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城市向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农村发展,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农村为开辟广阔的农产品市场而进入城市,在为城市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并形成农业生产以外的诸多产业。城乡一体化,把城乡割裂的二元社会有效地联结起来。有关学者从城乡一体化动力和空间形态角度对其进行模式划分。

(一)从动力角度来划分

1.以城市工业化为中心导向模式

所谓城市工业化,就是由初级工业上升为高级工业,由初级产品上升为高级产品,由小城市工业上升为大城市、特大城市工业的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以城市工业化为中心导向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提出,后经拉尼斯和费景汉的补充而进一步完善的模式。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看,这种模式主张以城市为核心,通过城市的工业化,不断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使这些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的结果直接促进了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的提高,把这部分利润份额不断地用于再投资,使再生产—增加利润—再投资循环地运转,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来,实现农业部门劳动力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收入基本相等,真正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2.以小城镇发展为中心导向模式

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农业城镇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强调通过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农村区一级管理层次 集中地发展中心城镇,这样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又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场所。隆迪勒里提出城市均衡布局模式,提出只有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其关键是建立普及全国的分散的城市体系。隆迪勒里认为,这种城市布局有利于农村剩余与城市市场的衔接、自由的城乡要素市场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与扩展。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均衡布点的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模式。他认为,乡镇企业的出现打破了城市和乡村封闭、隔绝的状态,使城乡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城乡之间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随着农村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大城市与小城镇及小城镇之间联系的加强,逐渐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城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大城市成为网络中的核心,每一个小城镇成为网络中的“节点”,众多的“节点”把城市和农村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形成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网络系统,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以农村综合发展为中心导向模式

提出这种模式的学者以托达罗为代表。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城乡发展的不公平政策,片面强调对城市工业的投资,而忽视农业发展。因此,要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政府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斯多尔和泰勒有关城乡发展的模式,也类似于托达罗的模式,他们进一步提出城乡发展的中心应是农村发展,在政策上应该向农村倾斜,如给农村地区更大的自主权,修正价格体系使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重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

(二)从空间形态角度来划分

1.集中型城乡一体化

基本特征是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科技、信息、资金向城市聚集。在都市化最初时期,由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是一切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初级形式。

2.分散型城乡一体化

基本特征是人口从城市流向郊区,兴建卫星城镇,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都市高度发展时期,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超出合理范围,出现过度拥挤现象,引起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等社会经济“并发症”。一批高收入家庭开始向市郊农村或卫星城镇流动,出现市中心人口递减而郊区人口递增的“郊区化运动”。

3.混合型城乡一体化

基本特征是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不断聚集和扩散等。在都市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中心城区不断扩展。都市为充实、发展郊区,把郊区作为都市工业和人口扩散的基地。于是在城乡之间出现人口双向流动,即城市人口回流郊区、郊区人口流向城市。

(三)小结

由上而论,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城乡一体化区域,其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可做这样的描述,即农业与非农产业通过城乡相互作用的动态适应,使投资与劳动力主要在邻近大都市的农业地区内实行合理配置。动态考察其发育过程,初期阶段以单一的大城市向周围地区的扩张为主;然后出现大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扩张;最后是大都市区形成后的整体扩张。 4It8HNMJFLTfrmjoobjVcVEsI9lAd6yi1gXnC/YJVNkbVAfKYSfAvi/NbqzVq4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