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介之推不言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贤人(初阶)

故事篇

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这个问题应该很简单吧,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大诗人屈原设立的,那清明节又是如何来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清明节与另一个古老节日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后来因为它们日子接近,合并为清明节了。古时候,家里在寒食节这天不能烧火做饭,只吃冷菜冷饭,所以才叫寒食。现在江南一带在清明节吃青团,也是寒食节遗留下来的习俗。为什么寒食节不允许生火呢?传说,它的来历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位介之推大有关系。

介之推是春秋晋国人。晋国的公子重耳年轻的时候流亡在外,历经千辛万苦,十九年后终于回国即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介之推,就是跟随重耳十九年的功臣之一。我们选取的这篇文章出自《左传》,讲的是重耳刚刚即位,要分封功臣的时候,介之推躲在一边不争功、不求赏,而重耳居然也忘了他。介之推的母亲劝他,好歹也为自己争取一下。但是品行高尚的介之推认为重耳成功即位,并不是家臣的功劳,他不愿意与之为伍,于是便带着老母亲隐居深山,直到去世。

要知道,跟介之推一起追随重耳的功臣里,还有后来战国七雄赵国和魏国的祖先呢!难道介之推只是妒忌人家的功劳,才故作清高的吗?我们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介之推的大功

晋公子重耳因为晋国内乱,被迫流亡。弟弟晋惠公害怕重耳回来争夺君位,派遣刺客来杀重耳。为了活命,重耳带着十多位家臣连夜从藏身之地逃往东方的齐国。途经卫国的时候,重耳一行人已经吃光了随身的干粮,堂堂贵公子沦落到跟农夫讨饭吃的地步。可是,农夫却给了他土块,饥肠辘辘的重耳只好继续赶路。后来他们辗转来到了曹国。这时候,逃亡队伍里负责看管行李的里凫须,看情况不妙,觉得跟着重耳迟早要饿死,竟偷了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跑了。这一下,重耳真是陷入了绝境,他又气又饿,昏死了过去。

不知昏迷了多久,重耳在迷迷糊糊中闻到了一阵久违的肉味,便努力睁开眼,只见家臣介之推端着一碗肉汤献了上来。重耳饥饿难耐,也没有过问在荒郊野外肉是从哪里来的,把肉汤喝了个精光,这才养足了精神,一路支撑到了齐国。他没有想到,这碗救命的肉汤,竟然是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的!

介之推作为家臣,出谋划策的本领可能不如其他人,但他在危难之中不惜割肉救主,这种牺牲精神,是谁也比不了的。

荒唐的封赏

后来,重耳得到秦国的帮助,回国登上了晋国国君之位。大家在回国路上经过黄河渡口,过了河就是晋国了。有位家臣眼看十九年的流亡就要画上句号,转念一想,这十九年里自己可没少跟主公重耳拌嘴,万一重耳当上国君要翻老账,那自己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他便假装跟重耳告别,想借此试探一下重耳的态度。

重耳这时当然也得摆出宽容的高姿态,当场对着家臣立下誓言:“回国以后,不能同你共富贵的话,有黄河神明惩罚!”口说无凭,重耳往河里投下一块玉璧献给河神,当作凭证。

这一番表演让介之推看了很反感。他心想: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如今只剩下重耳一个人。重耳的弟弟晋惠公做了很多坏事,天怒人怨,死了以后连带他儿子都不受人待见。众望所归、能继承晋国国君之位的人,除了重耳还能有谁呢?重耳继位是自然而然的事,我的同僚们怎么能把这当成自己的功劳?这种以退为进来邀功的表演,简直跟盗窃一样,而重耳反而还要奖赏这种不义的行为!

介之推难以忍受这种假惺惺的做派,过了河就不辞而别。重耳一心只想着晋国的君位,大封功臣的时候完全忘记了介之推割大腿肉来救自己的事。

接下来重耳又做了一个更荒唐的封赏。他刚刚执掌晋国大权,原来留在晋国的旧贵族们都对这位流亡归来的国君缺乏信任感,不知道重耳会不会因为当年被迫流亡之事,而对他们心生芥蒂。国内政治形势不稳,让重耳很担心,这时候有一位不速之客求见,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重耳快要饿死的时候,偷了东西逃跑的里凫须。

里凫须难道不怕死吗?他是来主动投案自首的吗?他见了重耳便说:“人人都知晓我是您最恨的人,您恨不得杀我全家。要是您对我能不计前嫌,提拔我当身边亲信,那大臣贵族们就不会人人自危了。他们会想,连罪大恶极的里凫须您都宽恕了,他们的罪过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重耳是聪明人,罪臣里凫须又摇身一变成了座上宾。这与忠心耿耿却被重耳忘到九霄云外的介之推一比,是何等讽刺啊!

火烧绵山

重耳黑白颠倒的做法,让一些正直的晋国人难以袖手旁观。一天早上,重耳宫殿大门上写了一首打油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条龙想升天,五条蛇来帮忙;龙飞腾空入云,四蛇入室登堂;还剩一条蛇,不知沦落何方。”重耳出门看到后,脸上忽然觉得火辣辣的,他一看就明白,这一条沦落的蛇,就是救过自己一命的介之推啊。自己现在当上国君,就把救命恩人忘了个一干二净。大门口的这首打油诗,实在让重耳太难为情了。

重耳马上命人去找介之推,可介之推早就带着老母亲隐居山野,销声匿迹了。重耳内疚不已,听说介之推可能隐居在绵山,就把整片绵山连同周围的土地当成介之推的封地,然后通告国内:“这片封地是用来表彰善人的,也是用来铭记我的过错的。”

历史上关于介之推的故事原本到此就结束了,但是这似乎跟寒食节的风俗没有关系。别着急,故事还有后续。汉代的时候,寒食的风俗已经流行了,到了东汉中期,据说山西某些地区寒食节前后,整整一个月都不允许生火做饭,这都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这是如何联系上的呢?

原来,汉代有一个新的传说,晋文公重耳找不到介之推,心里连连后悔。有个人出了个馊主意,说介之推躲在山里不出来,只要在山上放一把火,介之推为了活命,就会立马下山。重耳马上派人去放火。大火把绵山烧成了一片焦土,也没见介之推与其母亲下山。重耳再派人去找,终于在一棵枯树下找到了紧紧抱着树干的两具焦尸。介之推母子死于非命,晋国的百姓都为介之推感到不值,晋文公为了平息民怨,承认错误,就宣布以后每到介之推被烧死这天,晋国一律不许生火。久而久之,就发展为了寒食节。

立德不朽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水,寒食节是纪念介之推被烧死,这一水一火,其实都是民间传说。端午和寒食的由来,从民俗上研究,来源很复杂,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清。之所以会有屈原、介之推的这些令人有些哀伤的传说故事,主要是寄托了百姓对这些人物美好品德的深深景仰。

介之推面对功名利禄,不为所动,为了自己清白的名节,毅然远离污浊的尘世。后来的中国历史中,还诞生过很多这样不贪慕名利的隐士,比如我们还会讲到的东晋的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也像介之推一样受人景仰。而寒食节的传说,更是让介之推的形象深入百姓的内心,每到清明节前后,人们还会讲起两千多年前介之推不言禄的故事,这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来到介子推隐居前的最后时刻,看看他的母亲是如何劝他,他又是如何说服母亲的。

详解篇

这一讲,我来细说一下《介之推不言禄》这篇文章。你可以对照我的讲解看原文。

介之推不言禄

先秦·左丘明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先看第一段: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晋文公要封赏追随他流亡的功臣,介之推没有主动要求功名利禄,晋文公也就没有封赏他。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关于介之推的故事和传说很多,我们选择的这篇文章出自《左传》,它包含了上一讲所讲述的大多数故事。重耳流亡了十九年之后,此时终于登上了国君之位,而忠心耿耿辅佐他,甚至割下大腿肉给他吃的介之推却悄悄地走了。重耳把全部心思放在了稳固权力上,彻底忘了介之推的功劳。

晋侯赏从亡者,这里的“亡”不是“死亡”的意思。“亡”的本义是“流亡、逃跑”。人们后来给它加上了“死亡”的意思,也和其本义有关。我们今天经常为了不犯忌讳,不会直接说某个人死了,而是委婉地表达为他“走了”,用的正是亡的本义。

其实,这篇文章本来没有标题,人们从文中选了“介之推不言禄”作为标题,是因为它反映了文章的主旨:介之推这个人品行高尚,有功劳他也不说,不求功名利禄。

结果,晋文公的做法是,你不要我也不强求,所以“禄亦弗及”。“弗”在古汉语里就是“不”,而“及”更有趣了。“及”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有一只手,从他的背后抓他。从后边追赶一个人,抓住他,这个动作在古代就叫及。“及”在这个意思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达到”的意思,“考试及格”的“及”,就是“达到”之意。

“及”字

晋文公没有赏赐介之推,那介之推怎么想呢?如果是我,可能会生闷气:我把大腿肉都割下来给你吃,现在你转身便忘记了我,这公平吗?

可是,介之推并不这么想。在第二段的开头,介之推便说了一大段话来表明自己的立场:“重耳登上国君之位,那是他自己的功劳,我没有贡献什么力量,我当然不会向他讨要功名利禄。”

为什么是重耳自己的功劳呢?听介之推娓娓道来: 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重耳的父亲,也就是上上上任国君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重耳活着。上上任国君晋惠公、上任国君晋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国外都抛弃了他们。上天不让晋国断后,那一定会有一位新的国君。这个国君会是谁呢?除了重耳也没别的人选了。

这里一下出现了四个人,人际关系有点复杂。重耳的父亲晋献公生了九个儿子,其中重耳的弟弟继承了君位,他就是晋惠公。晋惠公生怕重耳跟他争夺君位,派遣刺客前来杀重耳,重耳这才逃到外国。

晋惠公之所以能得到君位,是受了秦国的帮助。但后来他跟秦国的关系紧张,反目成仇打起了仗。晋惠公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继承了君位,也就是晋怀公。晋怀公一开始娶了秦国国君的女儿为妻,结果他后来为了回国,抛弃妻儿,不告而别,由此跟秦国的关系闹得很僵。

所以介之推就说“惠、怀无亲,外内弃之”。惠公、怀公两代君主做了很多坏事,没人亲近他们。在国外,惠公、怀公跟秦国关系破裂,人家给你提供帮助,你反而恩将仇报;在国内,很多贵族也对怀公不满,想把重耳接回来,让他继承君位。

在原文里,间接地用“主晋祀者”来表示“继承君位”。表面上是说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但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只有两件:一件是祀,也就是祭祀祖先;另一件是戎,也就是带兵打仗。前文提过,祖先崇拜是古代最重要的事之一,能够代表晋国祭祀列祖列宗的人,只能是现任国君。

到这里,介之推已经表明,重耳继承君位靠的是弟弟和侄子不争气,与别人无关。接下来,介之推要继续抨击批评那些争名夺利的大臣。

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意思是:“重耳能得到君位,那是上天的安排,现在有一些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欺骗吗?偷别人的钱财,尚且称之为盗,何况这些人是偷窃上天的功劳当成自己的呢!”

“天实置之”按照现代汉语的顺序是“实天置之”:事实上是上天把重耳安置在国君的位子上。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中的“二三子”,可不是说只有两三个人。“二三子”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说法,是好几个人的意思。其实,介之推说的就是其他那些追随重耳流亡的大臣,这些人中出名的就有五个,其中包括后来赵国、魏国的祖先。

介之推认为,他们这几个人把上天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了。我们现在会在“诬告”这个词里见到“诬”字,“诬”的意思是“无中生有,说的都是不老实的话”。所以“不亦诬乎”就是说这些人不老实,欺骗了上天。这种罪过可比小偷小摸大多了,那是“贪天之功”啊!“贪天之功”这个成语就来自此处,在这里的本义是窃取上天的功绩,现指把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归于自己。

在这段话中,还有一处需要注意:在古代盗和贼是不一样的,“窃人之财,犹谓之盗”,那时候小偷小摸是盗,杀人越货是贼,贼比盗犯的罪过更大;但在今天好像反了过来,说起贼感觉贼眉鼠眼的,说起盗反而有江洋大盗的感觉。这就是汉字的意思在历史中发生了流变。

介之推给“二三子”定性为“盗”之后,继续说: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下”指的就是“二三子”,他们是臣,晋文公是君;君在上,臣在下。下面的臣把自己的罪过当作正当的行为,而上面的君居然还奖赏他们。君臣之间互相欺骗,介之推跟他们无法相处。

“下义其罪”的“义”字本身是个形容词,但在这里变成了动词,意思是“把什么当成义的”。那“义”究竟是什么呢?可以参照“见义勇为”这个词,它说的是看到正当的事就去做,而“义”的本义就是正义的、正当的。

到这儿为止,介之推的话说完了。他认为这些君臣都不是什么好人,不想跟他们同流合污。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介之推过于清高了,果然,介之推的母亲也劝说他。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duì)?”

“盍亦求之”的“盍”是一个否定词,相当于“何不”两个字。“以死”的“以”字是“因此”的意思,“谁怼”的“怼”字意为“怨恨”。连起来就是说:“你何不也去求取赏赐呢?因为你不去求,最后死了也没人理,那你能怨得了谁呢?”

介之推回应母亲: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这个“尤”字,一般是“尤其、格外”的意思,但在这里却是“批评”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介之推批评了他们,却又去效仿他们,那罪过就更大了!而且我已经口出怨言,不能再去拿晋文公的俸禄了。”不食其食:这口饭不能再吃了。

母亲又劝他: 亦使知之,若何?

他的母亲又追问:“你就算让晋文公知道这件事,又能怎么样呢?”“亦使知之”,使谁知之呢?当然是使晋文公知之了。

那又会怎么样呢?介之推第二次回应母亲: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文”字。“文”现在一般指文学、文章,但最初的意思是“花纹”。老虎身上有花纹,斑马身上有花纹,蝴蝶也有花纹,各种动物生来就有自己的纹路。但人类不一样,身上光秃秃的,只看外表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好在我们会说话,从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我们便能了解他的性格和思想。所以介之推说:“言,身之文也。”语言,就是用来识别一个人的“花纹”。

“身将隐,焉用文之?”意思是:“我的身体都要去隐居了,还要语言往身上增添花纹干什么?”这明摆着是显摆自己,求得别人的关注。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他的母亲终于被说服了,说:“你能做到这种程度吗?那我就跟你一起去隐居吧。”于是,母子二人就一起隐居去了。

介之推母子二人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他们没有像传言所说的那样被烧死,只是在平静的隐居生活中过完了一生。

最后,第三段交代了晋文公与介之推故事的结局。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晋文公后来醒过神来,派人寻找介之推,但没有找着,于是把绵上这块土地分封给了他。虽然介之推不在了,但这块地也是介之推的,别人不能占。这么做的目的是,“记录我的过失,并且表彰你这个善人的高尚品格”。

“志”是“标志、标记”的意思。“旌”是旗子,后来,“旌”有了“表彰”的意思。

通篇来看,它并不以文采取胜,但把道理讲得很明白。千年之后,韩愈等人大力推崇这种风格,并掀起了古文运动,使其重新在世上流行起来。韩愈等人的主要观点是文以载道。写文章不是为了展示文采,而是为了说清楚道理。《介之推不言禄》选自《左传》,《左传》算是提倡文以载道的古文家学习的范本之一了。我们读这种文章,或许没有获得太多美的享受,但精神上受到了洗礼,能为介之推不求功名利禄,也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所感动,这就足够了。 ms9VkEFfXHKTylYYsV4FSzJMSYDXCwYLepltzZo+ORpLgr7WK03S9Nr/pfC7Xl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