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就业理论

对就业问题的研究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焦点。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引起就业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市场自动调节能够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对就业问题及政府对促进就业所起的作用问题的研究结论,迄今仍然对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们所提出的治理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主张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解决就业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

古典学派就业理论都是在萨伊定律“供给自身创造需求”之上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实际工资水平是决定劳动力供需的核心因素,其中劳动力需求随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随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而下降;而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趋势与劳动力需求的变动趋势相反,随实际工资的上升而下降,随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而上升。在不存在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劳动者实际工资及就业水平会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共同作用下迅速变动,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古典学派认为,经济社会中不存在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只存在“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张抗私,2007)。摩擦性失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季节性、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二是劳动力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第一种情况是原料缺乏、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发生变动、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和工艺流程的改变等原因引起停工,使工人必须从一个行业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行业或地区就业,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工人就会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第二种情况是指在社会生产中新老劳动力交替,居住地转移导致的失业,以及人们被解雇或主动放弃原有工作,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自愿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的人由于对现有工资水平不满而主动放弃工作,或者不愿意降低现有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这两种失业现象也是暂时的,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和价格机制最终都会实现“充分就业”。因此,摩擦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对由于摩擦性失业造成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并不会长期遭受失业;而对工资有较高要求的劳动者来说,只要他们降低自己对工资水平的要求,自愿性失业自然就会消失(潘光军,2006)。所以古典学派主张,就业问题应该由市场自我解决,取消工资刚性,不提倡政府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

二、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使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而实现均衡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经济形势变化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对古典失业理论作出了重大修正,提出了新的失业理论。

在接受古典学派“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两大范畴的情况下,凯恩斯提出第三个失业范畴——非自愿性失业。所谓非自愿性失业,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生产愿望降低,进而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减少,表现在宏观上即为大面积的失业,因此,非自愿性失业也称为需求不足失业(即凯恩斯失业)。凯恩斯认为,只有消除“非自愿性失业”才算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失业模型建立在以下两个观点的基础之上。一是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作出调整,名义价格对商品市场的非均衡作出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是非常缓慢的,以至于不能保证劳动力总是保持充分就业、商品市场总是保持出清。因此,由于包括工资在内的价格变量具有不易向下调整的刚性,当市场出现供求不均衡现象时,作出调整的不是名义变量——工资和价格,而是实际变量——投入劳动量和产出量,因而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失业问题。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等规律的作用下,产品市场供大于求成为一种常态,社会有效需求总是不足的,产品市场萧条,企业会压缩生产减少雇佣工人,从而迫使工人离开他们的工作岗位,造成非自愿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的完全消除和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是指某一特定就业量,该就业量由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点所决定,一旦超过此点,即使有效需求再增加,产量和就业量也不会增加,一旦达到这一点,非自愿性失业消失,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仍然存在。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分析,充分就业只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最佳状态。在市场经济实际运行中,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总供给与总需求往往只能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即在经济萎缩的状态下实现均衡。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大力刺激需求,进行需求管理。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必然产物,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扩大政府的职能,对经济实施干预。为此,凯恩斯提出利用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降低失业率。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①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或消费弥补私人投资不足;②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动控制货币供给量,经济衰退时期,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办法刺激投资,扩大产出;③政府加强对国际贸易的干预,用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来促进国内经济的繁荣;④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以提高消费倾向来刺激消费。总的来说,凯恩斯关于解决失业问题政策主张的核心思路,是改变自由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来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三、新自由主义的就业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经济社会又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即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同时存在的“滞胀”问题,而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这种现象。随之兴起的阐释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自由主义”,其主要包括三个学派,即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一)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供给学派主要从供给方面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只重视需求分析,忽视供给因素的作用,这在萧条和衰退时期,需求确实决定产量,进行需求管理勉强能促进就业。但在通货膨胀时期,总需求已明显超过总供给,供给不足成为经济的主要问题,应该将主要力量放在刺激生产上,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生产储蓄,以扩大供给,填补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差额。供给学派的主要措施是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当然这并不是主张税率越低越好,而是主张税率要适当,不能使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影响他们继续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在供给学派看来,减税既可扩大劳动力的供给,也能增加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增加就业。首先,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积极性,从而增加投资,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同时也能够增加储蓄、增加投资,从而增加就业;其次,如果降低企业所得税,则使单位成本下降,企业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劳动需求。

当时,美国经济社会的问题是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而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提高了边际税率和增加了政府支出。边际税率是指在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这部分收入所纳税额同增加收入之间的比例。高边际税率一方面降低了投资收益,阻碍了投资,从而减少了社会就业数量;另一方面,会降低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使劳动供给减少,长期下去就会致使劳动需求减少。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不但没有刺激生产反而起到了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支出中很大一部分是对资源的浪费,有些虽然对经济社会有益,但也是低效率的。因此,他们一方面主张降低边际税率来促进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二)货币主义学派的就业理论

货币主义在就业理论方面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说。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通过自发供求力量作用使得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所以货币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强调市场机制,主张自由主义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在一个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时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运用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减少自然失业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就业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各种完备的就业信息。对失业工人尤其是年轻人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此外,还可以运用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培训雇用失业者。②降低最低工资标准,让企业把由此省下来的钱花费在对工人的在职培训上,也可以对雇用文化技术低的工人的企业进行补贴。③实行负所得税政策,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按其实际收入的大小给予补贴(即负所得税),以鼓励人们去工作而不是坐享失业补助。④鼓励劳动力流动,政府对失业率高的地区提供就业补贴,使该地区企业可以用高工资吸引工人,给跨地区流动的工人以经费资助,取消对工人流动所设置的人为障碍,如一些不必要的政府管制、行业工会对工人进入的限制等。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就业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理性预期,论证宏观经济中价格水平、总产量与总就业量的关系。理性预期学派将“理性预期”运用到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当中,认为经济活动主体会充分利用可以得到的一切信息,准确地预期到经济政策造成的影响。因此,他们提出了政策无效性命题。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失业本身就是一种实际的经济变量,由诸多实际因素决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生产技术条件、经济技术结构。在较长时期内,虽然总需求的波动会引起就业和产量的波动,但在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中,总需求波动对就业和产量的影响会被抵消,从而形成自然率水平的就业和失业、产量。经济活动主体在既定的微观经济结构中,对通货膨胀率做出理性预期,并依次进行决策,形成与预期相适应的总就业和失业的水平、总产量,这就是“自然就业水平”和“自然产出水平”。经济主体早晚会预期到政府的政策,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抵消政府政策的影响,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不管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就业之间的交替作用都是不存在的,而政府的扩张性政策不会使就业增加、失业减少只能使物价上涨。从本质上来讲,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策是无效的,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性假设是工资黏性。工资黏性是指工资不能随需求的变动而迅速进行调整,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则比较困难。工资黏性理论包括名义工资黏性和实际工资黏性。其中,实际工资黏性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内部人—外部人理论、隐含合同理论及效率工资理论;名义工资黏性理论主要是长期劳动合同理论(张抗私,2007)。

(一)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把已经就业的工人称为内部人,把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内部人受到诸如强制性解雇和诉讼成本、培训成本等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与外部人处于不同等的竞争地位,使那些外部人即使愿意接受比内部人更低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劳动转换成本较大,减少工资所得不能弥补成本,厂商也不愿意雇用低工资的外部人,而愿意继续雇用内部人,从而产生非自愿性失业。如果考虑到工会的存在,这种非自愿性失业不仅会持续存在,而且还有可能加剧。

(二)隐含合同理论

隐含合同理论以现实经济中充满着不确定性为依据,用隐含合同阐明了工资与非自愿性失业之间的关系。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称为“看不见的握手”。隐含合同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失业,而且可以较好地解释工资黏性。该理论认为,从长期来看,工人向厂商提供劳动服务,厂商支付工资,实际上是一个保险合同交易。这一保险合同可以保护工人免受随机的、可以观察到的经济波动的影响。由于决定工资的劳资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工人是风险厌恶者,厂商是风险中性者,于是双方在确定工资时会达成一种默契,实际工资保持相对稳定而不随经济波动而变化。将风险由工人工资转移给厂商利润,作为转移风险的代价就是工人接受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因此,隐含合同的存在使工资具有黏性。隐含合同之所以导致失业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都只有部分的有限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均衡的合同会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此时一般会采取解雇工人的形式。暂时失业的工人为了有好的声誉,以求将来有更优惠的工资合同,往往会拒绝其他厂商提供的高工资的职位,因此失业会继续存在。

(三)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因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因怠工偷懒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所以高工资可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另外,高工资提高了工人跳槽的机会成本,可以吸收更多技能较强的工人,也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厂商通常会把实际工资定得高一些,以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高工资必然导致失业;另一方面,因为供给的波动会改变劳动的边际产量,厂商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往往会首先改变雇员数量而不是首先改变实际工资,从而使实际工资出现刚性,导致实际工资黏性的存在(潘光军,2006)。

(四)名义工资黏性理论

在一些有工会组织的大型企业中,工资通常是由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一般三年不变,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是不能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的。一些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企业工资黏性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因此,名义工资黏性度较高,这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与总工资的增加相适应,结果是出现通货膨胀。而同时,超额需求的剧烈波动会使产出下降,进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失业增加。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了工资黏性和失业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就业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应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②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③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具体包括: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提高总就业水平,同时引致私人部门增加对劳动的需求;促进国内外市场竞争者开放市场,降低垄断程度,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以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 Jk68j6xfvLVG4OXkDox9Gm6jWooCHXc1ZvX+/4wQxvDUIfwXRcgcM+YWUVh+dm9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