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桂东地区发展概况

桂东地区主要包括玉林、梧州、贵港、贺州4个地级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广西东部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桂东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桂东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目标是着眼建设高端制造业总部基地、轻工业制造集群、临海产业基地等。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加快推进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玉林等4个地市也陆续出台了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桂东地区总体取得了一定进步,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发展势头良好(如表2-2所示)。

表2-2 桂东4地市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

(一)经济发展稳步前行,提质增效比较明显

总体上看,桂东地区经济体量偏小,但发展势头良好。

梧州在“十三五”前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8.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11.6%。2019年年末,梧州提前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镇化率达到52.97%,获得了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称号。

2015年贺州地区生产总值为468亿元,2019年提高到7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7%。2019年贺州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就超过了两位数,达到了11.8%,比广西全区高出5.8个百分点,增速排在全区首位。

贵港“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迈过千亿元,由2015年的865.2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257.5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该市注重发展县域经济,“十三五”期间,贵港5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贵港连续两年在全区县域经济考核中排名第一。2019年,贵港还获得“2019中欧绿色智慧城市综合创新城市”称号。

玉林在桂东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16年至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全市有4个县市区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城区)”称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成效明显。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升级任务较重

“十三五”期间,桂东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取得了较好成效。梧州三产比重由2015年的11.4∶57.8∶30.8调整为2020年的16.1∶35.5∶48.5,二产比重下降,结构更为合理,工业发展质量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逐步形成了再生资源、医药食品、冶金机械、建材环保、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贺州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长寿产业经济,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三产比重由2015年的22.0∶40.3∶37.7调整为2020年的19.1∶34.2∶46.7,新建设多个产业园区,积极招商引资,在智能制造、文旅、康养、非金属新材料及深加工等产业上重点发力。

“十三五”期间,贵港在工业领域积极寻求破解工业发展短板的新办法、新思路,坚定“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以“新三篇”打破建材、冶金、制糖、板材、电力“老五样”传统工业布局,在农业领域积极打造水果、粮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使三产比重由“十三五”初期的20.1∶40.3∶39.6调整为16.8∶36.4∶46.9,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玉林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大交通、大城市、大产业、大商贸、大田园”战略,三产比重由初期的21.28∶29.83∶48.89调整为19.61∶26.17∶54.22,成为桂东地区第一个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地市,基本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材料、大健康、服装皮革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和铜基新材料、不锈钢、新能源材料三个千亿级临港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三)“东融”战略深入实施,发展竞争比较激烈

桂东地区各地市都把推进“东融”战略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和资金链,积极将本地区打造为“东融”、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梧州开通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动车、建成多条高速公路、梧州西江机场正式启用、建成西江黄金水道首座亿吨船闸,构建起连接周围城市及大湾区等地的立体交通网络;2015年到2018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2800多亿元,引进了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企业和项目。

贺州认真按照《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进行部署,积极实施产业、规划、交通、人才和服务五项“东融”计划,交通先行积极融入大湾区1.5小时经济圈,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探索的“双飞地”产业模式成功引进300多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到600多亿元。

贵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仅“湾企入桂”就引进合同投资额近千亿元,大湾区90多家毛织服装产业链企业抱团整体迁移进驻平南,开创了广西先例。

玉林积极推进“东融”“南向”开放发展,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港口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成为广西“东融”的重要通道和区域枢纽。玉林还正全面打造“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

桂东几大城市在积极“东融”中也面临着激烈的发展竞争。梧州在“东融”中具有先发优势。2011年12月,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在北京签署《“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广西梧州与广东肇庆交界区域共同设立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构想,试验区建设开启梦想之旅。随后肇、梧两市签署《肇庆—梧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范围、战略定位等框架内容,试验区肩负起落实“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的先锋使命。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广西全面提高了“东融”的战略地位。2019年5月,广西正式印发《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式赋予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明确了贺州是广西“东融”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桥头堡。2021年1月,广西正式印发《“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玉林以一个更高的起点与梧州、贺州、贵港等兄弟城市开始了新一轮的“东融”竞争。 sIZDKpeFHQBor8/LEhRmBvEPIwpQutKmxam5rWmQ/12vCTxICXM0TXtJ3qnlIc2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