初级水平,而主要原因正是企业领导团队对企业数字化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数据意识淡薄,对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仅停留在财务、办公软件等企业基础管理应用层面,在生产工艺应用等方面数字技术能力滞后,更缺乏打通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管理系统与生产流程系统间的数据流的意识。某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反映,制造业企业普遍对数字化认识不深,部分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5G、互联网平台等新知识、新事物知之甚少,经营理念、思想意识整体较为落后。有些企业家把数字化简单地认为是一种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以为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安装管理软件就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部分企业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信息部门或IT部门的事情,自身没有真正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组织管理的大变革。杭州市某区反映,2019年以来引进了中控技术、鼎捷软件、金蝶软件、用友软件、优海科技、万马科技等优秀服务商到企业进行数字化现场诊断,但一大批传统企业无法表述自己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同时也难以理解服务商提出的数字化理念和方案。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反映,企业员工多为蓝领工人,普遍认为自己从事的纺织品数码印花、数码喷绘等业务与数码相关,已将其视为数字化转型,其他经营领域没有实行数字化转型,认为没必要,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应用存在误区。

二、部分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大,无力转型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叠加原材料、运输成本大涨,同时各地能耗管控力度不断加大,不少企业生产、销售下降,利润减少,信心不足,投资意愿明显下滑,直接影响数字化转型。某纺织有限公司反映,企业产品主要销往中东、欧美等地,2022年以来,订单减少近三成,叠加用电控电限制,可用电量减少40%,企业原先正常运作的160台设备已减少至60台,订单减少近40%,原本计划购置智能设备,目前暂时不考虑。某食品有限公司反映,2021年计划引进的DG52—Ⅱ型数字化生产线,该设备仅基本架构设备价格在95万元左右,如果加上烘干、冷却等配套设备,达到全自动数字化,预计费用在120万元以上。公司生产的各类豆制品销售低迷,目前可利用的流动资金非常紧张,一口气投资100万元转型全自动数字化生产极有可能让企业资金链断裂。某塑胶有限公司反映,企业主要生产夹层玻璃用的PVB胶片,本次在建设PVB智能工厂的过程中,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芯片紧张导致原料价格上涨50%,供应商设备及服务费用等上涨30%左右,共计增加成本约10万~20万元,占企业一年利润的5%~6%,导致数字化项目升级迭代进度滞后,影响企业智能化生产。

三、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大,企业观望情绪浓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企业诊断、实施方案制订、软硬件购买、安装调试到日常运维、人力资源培训等环节,都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不仅前期要加大高端软硬件投入、人才储备,以及升级生产环节的基础设施,而且投入后还需要长期维护,整体回报周期比较长。尽管政府对企业“上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人才引进等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部分企业由于目前盈利能力不高、生存压力较大、投资风险大、每个项目建设周期长,有些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难以量化,因此不敢投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高端硬件、软件投入,资金需求量大,但前期产出回报慢,短期内投入产出比难以达到预期。同时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多年积累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生产线,依赖于传统销售渠道和代加工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大量成本投入及不甚明朗的发展前景,导致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四、数字化转型中期维护成本高、见效慢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化的工程,而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较弱,前期巨额投资加上每年的维护成本,导致数字化发展难以持续。某塑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建设包材行业智能化工厂,2017年投入1亿元建成化妆品包装生产数字化车间,2019年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智能模具数字化车间,2021年又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产品创新研发,截至目前共计投入1.5亿元。该公司反映目前尚处于数字化初级阶段,只完成“转”这个点,而建立起完整的智能化制造体系及产业配套架构还需5~10年的时间,预计再投入资金达5000万元。除此之外,还有转型后设备的保养维护、软件的定期升级资金,每年需约100万元,基本维护成本比较高。

五、制造业企业缺乏系统规划,数字化转型效果不够显现

不少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是逐步推进的,相关系统和设备添置慢,由于缺乏系统规划,数字化系统间不兼容,最终导致数字化转型效果不佳。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前期投入大笔费用购买ERP系统和现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专用设备,2021年年初又花费20余万元自行采购了MES系统,但在MES系统选型中未将现有的ERP系统纳入需求分析中,导致MES系统与ERP系统兼容性极差,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部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数字化转型相关工具作用不够了解,也影响工作成效。

第三节 对策建议

一、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能

(一)积极对企业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宣传培训,加强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解读,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发展理念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展会活动、第三方机构等在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企业及时跟进了解行业间数字化转型发展进度,提高企业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认识。组织企业家到数字化改造较成功的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转型动力。

(二)加快产业大脑建设应用

产业大脑是服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智能系统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建设产业大脑,可让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物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的数字化,实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便捷享受政府要素保障、标准规范、政策支持等服务事项,实现企业发展提质、降本、增效、环保、安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一批标杆示范

结合产业特点,精选优势行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工作,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培育一批标杆。可借鉴“灯塔工厂”,建设若干“未来工厂”,树立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支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联合优秀服务企业,共同推进5G、工业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最新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各场景创新应用。打造批量化解决方案,探索批量化、规模化推进产业集群、块状经济数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四)探索轻量化数字化改造方式

针对中小微企业量多面广、数字化水平低的实际情况,推进解决共性问题多、投资小、工期短、见效快、易推广的中小企业轻量化数字化改造。

二、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鼓励政策

(一)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政策

优化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资金支持政策,设立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无偿资助、引导、贷款贴息、补助等。利用基金、信托等金融工具,打造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平台,针对性开发特色信贷产品,突出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各类试点示范的支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鼓励银行开发针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相关信贷产品,开设项目融资“绿色通道”,为优质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在财政、税收、科研奖励、服务创新等方面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予以政策倾斜。

(二)加大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模拟仿真、知识图谱、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专业细分领域的数字化研发创新,将“工匠经验”软件化、模块化、标准化。支持企业与上下游、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产品性能、优化材料工艺。对研发设计环节的研发创新投入给予重点支持。

(三)强化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赋能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引领,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为目标,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显著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效。

三、强化市场服务供给

(一)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机构

加快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总包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数据价值应用软件开发商,加快工业数字化工程市场的培育,促进工业数字化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鼓励服务公司形成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型多层次服务能力,切实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的服务。加强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服务,全面掌握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优化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措施,推动企业数字化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双提升。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供给,鼓励服务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量多面广、数字化水平低的实际,对共性问题多、投资小、工期短、易推广的中小企业轻量化数字化改造给予更多解决方案。

(二)加大培育支持平台服务型企业的力度

促进由消费需求端的产业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演进发展,发挥平台企业向中小企业辐射赋能的作用,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智能监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应用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的有效汇聚,推动产业链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并鼓励其开发依托自身产品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向平台化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发展。

(三)构建与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数字化转型的评估诊断,全面掌握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优化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措施,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全流程和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双提升。

四、加大数字化要素支持

(一)统筹数字化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面临的一场新革命,这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培养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协同育人模式,加快培育面向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支持各地引进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集聚一批数字化转型高层次人才,加强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赋能、组织赋能和管理赋能的咨询服务。鼓励企业引入数字化转型人才,并给予相应的人才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人才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数字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数字化的普及程度,提高现有人力资本的数字化素养。

(二)深化校企合作、政企合作

通过建设企业大学、企业培训基地、开设专业课程等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实用型人才,推动形成“人才+团队+项目+平台”四位一体开放式人才培引模式。

(三)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活动

加强底层操作系统、嵌入式芯片、人机交互、工业大数据、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攻关,并加大采购力度,从需求侧拉动技术发展,帮助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

五、加速数字化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一)增强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快补齐短板。鼓励、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底层操作系统、嵌入式芯片、人机交互、工业大数据、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加大采购力度,从需求侧拉动技术发展,帮助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发挥重点平台、试验区的作用,引导重点项目、企业、技术、资金等向平台集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二)注重发挥数据价值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凭借其诸多独特的属性,正在推动制造业要素资源重组、生产流程再造、企业组织重构,将大幅提升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率。加快推进数据贯通,引导企业实现数字化全局协同,从支持单个环节延伸成为支持制造业企业整体贯通,即打通生产、供应和营销的通道,构建新型制造能力,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益。加强数据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多云”环境下对多类型数据应用及数据归总的统一管理,并给企业提供可自服务、自定义管理流程的数据管理框架,让其成为数据安全管理的坚强防线。

(三)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支持

为推进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聚焦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推广,鼓励支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面向整体技术改造项目的生产模式变革,也包括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面向特定环节的生产模式变革。促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供应链、服务等环节的创新应用。通过鼓励支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试点项目和应用场景建设,并遴选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总结提炼分行业、分领域的解决方案和标准细则,助力更广泛的制造业企业改造应用。

(四)加强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研发力度

引导高校、机械制造企业与优势传统产业加强对接沟通,精准掌握传统企业需求,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合力研发适合柔性生产的绿色、智能机械设备,壮大浙产首台(套)产品规模,既助力国内机械制造在传统行业实现弯道超车,又推动传统产业由“造得出”向“造得精”“造得好”转变。

六、推动数字化转型标准制定出台

(一)加快推动工业数据标准制定

完善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行业组织、企业研究制定工业数据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建立健全社会数据采集、存储、交易等制度,打通产业上下游数字壁垒,实现不同企业间、不同服务商间的数据融合。

(二)推进制造业工业协议统一、设备系统接口等软硬件标准制定落地

加强标准体系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业协议标准落地检测评价工作,通过全省制造业工业协议标准实施信息收集,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三)加强标准应用

针对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存在行业间差异性、区域间共性的特点,深化分类指导,对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进行细分,建立一系列可复制、可落地的改造样板,进而固化为改造标准,在全行业复制推广,让企业数字化改造有章可循。

七、加强制造业数据安全保障

(一)完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明确数字资源的产权属性和隐私保护

围绕基本管理制度、数据利益分配机制、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数据审查机制、数据安全评估机制及数据应用违规惩戒机制等方面,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制度建设。加强“多云”环境下对多类型数据应用及数据归总的统一管理,为企业提供可自服务、自定义管理流程的数据管理框架,让其成为数据安全管理的坚强防线。

(二)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强化工业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数据在使用、流通过程中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安全保护责任与义务。加强数据安全检查、监督执法,提高惩罚力度,增强威慑力;严厉打击相关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如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信息等,推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自律。引导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提升数据管理意识及水平,制定完备的数据保护方案和管理策略。 lmQ1oLm4iOTfqhig/dlkFci1fs1+R2qVmsq5KrXNkyLNtX9Ean0KpsktiCl3i8rE

(三)加强对企业、平台数据安全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平台保护数据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