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两岸农业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发挥大陆不同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台商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深度融合,创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在福建(全省)、海南(全省)、山东(平度市)、黑龙江(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和农垦示范区)、陕西(杨凌市)、广东省(佛山市、湛江市)、广西(玉林市)、上海(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7个行政区域和上海市属农场区域)与江苏(昆山市、扬州市)等地建立了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如表3-2所示),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到2021年,国家已批准建立了1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28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过多年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两岸农业融合的桥梁纽带。
表3-2 前期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设立情况一览
从区域分布看,前期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布局逐步优化。分布格局既包括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等内陆省份;既有上海、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黑龙江、陕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前期9大试验区合作领域和开展工作各有侧重,在资金、技术、农业自然资源、产业发展成本等方面各自优势突出,为台资农业企业、台湾资本在大陆进行农业合作和项目投资提供了丰富的区域选择。
据统计,1993年到2017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从1.81亿美元增长到32.65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农产品贸易额从0.7亿美元增长到8.5亿美元;2004年到2017年,台农台商在大陆投资农林牧渔业新增企业2258家,投资金额13.1亿美元,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在岛外农业投资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地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已经成为全面承接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两岸人员常态化交流往来的对接基地、两岸科技成果试验示范的展示中心、两岸农业合作互利双赢的先行样板”。
为更好地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民族农业、创新传统农业的新路子,转换农业发展模式,以示范性带动华南地区以至全国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及农民致富,国务院于2006年4月15日批准设立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这是当时广西唯一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西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建设,着眼于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目标是建成“高层次交流、高技术引进、高端产品培育”桂台农业合作交流平台,成为自治区开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自治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密集区、桂台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范围包括整个玉林市7个县(市、区),面积1.28万平方千米,根据不同功能和作用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个功能区,其中核心区位于玉东新区,规划面积68平方千米。核心区重点建设一个桂台农业合作交流服务示范园,示范园建设地点选在距玉林市区和北流市均约10千米的茂林镇,占地约533公顷;示范区范围为以核心区中点为中心的半径25千米区域,包括兴业县、福绵区及北流市和陆川县城以北部分;辐射区为玉林市除核心区和示范区的部分,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加工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建设。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成立以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玉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客商来投资兴业。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6个国家级和4个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从无到有,再到初具规模,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运行管理存在较多难点。其一,管理体系不清晰是制约海试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管理体系下,玉东新区、玉林市交通旅游集团、中农富玉集团等多主体均是推进海试区发展的主力军,但管理机制体制错综复杂,职能职责纠缠不清,关系难以理顺,导致海试区统筹发展工作存在责权不够清晰、发展定位不够准确、发展边界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其二,重工轻农的现象比较普遍。有关各级政府在对外招商工作中,存在重工轻农现象,既不能有效招引到工业企业进驻,也不能充分推助更多先进农业项目落地生根,对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力度不够。其三,海试区运行管理机制需要完善。人员编制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统筹开展农业合作的经验;市、县(市、区)齐抓共管海试区的工作体系没有建立,各县(市、区)没有将海试区工作内容、职能融入农业、商务、台办、招商等相关部门,导致工作出现脱节。
二是合作领域范围偏窄、层次不高。招商引资速度慢,与福建、广东等海试区相比,引进的台资农业项目数量偏少、规模较小,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组合不成体系,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的状况,尤其是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农业项目较少,缺乏“龙头”企业引领,较难形成集聚效应。农业合作停留在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性价值上,引进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一般的种、养、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非常少。
三是常态化交流机制有所欠缺。玉林要发展现代农业,亟待解决“头”和“尾”的问题,即农业种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的问题。台湾在农业新品种、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且拥有先进的农产品运销管理技术,值得玉林学习和借鉴。目前玉林的两岸农业合作在信息交流、人才互访、科技互动、贸易合作等常态化交流方面还存在不足,合作的深度、广度均与发展预期相差较大。
2022年9月21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年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持续扩大,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安徽合肥、福建厦门和泉州设立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在山东设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在广西、湖北、四川、江西和湖南设立5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支持江苏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开展对台先行先试。截至2021年,5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共有台资项目35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从全国范围看,两岸经贸合作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长足发展,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需要迎头赶上才能不辜负平台赋予的重大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