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幼在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太子年幼时候在我的面前,常常见到我听到进谏心情很愉悦的样子,因此也养成喜欢纳谏的习性,所以才会有今天的进谏。
唐太宗对待纳谏的坦诚态度,不仅表现于鼓励进谏、虚心听取谏言,还表现在把纳谏之风灌输给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能够秉承他虚心纳谏的风范,以此确保大唐天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虽然其中夹杂着浓厚的封建政权世代相袭的思想,但是,如果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无论从一个政治家对待继承人的政治能力培养,还是从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待儿子道德修养的垂范的角度来说,唐太宗如此做法显然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放眼当下,看看在社会上遭到广泛批评的“富二代”的种种恶劣表现,我们就应该惭愧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古代一国之君尚且能够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在经历了一千年历史文明洗涤之后的现代人,却远远不及古人?为什么富甲天下的皇帝可以如此放下架子,而我们那些不过很多“暴发户”级别的商人却显得如此肤浅无知?这或许值得我们今天所有功成名就的商人好好反思。
从为公的角度而言,“染以成性”可以塑造整个团队的精神风貌。领导层之间的勾心斗角、不思进取,会让所有员工如陷染缸,相反,团结进取的领导层可以促进整个团队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团队精神。
从私利的角度上说,优秀的领导对待员工批评意见可以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构建个人魅力,这对于商业贸易对手、管理层干部、手下员工都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增加领导的威信。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陛下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爱抚百姓,应当为百姓的担忧而担忧,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自古以来,有道的君主都是以百姓的心为己心。所以国君住在华丽的楼台馆阁,就要想到让百姓也有房屋可以安身;国君吃到好米鱼肉,就要想到让天下百姓也没有饥寒的忧虑;国君挑选妃嫔宫女,就要想到让老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据历史记载,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容貌出众,姿色绝妙。文德皇后请求唐太宗纳她为妃嫔。于是太宗便聘她为充华。诏书已经写好,册封的使者尚未出发。魏征听说这名女子已经许配给陆家,就赶忙进宫向太宗进谏说:郑氏的女儿已许配人家,陛下再聘娶她,如果传到社会上,国君就有违百姓父母之道。太宗听说后立即亲手写了一封诏书回答魏征,深深自责,并立即停派册封使,并下令将该女子送还给她原来的丈夫。
直至今天,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皇帝仍然是大众心中的难言的梦,这正如当年鲁迅在《阿Q正传》中借阿Q之口批评国民劣根性所说的“我喜欢谁就是谁”。但是,很少有人反省这种喜欢谁就是谁的做法,并非古代帝王普遍的做法,确切地说,这种肆无忌惮、纵欲骄奢的作风只能是那些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昏君所为,真正的有道之君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太多,但是,唐太宗以天下父母的道德规范克制自己欲望的做法,现在想来,真的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当然,唐太宗心系百姓有着维护自己政权稳定长久的因素,但是,在古代哪个帝王不知道天下乃自己“祖传之物”呢?但是,又有几个能够把天下治理好的?所以,当我们今天重读唐太宗在魏征的进谏下做到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还是应该特别值得钦佩的。
关心职工利益,为职工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是优秀领导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乐其所乐可能比忧其所忧更难做到,优秀的领导并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职工物质待遇,还要分享职工的快乐,真正融入到整个团队中间,打造团队整体和谐的精神。
臣窃闻之,天之将辅者仁,天之所助者信。今陛下初膺大宝,亿兆观德,始发大号,便有二言,生八表之疑心,失四时之大信。纵国家有倒悬之急,犹必不可,况以太山之安,而辄行此事!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臣私下听说这样的话,上天辅佐的是仁慈的人,百姓帮助的是守信义的人。现在陛下刚刚继承帝位,亿万百姓都在观望你的德行,才发出庄重的圣旨就改变圣旨,这会使得全国上下产生疑心,认为陛下像春夏秋冬失去秩序那样不守信义。纵使国家有亟须解决的问题,也一定不能这样做,何况凭着泰山一般安稳的局面而随便作出这样的事情!
贞观三年,唐太宗下发诏书:关中免除二年租税,关东免除一年赋税徭役。享受到福利的百姓都载歌载舞、相互庆祝。可是不久又有文书说:已经抽调服役的壮丁仍旧遣送服役,已经缴纳的租税,仍需要交纳完毕。百姓都感到很失望。于是魏征上书谏言,请求唐太宗不要频繁变动诏令,让百姓们认为国家追悔前言、反复无常。
管理者制定和执行决策,必须坚持善始善终的原则,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变更正式宣布的决策。古代君王说的话是不会随意改变的。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管理者是权威的象征,如果随意变更决策,必将丧失信用和权威性,很难对下属实施有效统御。第二,随意变更决策会给下属的执行工作带来非常多的困难,下属的工作必须围绕组织目标(决策)开展,行动一旦脱离目标,就不可能取得成果。如果目标随意变动,下属的工作就根本无法开展。
管理者制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邀请所有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争取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同。而决策一旦制定,就要贯彻到底,绝不轻易变动。
为陛下为此计者,于财利小益,于德义大损。臣诚智识浅短,窃为陛下异之。伏愿少览臣言,详择利益。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替陛下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在财利上有一些好处,在德义上却大大有损。我的确智慧浅薄、才识短缺,但私自为陛下惋惜。但愿陛下稍为浏览一下我的奏章,仔细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这段话也是魏征针对唐太宗改变诏令的谏言。魏征认为,改变诏令继续抽调壮丁、缴纳租税,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取财利,但从长远考虑,这种行为将带来很大的损失。魏征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管理者们思考的课题——组织价值观?现实社会中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唯利是图,做事以利益为导向,只要利益足够驱动他们,就可以不顾惜其它的一切,诸如名誉、道德、诚信、友谊等。主导人们行为的是个人价值观;主导组织行为的则是组织价值观。一个人在错误价值观引导下,极有可能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而一个组织在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做出错误的行为,其破坏性要比个人行为更大。想一想因为“毒奶粉”而灰飞烟灭的三鹿集团,它的消亡应当引起中国管理者的惊醒和反思!
错误的组织价值观绝不可能造就基业长青的企业。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评价松下幸之助说:“胡雪岩做到了红顶商人,买卖够大吧,但在他本人的一生中,就走完了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而松下幸之助去世了,松下公司照样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松下幸之助是以“基业长青”为他的经营理念,他认为,企业的终极目的是造福人类,而赢利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保证。这种观念演化成松下电器公司的价值观,成就了它的卓越和伟大。
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因为眼前的小利而损害德义。
臣闻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若次男已上尽点入军,租赋杂徭,将何取给?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我听说放干池塘的水捕鱼,并非抓不到鱼,而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整个树林来打猎,不是抓不到野兽,而是明年没有野兽了。如果次男以上的男子都被征召入伍参军,那么租赋杂役要靠什么人来供给承担呢?
“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本经训》中也记载:“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中国亚圣孟子更是鲜明地反对帝王官僚竭泽而渔的管理思想,由此对唐代帝王将相治理观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贞观三年,右仆射封德彝等人,把年满十八岁以上未成壮丁的中男征召入伍,遭到魏征强烈反对,太宗很生气,并下令:即使尚未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健壮的,也可征召。魏征坚决不在敕令上签字,并且对唐太宗讲述了上述一段不竭泽而渔的管理思想,终于打动了太宗,不仅撤销了政令,还赏赐了魏征大量财物。
魏征劝诫唐太宗的观点,放在今天来看,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要只图眼前一点利益,应该从长远角度着眼,多考虑以后子孙的生存问题。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西方著名的国王路易十五,其在位时候对国家贡献无几,但是,在声色犬马方面却堪称古代君王中的登峰造极者,据说其著名皆因为他情妇蓬巴杜夫人那句名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和中国唐太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培育市场,让市场保持一定的再生产财富的能力,这是优秀的领导者与一般人的重要区分。如果把市场最后的一滴油榨干,导致整个市场失去了再生产能力,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