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专精特新”激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22年是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22年以来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摆在中小企业和全社会面前。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前行的迫切程度、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

面对新冠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下充满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经济社会环境,一些制造业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订单外流、库存压力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增多,现金流吃紧;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市场不振,经营困难,生存压力巨大。应该看到,政府正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全力改善市场环境以帮助中小企业。与此同时,如果只是等待外界环境回到原先状态,仍然盘桓在原有路径,将有一批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如果正视遇到的突出困难,努力改革求变,顺应形势变化和市场要求,置身其中经受考验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浴火重生,找到新的蓝海。如何在变局中认清方向,在艰难中站稳脚跟,在搏击中抓住机遇,求得持续不断的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中小企业和企业家要认真思考与回答的重要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集中出台政策措施,以空前的力度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并做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工作部署。继2021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的要求之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布置了“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工作任务。显然,中央强调的“专精特新”发展是中小企业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的政策导向,必须认真把握的路径选择,必须身体力行的有力举措,有必要从新的维度深刻认识并付诸行动。

一、冷静面对,正视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挑战

2021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使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各类困难得到妥善应对,但经济的稳定恢复和持续发展仍有赖于外界环境的改善和各方共同努力。

面对2022年的宏观大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特别是近期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多发,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承受巨大阵痛,局部生产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广大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受到不确定性和压力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群体,由于体量小、运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数量众多,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困难。

两年多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当下坚决把疫情“防”住,正是为了经济更可持续的稳定。经济经历的短期“阵痛”和增速下行,不会也动摇不了中国经济的基本趋势。疾风知劲草,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是广大中小企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基本保证。对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总基调党中央已予明确,就是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里体现稳、突出稳、落实稳,首要就是帮助中小企业卸下包袱,加油打气,坚定信心,轻装上阵。

面对中小企业当前的困难处境,党中央、国务院精心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想方设法做好“六保”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大纾困解难力度,主动作为、应变克难,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相信只要保护好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增长的基础就不会动摇,发展的活力就不会减弱,我国经济就无惧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和“黑天鹅”“灰犀牛”冲击,能够重扬征帆,继续健康发展。

二、正视困难,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已经蔚然成风,这在当前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第一,迎击挑战,保稳促进。在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时候,有一类中小企业往往具有比其他中小企业更强的抗冲击的能力。尽管这些企业可能分属不同的行业和地域,但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共同特点——“专精特新”。数据显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分别达到了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实践证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育的地方,经济往往更具活力和韧性,具备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当前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保护市场主体,发展“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排头兵,由于长期以创新为导向,执着专一领域,根系扎得深、基础打得牢,从成长之初开始,就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面对较大困难乃至严峻挑战时,往往体现出更大的韧性,且恢复能力更强。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将会有力应对当前的各种市场风险与挑战,形成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最为有力的支撑。

第二,焕发活力,踔厉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现今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生存、制约发展的大问题。需要一大批企业以更大投入、更多力量投入创新活动,引领创新发展;而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牢牢把握创新灵魂,鼓励广大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心无旁骛、聚力发展,以专业化和精细化为抓手,以特色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一环。需要金融部门协力各方,下大力气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需要政府部门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共性技术供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培育企业创新潜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第三,补齐短板,延链固链。中国制造业面临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在经济结构、发展质量、核心技术等方面亟待延链固链,加快弥补短板,特别是解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大企业是构筑坚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力量,但仅仅据此还远远不够。实践表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天生具有创新基因,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常常率先实现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现在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第一线。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往往能够发挥贴近市场、敏捷决策的特点,主动对接创新资源,做强产业链细分领域关键环节或实现相关配套,起到夯实基础、培育优势的作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入骨干大企业为龙头、链长的产业链中,不仅能够提升上下游协作配套水平,而且使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效提高,最终提升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再造优势,振兴乡村。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规范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公共服务,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大力推动乡村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脱贫之后,支持引导乡村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经验证明,只有选择“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才能使农村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彰显优势的一席之地。

下一阶段扶持村级中小型企业,有必要聚焦“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抓住政策上倾斜扶持的机会,围绕当地资源禀赋,用好专业化的组织形式,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实现办好村级中小企业、形成制造业、服务业的“专精特新”品牌产品和项目,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第五,绿色低碳,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清楚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国家层面已经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了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企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力量,大企业义不容辞,中小企业也重任在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较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相比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群体在加速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创新著称,无疑也是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可以看到,国家在认定和发布支持措施中,都把绿色发展作为必要前提条件予以强调,列入其中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把绿色低碳、保护环境发展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近年来,一批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跃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等可持续发展活动中,用行动向全世界展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担当。“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中国中小企业群体向世界展示,在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和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一定奋力向前。

因此,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抗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我国产业竞争能力、锻造制造业韧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筑牢经济增长基础、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三、久久为功,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以“专精特新”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已经形成,从规模上看,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单项冠军企业848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已有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通过加紧研究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导引更多中小企业迈上“专精特新”的发展轨道,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范围,显著提升数量。2022年准备再培育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企业3000家以上,以此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力争到2025年,以体系化的方法形成“百十万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即:培育100万家的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体系化的建设要稳扎稳打,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久久为功。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前不久,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等一系列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培育目标和工作举措,形成了重视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良好氛围。2022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包括减税降费、稳岗扩岗、融资促进、畅通物流等各类支持中小企业政策17个,地方层面出台52个;全国累计19个省区市推出专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超40亿元。

当前尤其要健全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使政府支持工作进一步下沉,切实落到企业身上。在中央形成支持政策之后,地方出台“专精特新”配套政策极为重要。只有加快形成上下贯通的办实事措施,例如在财税、信贷、融资、用地、用能、引才、市场开拓、绩效评价等方面具体帮扶,才能激励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乘势成长。

一是加大重点产业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精心培育和呵护,对属于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的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二是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减税降费等一揽子财政政策安排,建立融资信息沟通平台,加强企业与资本的对接,对精选的优质企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定向培育,创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三是建设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加快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尽快将企业的创新产品带入产业化进程。四是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导入机制,引导高校、科研单位培育专项领域的实用型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向企业流动;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形成社会人才多种形式向企业流动的机制与氛围。五是构建一个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模式,放开赛道,揭榜挂帅,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有机会成为“小巨人”。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兴旺,中小企业群体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国经济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可以预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脱颖而出,成为各自产业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带领广大中小企业群体,不惧各种风险挑战,在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巨大力量。

(发表于《中国改革报》,2022年5月6日) aQSAdxy9Bb/hPZrh09iVfT8a55cXhUNOzFco/4sDIRfRrhUNy1vCg4uzW42/l4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