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是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
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的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和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又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呢?
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产生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种种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只要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及早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多个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别说些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但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
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可以算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是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
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
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
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的眼睛还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可惜我们串门只能隐身,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
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
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阅读是一场旅行,书本能带领我们到达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通往世界的一把钥匙。
在这个单元,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正如杨绛在文中所说:“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不同的文体,它的艺术表现方式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的鉴赏也会随之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作品,与书为伴吧。
文学赏析是在阅读文学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形象进行感受和评价。文学赏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情感艺术感受阶段、作品形象审美判断阶段、领悟深化阶段。
首先,情感艺术感受阶段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初步接触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比如,柳宗元在《江雪》中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冷寂的意境,“绝、灭、孤、独”等字深入刻画了作者内心的苍凉独白,让读者也感同身受。
其次,作品形象审美判断阶段是在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对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有了总体把握,加深了对鉴赏对象的理解。例如,《红楼梦》通过诗词、对话以及草蛇灰线式叙事等方式,立体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最后,在艺术感受和审美判断的基础上,能够对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作者心境、创作背景等方面反复思索回味,达到审美的享受。
三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且彼此独立的,要结合实际作品来建立文学鉴赏的完整评价。
不同的文学体裁给我们带来的文学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体裁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即各种文学形式上的类别。文学作品离不开文学体裁,它是作品的载体,没有体裁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而在文学发展史上,文学的体裁呈现为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不同的文学体裁通过其文体特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文学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通讯、剧本等。
文学作品通常按特点、类型进行分类。例如,诗歌按时间为序,可以分为古诗、现代诗,按特点分类又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等;散文按类别分类,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以及议论散文等;小说根据篇幅,可以分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等。文学体裁分类众多,本单元将选取现代散文、现代诗歌、短篇小说这几种常见文体进行赏析。
散文泛指注重主观抒写的文体。《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
散文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骚客的钟爱,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从殷商到战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由于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先秦时期,说理散文从萌芽到成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后在东汉又出现政论散文,散文的内涵得到不断的拓展。如今抒情散文、写景散文等都有着长足的发展。
散文的表现方法灵活多变,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形象。而散文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赏散文?在阅读散文的时候,我们如何感悟文本之美?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散文的特点。总体而言,散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取材广泛多样,联想丰富奇巧,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篇幅短小精炼,立意深远,语言风格凝练优美。
散文有诗般的语言,而语言背后又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考,因此体会散文的语言魅力、感悟文本背后的立意是鉴赏散文中最为重要的。
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说,颜色也难调。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搁下这桩心思。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想看茶花,正是好时候。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听朋友说:“这不算稀奇。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那才美呢。”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普之仁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后来他攀着一棵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我就问:“古语说:看花容易栽花难——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难吧?”
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
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
普之仁说:“活得可长啦。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
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
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搂不过来。”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
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赏析: 这篇散文,有诗歌般的语言,清丽曼妙,又有着曲折的叙事性,娓娓道来。本文写茶花,而通过梅花、玉兰进而烘托,布局十分精巧。同时全文起承转合,步步深入写出题旨:通过茶花托物言志,写出对在万千劳动人民的建设下日新月异、鹏程万里的祖国热爱之情。
语言上,杨朔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他曾说过:“我在写每篇文章时,‘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并明确提出了散文“诗化”的主张。而这篇散文连散文家冰心也由衷赞许:“称得上一清如水,朴素简洁,清新俊逸,遂使人低徊吟诵,不能去怀。”
有一种鸟,对人怀有很深的敌意。我不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它们常站在牛背上捉虱子吃,在羊身上跳来跳去,一见人便远远飞开。
还爱欺负人,在人头上拉鸟屎。
它们成群盘飞在人头顶上,发出悦耳的叫声。人陶醉其中,冷不防,一泡鸟屎落在头上。人莫名其妙,抬头看天上,没等看清,又一泡鸟屎落在嘴上或鼻梁上。人生气了,捡一个土块往天上扔,鸟便一飞不见了。
还有一种鸟喜欢亲近人,对人说鸟语。
那天我扛着锨站在埂子上,一只鸟飞过来,落在我的锨把上,我扭头看着它,是只挺大的灰鸟。我一伸手就能抓住它。但我没伸手。灰鸟站稳后便对着我的耳朵说起鸟语,声音很急切,一句接一句,像在讲一件事、一种道理。我认真地听着,一动不动。灰鸟不停地叫了半个小时,最后声音沙哑地飞走了。
以后几天我又在别处看见这只鸟,依旧单单的一只。有时落在土块上,有时站在一个枯树枝上,不住地叫。还是给我说过的那些鸟语。只是声音更沙哑了。
离开野地后,我再没见过和那只灰鸟一样的鸟。这种鸟可能就剩下那一只了,它没有了同类,希望找一个能听懂它话语的生命。它曾经找到了我,在我耳边说了那么多动听的鸟语。可我,只是个种地的农民,没在天上飞过,没在高高的树枝上站过。我怎会听懂鸟说的事情呢?
不知那只鸟最后找到知音了没有。听过它孤独鸟语的一个人,却从此默默无声。多少年后,这种孤独的声音出现在他的声音中。
练一练: 本文短小精悍却意味无穷,请从语言风格、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以及微型小说。根据内容的不同,小说可以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时期只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经典的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更好地进入小说的情境当中。而环境描写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人情风俗、自然景物等方面。小说的人与情节总是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因此环境描写与小说人物、情节的描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其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女孩子岳珉年纪约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穿着新上身不久长可齐膝的蓝布袍子,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与北生倚在朽烂发霉摇摇欲堕的栏杆旁,数天上的大小风筝。晒楼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地流着。河对面有一块碧绿的大坪,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大坪远处,可以看到好些菜园同一个小庙。菜园篱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几株桃花,正开得十分热闹。
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着远处。小孩子快乐得如痴,女孩子似乎想到很远的一些别的东西。
他们是逃难来的,这地方并不是家乡,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北生,小丫头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岁大的北生是男子。他们要去的地方被围困了,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
他们不能前行但又不能再回去,因此照妈妈的主张,就找寻了这样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爸爸是一个军部的军事代表。大哥也是个军官。
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到此一月来各处还无回信,路费剩下来的已有限得很,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
想着母亲的病和一直没有消息的爸爸,岳珉的眼神落在了外面的河上。河中有一只渡船,懒懒地搁在滩上。常常半天还不见一个人过渡。守渡船的人,这时正躺在大坪中大石块上睡觉。那船在太阳下,灰白憔悴,也如十分无聊十分倦怠的样子,浮在水面上,慢慢地在微风里滑动。
“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这时节,对河远处却正有制船工人,用钉锤敲打船舷,发出砰砰庞庞的声音。还有卖针线飘乡的人,在对河小村镇上,摇动小鼓的声音。声音不断地在空气中荡漾,正因为这些声音,却反而使人觉得更加分外寂静。
岳珉到房里去时,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静静的如一个死人,很柔弱很安静地呼吸着,又瘦又狭的脸上,为一种疲劳忧愁所笼罩。母亲像是已醒过一会儿了,一听到有人在房中走路,就睁开了眼睛。
岳珉望到母亲日益消瘦下去的脸,同那个小小的鼻子,女孩岳珉说:“妈,妈,天气好极了,晒楼上望到对河那小庵堂里桃花,今天已全开了。”
病人不说什么,微微地笑着。
“你咳嗽不好一点吗?”
“好了好了,不要紧的,人不吃亏。早上吃鱼,喉头稍稍有点火,不要紧的。”
这样问答着,女孩便想走过去,看看枕边那个小小痰盂。
病人忙说:“珉珉你站着莫动,我看看,这个月你又长高了!”
女孩岳珉害羞似的笑着,“我不像竹子罢,妈妈。我担心得很,人太高了,要笑人的!”
静了一会,母亲记起什么了。
“珉珉我做了个好梦,梦到我们已经上了船,三等舱里人挤得不成样子。”
其实这梦还是病人捏造的,因为记忆力乱乱的,故第二次又来说着。
女孩岳珉望到母亲同蜡做成一样的小脸,就勉强笑着,“我昨晚当真梦到大船。今早上喜鹊叫了半天,我们算算看,今天爸爸会不会有信来。”
“今天不来明天应来了!”
两人故意这样乐观地说着,互相哄着对面那一个人,口上虽那么说着,女孩岳珉心里却那么想着:“妈妈的病怎么办?”
病人自己也心里想着:“这样病下去真糟。”
姐姐同嫂嫂从城北回来了,两人正在天井里悄悄地说着话。
病人在房里咳嗽不止,姐姐同大嫂便进去了。女孩岳珉在天井中看了一会日影,走到病人房门口望望。只见到大嫂正在裁纸,大姐坐在床边,想检察那小痰盂,母亲先是不允许,用手拦阻,后来大姐仍然见到了,只是摇头。女孩岳珉不知为什么,心里尽是酸酸的,站在天井里,同谁生气似的,红了眼睛,咬着嘴唇。她上了晒楼,仍然在栏杆边傍着,眺望到一切远处近处,心里慢慢地就平静了。
这时听到隔壁有人拍门,有人互相问答说话。女孩岳珉心里很希奇地想到:“谁在问谁?莫非爸爸同哥哥来了,在门前问门牌号数罢?”这样想到,心便骤然跳跃起来,忙匆匆地走到二门边去,只等候有什么人拍门拉铃子,就一定是远处来的人了。
可是,过一会儿,一切又都寂静了。
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谓地微微地笑着。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
赏析: 《静》这篇小说是沈从文先生在1932年写的早期短篇小说之一。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评点《静》时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在这篇小说中沈从文利用描写情景的印象派手法,淡化了情节,淡化了时间,反而给人内心更深层次的震撼。同时小说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战争中的人与事,散文化的行文,被称为“糅散文和小说故事为一”“成为现代中国小说一格”“自成一个新的型式”。
小说的艺术特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悲剧氛围的营造。小说的题目是《静》,“静”表面上指的是景色、气氛,实际上象征这个逃难人家的困境和岳珉寂寞的内心。愤怒被艺术化,藏在农村静穆的和平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尽管小说发生的背景有着秀美的风光、安详的风土人情,读者还是感到一种压抑且悲凉的氛围。并且在两者的对比中更凸显了这种气氛。
其次,《静》的特点表现在情节的淡化及含蓄的技巧上。这篇小说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更没有事件,多的只是场景和细节的刻画。作者巧妙地运用小姑娘的视角,将外面的世界和家中的天地、逃难的原因和当下的状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静》的感情是内敛的。结尾小姑娘“不知所谓地微微地笑”戛然而止,没有把她们将遭受的悲惨结局呈现给读者,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情节淡化使小说线索单纯,人物视角的插入有利于内容的完整表达及内敛情感,含蓄的表达技巧让文章充满一种节制的美感。
最后,沉重的主题隐藏在牧歌式的生活图景背后,丰厚的内容融合在含蓄的技巧之中,而把战乱和死亡埋在如此华美的外衣下,是一种反衬或衬托,令人唏嘘不已。
请阅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从创作背景、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对小说进行鉴赏。
诗歌是一种充满节奏、韵律的语言,它充满诗人的情感与想象,以凝练的语言与适时的断句,高度集中地抒发诗人思想情感与反映社会现实。因前面的知识单元已经对古代诗歌作品有较充分的讲述,在此部分仅以现代诗鉴赏举例。现代诗歌与古体诗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诗的形式与内容更加自由,打破了古体诗格律的束缚。因此,鉴赏现代诗歌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品味诗歌的语言。现代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的营造、艺术形象的塑造、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都通过语言来传递,因此诗歌是需要反复吟诵,感受诗歌韵律的。例如诗人张枣在《镜中》写道: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诗人冷静如铁的语言中,情感却如大雪般浓烈。
第二,体会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意象是诗人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把客观事物经过重新提炼组合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艺术形象。例如海子的诗歌《德令哈》: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诗中的“姐姐”是诗人的寄情对象,也是诗歌中的意象,她的内涵是丰富的,通过“姐姐”,诗人的精神得到慰藉,表达了诗人孤独又复杂的情感。
除了意象,诗歌的意境也是迷人的。诗歌的意境是透过意象营造的,它蕴含着诗歌的思想情感与诗人的感受。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例如胡适在《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第三,把握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基础。因此阅读诗歌时,走进情感的世界能够让人感受到诗歌之美。同时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不同的时代也会表现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理解诗歌的情感还需要考虑诗歌的类别、风格流派、时代背景等因素,例如现实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就有一定的区别。
第四,了解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同其他文学作品有相同的地方,包括拟人、比喻、夸张、对比、象征以及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例如冰心在《春水·三三》中写道: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花朵比作人生,告诉我们要把眼界放宽、切莫孤芳自赏。因此,在诗歌鉴赏的时候要把握诗人创作时的艺术手法,才能准确体会到诗歌的内涵与蕴意。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赏析: 《致橡树》是舒婷于1977年3月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诗人以“木棉”和“橡树”作为象征,表达了一个更深刻的主题: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了一种人格独立与尊严的肯定。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与温暖。我尽可能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
从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诗派。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诗派的新老代表有:
北岛、顾城、舒婷、食指、江河、杨炼、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等。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这首诗选自诗歌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这本诗集是聂鲁达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这些诗作讲述了爱情对人的折磨,主人公永远在拥有与失去间徘徊,维持他的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痛苦的强烈感知。请从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情感、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对这首诗歌进行赏析。
如何鉴赏书法作品?当代书家白蕉说:“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并对字的空间结构、神采气韵有特殊要求。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做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笔画行笔过程的浑圆淳和。
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如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整行上下承接、呼应连贯,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并由此构成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见书法作品的形神兼备是艺术审美的重中之重。
《平复帖》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书法作品(见图1-3),牙色麻纸墨迹,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1-3 陆机《平复帖》
《平复帖》是陆机写给一个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它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从通篇空间结构来看,排版布局上下承接,字态因势而变,错落有致,气韵贯通而生动。
汉字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5种主要字体:真、草、隶、篆、行。
真书,又称楷书。真书方便书写、标准固定、结构严密、形体方正、易认易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真书的应用范围广泛,书写时可大可小,又有小楷、中楷、大楷、榜书等不同的功用和称呼。代表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
草书,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代表书法家有张旭、怀素等。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它简化了篆书的繁难字形,书写时比篆书方便,为以后真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代表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等。
篆书,一般包括大篆与小篆两种字体,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小篆是秦国宰相李斯的书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实施“书同文”所采用的字体。
行书,介于真书和草书之间,比真书书写起来迅速,比草书字体容易认识,在日常应用和书法活动中被大量使用。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南朝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依据创作实践归纳整理的绘画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6条标准,被称为“六法”,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南朝书家王僧虔提出的“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请试以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为例,说一说什么是“气韵生动”。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善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
《渔庄秋霁图》为倪瓒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见图1-4)。画面描绘江南渔村秋景。近处六株树木挺劲,参差有致。中景为水平如镜的湖面。远景描摹平缓的山峦,和近处的树木遥相呼应,在烟雾的笼罩下,只露出半截山头,或隐或现。
图1-4 倪瓒《渔庄秋霁图》
图上有题画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郑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
当代书画家陈振濂评价《渔庄秋霁图》是倪瓒艺术格局中的定鼎之作,也是他的技法发挥得最称极致的得意之作。
总之,中国画是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和气质。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
油画按创作体裁,可以分为风景画、人物肖像画、静物画等。造型与色彩是油画鉴赏的核心要素。油画造型艺术通过颜料、画布等媒介塑造物体特有形象,创作出可视的视觉形象。绘画中色彩的艺术调和、构图、节奏韵律等方面也是鉴赏油画的切入点。
油画主要是由造型、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物象。油画颜料覆盖力强,颜料可以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油画艺术既可以通过客观再现进行创作,也能以主观表现为主来传递作者的内心独白。那么,鉴赏油画有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要点来进行探索。
第一,观察画面时,从整体效果和光影感受来分析画作,结合艺术鉴赏经验来分析造型特征。
第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结合时代特征及流派来进行深入解读,客观评价,并建构立体的鉴赏评价体系。
第三,了解作者传达的意图,寻找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