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曾子易箦: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初阶)

故事篇

本书的开篇我们先讲一篇简单的小文章:《曾子易箦( )》。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临终前的一段小故事。曾参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他的学生和两个儿子在一旁服侍,手执灯烛的小仆人突然发现,垫在曾参身下的席子色泽光亮、图案精美,根据春秋时期的礼制,这不是曾参这样身份的人能够使用的。曾参听到,硬撑着病体,让儿子把这张席子换掉。儿子们顾及父亲病体没有同意,曾参批评道:“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意思是:“你们对我的爱不是君子的爱,是小人姑息放纵的爱呀。”儿子们只好搬动曾参的身体,为他更换了席子。曾参还没有在换好的席子上躺安稳,就去世了。

这个小故事出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古人写这个故事的原意是强调要知礼守礼。古人的“礼”跟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曾子易箦”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这一讲就来仔细分析这篇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什么是礼?

首先讲讲什么是“礼”。

“礼”这个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现在生活中与“礼”字关系最密切的大概有两样,一样是文明礼貌,另一样是礼物。这两样人人都喜欢,但是在曾参和他老师孔子的年代,却是“礼崩乐坏”。什么意思?难道那时的人都不讲礼貌,不送礼物吗?

当然不是。孔子、曾子心心念念的“礼”,包括的东西可比礼貌、礼物要多多了。孔子一心要恢复理想中的“周礼”,这个“周礼”是鲁国的先祖周公为西周制定的一套制度,它包括国家政治、宗教祭礼、家庭伦理、节日娱乐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一个贵族士人从一生下来,就被包围在一张叫作礼的大网当中。我认为,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礼”就是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这种身份等级的差异,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只要大家都严格遵守本分,克制欲望,不要有非分之想,就能实现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

这套礼制对贵族有很强的约束力,竟然曾有人为了守礼被活活烧死!这是春秋时代的真实故事。鲁国有一位叫作伯姬的公主,她从鲁国嫁到宋国,在结婚当天就因为礼制跟新郎宋共公闹起了别扭。起因是宋共公没有亲自去鲁国迎亲,而是派了大臣当使者。按照周礼,结婚时,只有周天子才不用亲自迎亲,除此以外,诸侯大夫都得亲自去。可是宋共公大意了,没有亲自迎亲。伯姬嫁入宋国以后,坚决不肯跟宋共公住在一起。宋共公眼看事情闹大,连忙向伯姬的娘家——鲁国求援,鲁国国君只好派出使者来说和,这才平息了伯姬的怒火。

如果说这场婚姻风波里还带着一点儿年轻人使小性子的成分,那么晚年的伯姬,就是死也不肯打破规矩了。四十年后,宋国国都突然发生火灾,大火一直蔓延到伯姬住的宫殿。侍女们劝伯姬先逃命,可是伯姬却说:“大晚上的,身边没有保傅,女子不能轻易外出。”保和傅就是贵族女子身边的专职女官,保照顾日常生活,傅教导言行道德。可大半夜的,保、傅都不在身边。宫女赶紧去找,总算是把保给找到了,可怎么也寻不着傅。火越烧越大,伯姬却依然坚持说:“保傅没有全部在场,我不能在夜里离开自己的房间。”她最终葬身火海。

像伯姬这么严守礼制不惜生命的贵族,那时已经不多了,诸侯大夫之间做的多是以下克上、争权夺利的事,世上一片混乱。在这个乱世中,孔子却举起了“克己复礼”的大旗,今天这篇《曾子易箦》的主角曾参是他的弟子当中一个很特殊的人。

曾子其人

曾参易箦的举动,跟伯姬实在有一比。可曾参出身平民,又不是贵族,为什么那么轴呢?这得从曾参的性格谈起。孔子对曾参这个学生有这样的评价:“参也鲁。”就是说,曾参这个人有点儿迟钝。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曾经为一件事专门批评了曾参一顿。

有一次,曾参帮着家里去田里锄草,不小心把田里种的瓜秧锄断了。曾参父亲的脾气有点儿急,看着儿子干农活笨手笨脚,气不打一处来,就抄起一根大棍子,劈头盖脸地打曾参。父亲下手有点儿狠,曾参竟然被打晕,倒在田地里。等到他醒过来,第一件事不是看脑袋有没有被打出血,而是赶紧去给父亲请安:“父亲大人刚才没有气坏身子吧?”别人都觉得曾参真是大孝子,可老师孔子却将他叫过来批评了一顿:“你怎么不明白小棍承受、大棍逃跑的道理呢?父亲用小棍打你,你受着没关系,可是用大棍打你,万一出了人命,你父亲也要吃官司的!”

从这件小事就知道,孔子评价曾参“迟钝”是一点儿没说错。但是迟钝并不就是笨,迟钝的人实在,没有花花肠子。曾参虽然做儿子有点迟钝,做父亲却是一个好榜样。

有一回,曾参的妻子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她只好随口说:“乖,你先在家里待着,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那时候,平民百姓只有祭祀日等重要的节日才有肉吃,孩子一听有肉吃,马上停止了哭闹。回家以后,妻子把哄小孩的话跟曾参一说,实诚的曾参立马磨刀准备去杀猪。妻子拦着说:“我那是哄小孩子呢。”曾参却说:“小孩可不能随便哄骗。小孩不懂事,都是学习父母的言行。父母随便哄他,就是在教他骗人。当他知道父母是在骗他,以后他就再也不会信任父母了。”虽然家里穷,但曾参为了兑现承诺、以身作则,还是把家里的猪给杀了。

这些关于曾参的故事,分别来自不同的古书,但是从中都看得出来,曾参始终是一个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曾参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修身

现在既知道了古代贵族的“礼”,也知晓了曾参的为人,那这些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哪些意义呢?我们现在可不能学伯姬情愿活活被烧死也不逃命啊!时代在变化,文章给我们的启示也在与时俱进。

传说儒家“四书”中的《大学》,也是曾参所写。《大学》意为“伟大的学问”,一个普通人怎么才能一步步走向学问的最高境界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坚持到底,凡人也有成为圣人的机会。这听起来就很像是曾参这样认真的人的做事风格。

当然,现在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圣人。《曾子易箦》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学习的是曾子追求人生价值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果你能够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就像曾子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依然不姑息苟且,你的人生或许就会升华。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说过相似的话:“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因为它们会成为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成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成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为它们会成为命运。”从每一件小事开始,一丝不苟地贯彻下去,你未来的命运就会因此发生改变。

一些古人之所以能成为榜样,是因为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事迹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励我们。克己复礼的时代过去了,但曾参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依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曾子易箦》背后的小故事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走进这篇小古文,去感受曾参坚持换席子的场景。为什么家里的小仆人能看出曾子躺的席子不符合礼制?病重的曾参坚持要求换席子,他的儿子们都有哪些反应呢?我下一讲细细地讲。

详解篇

上一讲,我已经介绍了曾子要坚守的“礼”究竟是什么,这一讲,我们来看,曾子临死前到底是如何守礼易席的。你可以对照我的讲解看原文。

曾子易箦

先秦·佚名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易箦》这篇文章虽然是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但它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恰恰相反,《曾子易箦》用短短的两段话,像写小说一样把故事讲得格外精彩。

先看第一段: 曾子寝疾,病。乐(yuè)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这一段开门见山,阐明曾子身患重病,卧病在床。他的弟子乐正子春端坐在床下,两个儿子曾元、曾申坐在他脚边,墙角还坐着一位童子,手里拿着灯烛。

两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都讲清楚了,还烘托出了气氛:时间是曾子临终之前;人物除曾子外,还有一个弟子、两个儿子、一个童子,共五个人;还把每个人的位置都说得十分清楚;还有气氛,童子手里拿着灯烛,这说明屋里很暗,气氛有点儿沉重。

这段话看上去,好像很容易看懂,很容易用现代汉语说出来,但是这里有一个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曾子寝疾,病。”我们现在都是“疾病”二字一起说,怎么这里把“疾”和“病”断开了?

其实在古代,“疾”和“病”是不同的。古代的“疾”是今天的疾病的意思,比如我得了病,我能自己去医院看病,那这个病在古代就叫作疾。但如果说病得很重,快死了,那在古代才叫作病。

所以,“曾子寝疾,病”是说曾子得了病,而且很重,只能躺在床上。“寝”是横卧着,“寝疾”就是病得躺下了。

另外,古汉语里的“床”字也要注意,现在我们说的床,就是睡觉用的家具。但在古代,床不仅可以用来躺,还可以用来坐。像现在的小马扎,就形似古时候的胡床。

古时候,一般人家都席地而卧,而此时曾子病得快死了,大家很照顾他,所以让他躺在床上。在曾子的临终时刻,他的弟子乐正子春来了,坐在床下;两个儿子坐在脚边;童子地位最低,离得比较远,坐在墙角。

可是,问题偏偏就出在童子身上。

童子曰:“华而睆(huàn),大夫之箦与?”

在烛光的照耀下,童子问了一句话:“您身下的席子华丽又有光泽,这是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吧?”“华”就是我们说的华丽,“睆”是有光泽的意思,“箦”就是席子。

这里要解释一下“华”字。“华”不是指席子奢华、贵重,而是指席子有花纹,因为“华”在最初是“花朵”的意思。现在说的华山,在古代也叫花山,因为据说它有五座像花瓣的山峰,长得像花,所以叫花山。

古代没有电灯,仅靠童子手里的烛火,就能照得席子上的花纹闪闪发光,说明这是很高级的席子,一般人家不配使用,恐怕是大夫(古代官名)才可以用。在古代,儒家特别讲究礼,而曾子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弟子,他对于礼格外讲究。礼是一个等级制度,什么阶层的人该穿什么、用什么,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曾子虽然是孔子的弟子,但他只是一介平民,不是什么大官,也没有做过大夫,所以根据他的身份,他是不能用这么好的席子的。童子虽然年纪还小,但在曾子家里耳濡目染,也看出来不妥之处了,于是他问了一个问题:“这是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吧?”

那么,童子提出疑问后,大家都是什么反应呢?

我们现在肯定认为,人都快死了,还顾及什么礼不礼的,也太迂腐了吧。果然,乐正子春连忙说:“别说了!” (子春曰:“止!”)

子春是曾子的弟子,他能看不出来席子不对吗?但他不说,也不让童子说,因为他太顾惜自己的老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再来看曾子有什么举动。

曾子闻之,瞿(jù)然曰:“呼!”

曾子听到了童子的疑问,明明已经极度虚弱,还突然睁大双眼,大呼了一口气。这里的“闻”,不是“用鼻子闻”的意思,而是指用耳朵听。再看“瞿然”的“瞿”字,它上边有两个“目”,两个目不就是眼睛吗?

这里的描写特别生动,人快去世时大多气若游丝,连眨眼睛都没力气,而曾子却努力挣扎,睁大双眼,大呼了一口气。可见童子的问题对他的刺激很大。他是一个恪守周礼的人,临终之际却发现自己违背了礼,这真是太可怕了!

我们再来看童子,他简直跟《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一样诚实,但在这里又因为诚实而显得残忍。童子把自己的问题一字不差地又说了一遍: “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子春已经制止了他,但他仍然坚持说出,这次曾子听得真切,我们看曾子作何反应。

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子刚才缓了一口气,现在终于有力气说:“是的。这是季孙赐给我的,我还没能把它换下来。曾元啊,你起来把它换掉。”

然,在古代表示肯定。季孙是鲁国的大夫,是掌握了鲁国国政的大贵族,华而睆的席子是从季孙家来的。

“我未之能易也”,是一个倒装句,按照正常的语序来说应该是“我未能易之也”,意为“我还没能把席子换下来”,“易”是“更换”的意思,“之”代表席子。倒装句在古书中经常出现,这类句子会把想要重点强调的词挪到前边说,这里就把席子放在了前面。它也是一个否定句,古汉语的否定句里经常会出现类似的倒装。

听到父亲要他换席子的指令,儿子曾元什么反应?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jí)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元说:“您的病很重,不要随意挪动。希望可以等到天明,那时候再敬请您起来换席。”

这句话说明了当时的时间是黎明前的黑夜,曾元不想让父亲再受挪席之苦,所以劝说他先作罢,等到天明再说。这里的“革”字看着是“革命”的“革”,但不读 ,它在古代还有个读音是 ,意思是“危急、重”,“病革”就是病重了。“革”并不是多音字,之所以会读成 ,是因为它是个通假字,同“亟”。这是通假现象,也就是说它在这里代表的是别的字。通假现象,我们以后再细说。

作为儿子,曾元的语气是非常恭敬的。从称呼上看,他叫父亲“夫子”,又说“请敬易之”,“请、敬”两个字都没有实际含义,都是表示谦敬语气的副词。曾元非常谨慎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跟弟子子春一样,都很心疼曾子,不想让他换席子。

那么曾子又是什么反应呢?

曾子说了四句话,第一句: 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意思是:“你在爱我这件事上做得还不如他!”这里的“他”当然就是童子。曾子说话毫不客气,“尔”是“你”的意思,这里曾子已经用上了父亲的权威了,有点儿命令的感觉。

然后,曾子说了第二句话: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意思是:“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放纵来爱人。”这句话仍然是倒装句,正确的顺序是:“君子以德爱人,小人以姑息爱人。”

什么是德呢?道德规范是德,曾子要遵守的礼也是德。一位真正的君子,爱别人就要成全别人的德行,不能损害别人的道德破坏别人的规矩。

后一句中,“细人”是“小人”的意思。在今天,广东方言中“细佬”指小孩,“细佬”的“细”也是“小”的意思。不过,曾子说的小人不是小孩,而是偏向于指道德上的小人。

在我国,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概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德行是很高的,而小人德行很低。在今天,我们常用“小人”来骂人,比如:“你这个无耻小人!”

那小人德行到底哪里低了呢?小人爱一个人,就姑息放纵他,任由他胡闹,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溺爱。如果家长太过溺爱孩子,不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就会害了孩子,这样的家长不就犯了小人的错误吗?

说完这句大道理,曾子讲了最后的两句话: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意思是:“我还能要求什么呢?我只要能得到正道,就死而无憾了。”这里的“正”是“正道”的意思,曾子的正道就是守礼。

听完曾子如此决绝的话,旁边的几个人也没有办法,只好给曾子更换席子,而曾子在换好的席子上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这就是文章的结尾: 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mò)。

这两个分句都省略了主语。究竟是谁换了席子?又是谁死了?文章里都省去不写,但我们也猜得出来。

解说完了整篇文章,我们最后总结一下它的特点:文章虽短,但写得很生动。为什么呢?因为它抓住了一些非常生动的细节。

童子同样一句话说了两遍,这就是一个细节。童子遭到乐正子春的打断,却仍然说下去,从这个重复的细节就能看出童子天真而不通世故的性格。我们从曾子后来的言行也能看出,可能是四人之中读书最少的童子才最能体会曾子的心,他希望曾子能恪守礼制,死得其所。

曾子突然睁大双眼,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曾子人生最后一丝闪耀夺目的光芒,就是从这双突然睁大的眼睛射出的,一直照耀千古。

细节描写不用太多,三两字足矣,也不用像西方人一样使用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关键之处在于,找到那个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再把它写出来。写记叙文的时候,可以试一试。 MvzsVGDiGbGGTTvqydLcZmt8QiMW1v5Jaz+Q0iuHMQ9MrYC5pJUa4TP/59oxFA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