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高阶)

故事篇

在你看来,诸葛亮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大多数人肯定会说,诸葛亮在历史和传说中的形象,除了聪明,就是忠诚。他帮助刘备打下了蜀汉的江山,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 shàn )。为了恢复汉室、一统天下,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最后积劳成疾,五十四岁便去世了。他的一生,就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最好的诠释。

可是,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诸葛亮不是个忠臣,而是个奸臣!他们说,最直接的证据就在我们接下来要学的这篇《前出师表》里。《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决定第一次北伐曹魏之前,写给刘禅的一道奏章。按照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道奏章表现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读之令人潸然泪下。但反对者认为里面全都是不好的东西。

一般,大臣给皇帝上奏章,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但诸葛亮在奏章里对刘禅管头管脚,连皇宫里的事都要插手,非要让皇帝刘禅听自己的话。而且,蜀汉朝廷里管事的人,也都是诸葛亮丞相府里的亲信。这种做派,简直是把皇帝当儿子来管,把国家当自己家来管,这跟一心想要夺取东汉江山的曹操有什么区别?另外,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但他五次北伐全都失败,白白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说,也给百姓增加了很多负担。这不正是奸臣所为吗?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我们还是认真读一读《前出师表》,用证据来说话。

危急存亡之秋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开门见山地提出:如今天下三分,蜀汉国力最弱,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句话说明了整篇文章的大时代背景,必须从这里入手,来了解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

到214年,刘备已占领了荆州、益州,也就是中国西南方的一大块土地,自封为王。这就基本实现了诸葛亮初出茅庐时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蜀汉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不过几年时间,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又被陆逊火烧连营。接连经历这两大战略失败,蜀汉丧失了所有精锐部队,地盘也减少了将近一半。刘备一气病死在白帝城,临终托孤,将十七岁的儿子刘禅和益州这个烂摊子,都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上。

丞相诸葛亮当家,开局就是一把内忧外患的烂牌。内忧上,丢了荆州以后,蜀汉的地盘和人口是三国里最少的,蜀汉军队七拼八凑,才够十万人,再也经不起大败了。这时,南中地区的许多地方联合发动叛乱,到处都是起义造反的烽火。

外患就更不用说了,赤壁大战以来的孙刘联盟彻底破裂,曹魏又在北方虎视眈眈,蜀汉根本就没有双线作战的实力。而东吴孙权又卑躬屈膝,向篡汉登基的曹丕称臣,如果敌人联合起来,那就更糟糕了。这种形势还不够危急吗?生死存亡之时,究竟要怎么破局呢?诸葛亮想要为蜀汉扭转乾坤,内政、外交和军事上都得有奇招。

内政上,《前出师表》里讲到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是去平定南中地区的反抗,《三国演义》里著名的“七擒七纵孟获”,就是发生在这一次行动中。平定了南中地区,从四川南部到云贵一带的这一片广大土地,就可以成为蜀汉的大后方,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前线作战需要的各种物资。

外交上,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就开始寻找跟孙吴恢复友好关系的机会。孙权是一心想当皇帝的野心家,向曹魏称臣完全是权宜之计,只要诸葛亮不像刘备一样,一心要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孙权这根墙头草立马就转向了。诸葛亮的胸襟和眼界真不一般,虽然蜀汉吃了孙权的大亏,但诸葛亮权衡利弊,能放下恩怨,跟孙吴重修旧好,甚至还和其约定,两家灭了曹魏以后平分天下,这就能让蜀汉腾出手来专心北伐了。

内政外交都办妥了,北伐就是箭在弦上的事了。但诸葛亮明知蜀汉军事、国力远远比不上曹魏,还要主动北伐去打人家,这不是以卵击石吗?诸葛亮举了汉高祖刘邦的例子:当初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天下谁敢不服?但刘邦凭着几万人马,从汉中北伐,取得关中,奠定了跟项羽争夺天下的基础,开创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诸葛亮深知坐以待毙的道理,他是在跟时间赛跑,要在自己的生命像蜡烛一样燃尽以前,尽可能为蜀汉打出一片未来。

讲到这儿,我们知道了,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故意劳民伤财,用北伐来攻击诸葛亮是奸臣,完全说不过去。

亲贤臣,远小人

接下来,分析那些人说诸葛亮是奸臣的第二点——诸葛亮对刘禅约束过多。反对者认为,刘禅当时都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诸葛亮还在《前出师表》里让他事无大小都要跟朝廷里自己委任的几位官员商量后做决定。这明摆着是不想把国家大权让给刘禅啊!

这话说得可不在理。要明白诸葛亮的一片苦心,我们得抓住《前出师表》里最关键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

中国人对刘禅有个刻板印象: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刘禅的小名。扶不起的阿斗,是说刘禅懦弱无能,就算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佐也不成器。蜀汉亡了以后,刘禅做了俘虏,但他毫无悲伤之情,还留下了“乐不思蜀”这么一个丢人现眼的成语,算得上历史上出名的昏君了。

那么,刘禅真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吗?《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有不同的看法,李密曾经认为后主刘禅可以跟春秋的齐桓公一比。齐桓公是当时诸侯的霸主,南征北讨,建功立业,乍一看刘禅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李密的意思是:齐桓公的前半生任用贤臣管仲,建立霸业;但管仲死后,齐桓公信任一批无耻小人,最后落了个死后无人收尸的下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主刘禅在被诸葛亮辅佐的时候,做事中规中矩,但是在诸葛亮为刘禅安排的一批忠臣全都去世以后,刘禅就开始信任提拔奸臣宦官,让蜀汉开始大滑坡。诸葛亮就是刘禅的管仲,他在《前出师表》里提出的“亲贤臣,远小人”,真是一语就道破了后主刘禅身上最大的弱点。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诸葛亮对刘禅严加管教,处处都是为了刘禅好。难道说,对刘禅不闻不问,任由小皇帝肆意妄为,这样的诸葛亮才称得上忠臣吗?

深追先帝遗诏

《前出师表》里多次提到先帝刘备,因此还有人吹毛求疵地说,诸葛亮抬出刘备,这是仗着资格老,没把后主刘禅放在眼里。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了解诸葛亮跟刘禅之间的特殊关系。

220年,刘备接到曹丕当了皇帝的消息,就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将来必定能安定天下。如果将来我家小子还值得辅佐,拜托你尽心竭力;要是不值得辅佐,你就取而代之。”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给刘禅下了遗诏,命令他今后见到丞相,要像见到父亲一样,并且朝廷大事都要跟丞相一同处理。

刘备这句“取而代之”,有人说这是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还有人说,《前出师表》里说“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就是在拿这道遗诏来恐吓刘禅:你要是不好好当皇帝,我可就执行遗诏,取而代之了。

这是无稽之谈。因为诸葛亮提到的“先帝遗诏”,是刘备写给刘禅的另一封信。

刘备在这封信里对刘禅说:“我年过六十,死而无憾,只是心里还放不下你们兄弟几个。听射援说,丞相夸你的智慧和度量都大有长进,超过了他对你的期望。如果真是如此,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努力啊,努力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靠贤能和道德,才能使大家顺服啊!”

刘备临终前的舐犊情深,溢于言表,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成为千古警句。诸葛亮用刘备这句话来提醒刘禅,难道不算恰如其分吗?如果刘禅能牢牢记住父亲的遗训,即便自己资质一般,只要认真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坚持不懈,也能干成大事。

我们把刘备的这份遗诏跟《前出师表》对照着读,一个是亲生父亲,一个是相父,两篇文章里都是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诸葛亮不仅忠于刘禅,对其更抱有一种父辈对子辈的爱,这才是《前出师表》感人至深、名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关于《前出师表》引发的争议,我就讲到这里,借着澄清别人的看法,我们也从三个方面加深了对文章的认识:一是蜀汉面临的时代大环境,二是诸葛亮对刘禅性格的把握,三是诸葛亮和刘禅如同父子一般的关系和感情。听完这一讲,你对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有没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详解篇 上

《前出师表》这篇文章有些长,我分成两讲详细说明。我把《前出师表》分成了三大部分,这一讲先说前两部分,下一讲再说第三部分。你可以对照我的讲解看原文。

前出师表

三国·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第一部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第二部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第三部分)

文章开头,诸葛亮开门见山,写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指的是刘备。“崩”和“殂”都是古代表示死亡的委婉说法。古代不同地位的人死了,会用不同的词来形容。最常见的是“卒”,诸侯级别的会用“薨”,皇帝才能用“崩”。

上一讲我们说过,刘备的蜀汉本来拥有荆州、益州两块土地。荆州大致在湖北、湖南一带,益州主要在今天的四川一带。关羽丢了荆州,现在蜀汉只剩益州一块土地了,益州便成了蜀汉的代称。但是仅凭益州来对抗曹魏是非常吃力的,所以说“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一统天下、恢复汉室的大业尚未完成,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三分,而蜀汉国力衰微、民生凋敝,的确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大背景,诸葛亮就是要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扭转乾坤,北伐曹魏,为蜀汉打出一片未来。

再看这一句: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侍卫之臣”说的并不是皇宫里的带刀侍卫,而是指朝廷里的文官,后文中诸葛亮会提到一些大臣的名字,他们就是“侍卫之臣”。而“忘身于外”的“忠志之士”是指带兵打仗的武将,诸葛亮想要自己率军北伐,他此刻就属于“忠志之士”。

“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他们一群在内不懈奋斗,一群在外舍生忘死,都是追念先帝给他们的特殊礼遇,想要报答刘备。

“盖追先帝之殊遇”的“盖”字,是一个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殊遇,意思是特殊的礼遇,而先帝刘备给诸葛亮的殊遇,大概就是三顾茅庐这件事。

从整句话能看出,蜀汉虽然危机重重,但好在拥有“人和”之利,大臣们无不感恩刘备、尽心竭力,所以危机仍然有化解的可能。

可是,在这些大臣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刘禅听信反战派的谗言,便写了下一句来预先告诫一番。

这一句写得非常委婉,毕竟诸葛亮只是个臣子,语气不能太冒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fěi)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意思是:“陛下您实在应该广开言路,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士气,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来,堵塞住忠臣进谏的道路。”

“开张圣听”这四个字最难理解。“开张”在今天的意思是“开业”,但在这里,“开”和“张”都有“打开”的意思。而“圣听”从表面理解,是说圣上的听闻,“圣”是圣上。但实际上,“圣”字的本义是善听又会说,通达事理。“开张圣听”就是广开言路,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后面诸葛亮又让刘禅不要“妄自菲薄”,“菲”有“微薄”的意思,“妄自菲薄”就是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力量很薄弱。为什么说不要妄自菲薄呢?因为蜀汉想要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的九州,实力对比太悬殊,难免有人会因害怕而踌躇不前。诸葛亮这是劝导刘禅不能这么想。

不仅不能这么想,也不能这么说。“引喻失义”四个字本身是说:想要说明一件事,却引用了不恰当的例子,导致让人会错了意。皇帝一言九鼎,说错话会对士气造成重大打击,那就没有人敢进忠言了。这话说得太委婉,忠言究竟是指什么呢?那就是诸葛亮说的国家大政方针——北伐。

到这里,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诸葛亮要交代具体事宜了,这就到了第二部分。

当时蜀汉的朝廷,与宗庙祭祀相关的事由皇帝负责,而其他的国家大事全权交由丞相诸葛亮管理。诸葛亮的丞相府管理着许多国家大事。这种情况在三国时期是十分常见的。

诸葛亮率军出征以后,首先要叮嘱的就是让刘禅妥善处理宫内与相府两个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不要生出是非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说的就是朝廷和丞相府其实是一个整体。“宫中”指的是朝廷,“府中”指的则是丞相府。诸葛亮要带兵北伐了,所以现在刘禅也得负责一部分丞相府中的事,诸葛亮怕刘禅接手后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嘱咐他:“不要觉得朝廷和丞相府中的人不同,他们其实是一类人,都是效忠于蜀汉的臣子,没有什么差别。”

陟罚臧否(zhì fá zāng pǐ),不宜异同 说的是对待这两拨人要一碗水端平,升官贬职、奖赏惩罚、赞扬批评,要采用同一套标准。“臧”和“否”,分别是赞扬和批评。“罚”是处罚,“陟”是升迁。“陟”这个字,有一个左耳旁,右边是一个步伐的步。左耳旁与山有关,一步踏在山上,步步登高,所以“陟”有“升迁”的含义。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一句是诸葛亮关于如何管理两队人马更加详细的嘱托。“作奸犯科”的“科”是“法律条文”之意,所以“作奸犯科”就是做坏事、触犯法律。这个词在现在已经成为常用的成语。“宜付有司”的“有司”,就是有关部门的官员。平明之治,就是公平清明的治理。

这一句整体的意思是:“如果有作奸犯科的坏人和尽忠心做善事的好人,应该交给有关部门的官员评定,加以处罚或赏赐,以显示陛下您公正清明的治理,不应该有所偏袒、徇私,使得内外的法令不一。”

这一段已经点明用人的大原则,可是,到底应该任用哪些人呢?要知道,全国的大事本来都是由诸葛亮决定,现在诸葛亮走了,不能没人出谋划策。于是,诸葛亮就给刘禅推荐了一些忠臣,请他重用。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侍中、侍郎,都是古代的官名,是皇帝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所担任的职务。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留名于史书的蜀汉名臣。

“良实”意为“忠良诚实”。“志虑忠纯”的“志”,指“志向”,“虑”,是“想法”的意思。“忠”是忠诚,“纯”是纯洁、没有私心杂念。“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就是说这几位大臣都是忠良之辈,一心为公、无私报国。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意思是:“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下来辅佐陛下。”“简拔”就是选拔,“以遗陛下”的“遗”是“给予、馈赠”之意,不能读作

诸葛亮认为,朝廷里的事,无论大小,刘禅都应该去咨询这几位大臣,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再去施行。这么一来,肯定能查漏补缺,达到很好的效果。

也就是: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裨”是补益、增加,“阙”是缺点,“漏”是漏洞,“广益”的“广”和“益”都是增加。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咱们看下一句,诸葛亮讲完文官,接着又介绍武将。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淑均”中的“淑”字,现在多见于“淑女”,在这里,“淑”字可以理解为善良、和善。而“均”的本义是平均,这里表示向宠很公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军向宠这个人,性格和善、办事公平公正,通晓带兵打仗之事,先帝曾经试用过他,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评选他为中部督。”

“督”是一个具体的官名,叫中部督,职责是率领皇宫禁军保护皇帝。

对于向宠这个人,诸葛亮认为,军营中的事,刘禅都要与他商讨后才能做决定。如此一来,必然会让军队团结和睦,才能或高或低的将士都能得到合适的安排。

也就是: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这里“行阵”的“行”不能读作 xíng ,因为“行”是“一行行”的意思。“行阵”就是士兵排成的行列,我们在阅兵的时候肯定看到过,军队排整齐了才好前进。

第二部分讲到这里,具体的人事安排已经介绍完毕,本文的中心思想也要出现了。这里可以把第二部分的最后几句话朗读一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这句话里,可是蕴含很深的历史教训的。先汉时期,也就是西汉的时候,皇帝亲贤臣、远小人,于是国家兴盛起来。后汉时期,也就是东汉的时候,皇帝亲小人、远贤臣,于是国家就衰败了。先帝刘备活着的时候,每逢与诸葛亮议论这件事,都会叹息痛恨东汉末年的两代皇帝——汉桓帝和汉灵帝。他们卖官鬻( )爵、宠信宦官,在朝廷里选用了一大批小人,才使得东汉江山垮塌。

于是,诸葛亮给刘禅推荐了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等人,他们都是忠贞坦诚、能以死报国的臣子。诸葛亮希望刘禅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这段话里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四个官名,其实都是具体的人物,我把他们的名字写了出来。其中,蒋琬、费祎在诸葛亮死后先后接任相位,为蜀汉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部分也讲完了。诸葛亮在这一部分的结尾提出了中心思想:亲贤臣,远小人。我在上一讲里说过,诸葛亮看得很准,这一点正是刘禅最大的弱点。刘禅前期亲贤臣、远小人,让蜀汉得到了发展;后期亲小人、远贤臣,果然就亡了国。

下一讲接着讲《前出师表》的第三部分。诸葛亮在这最后几句话里说回自己身上,忍不住真情流露,我们一起体会一下他对刘禅无尽的忠诚和深深的牵挂。

详解篇 下

上一讲,我讲解了《前出师表》的前两部分,这两部分主要是以臣子对皇帝的口吻叙述的。而第三部分,诸葛亮说回自身,又对后主刘禅语重心长地叮嘱,这已经是父辈对子辈的爱了。

刘备死前把儿子刘禅全权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把刘禅看作亲生儿子一样尽心爱护。如今,诸葛亮要启程出发了,面对人口、土地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曹魏,打赢了还好,打输了说不定就要丢掉性命。所以,诸葛亮在这最后几句话里,从自己的人生往事一直谈到未来。对于刘禅,他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好像这孩子永远长不大似的,不舍得松手放开。

故事要从二十一年前讲起。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那时候,诸葛亮还是一介平民,住在南阳,靠着亲自下地种田养活自己。他只想在这乱世之中勉强保全性命,没想过要在诸侯那里求得显达。古代人穿的衣服是跟自己的阶级地位有关的,穿布衣的就是平民。“躬耕”的“躬”字,是“亲自”的意思。“苟全”是勉强保全。“闻达”的“闻”就是有名,“达”有“官运亨通”的意思,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讲的就是做官。“闻达”两个字合在一起也是表示做官。诸葛亮本不想做官,但抵挡不住刘备一番真情实意,还是被请出了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句讲的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不过,三次拜访只是《三国演义》里的艺术加工,三这个数在古汉语中是虚指,代表好几个、多个,并不真的就是三。比如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好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肯定有我的老师”。刘备究竟去了几次才把诸葛亮请下山,或许是个历史之谜了。

除“三顾”外,这句话里还有三个难点,先说第一个:卑鄙。说起卑鄙,或许你脑海中会立刻跳出“卑鄙无耻”这个词。诸葛亮难道是在说自己是无耻小人吗?

并非如此。古汉语中的词汇流传到今天,意思常常会发生变化。上一讲提到的“开张”,还有这一讲里的“卑鄙”等好几个词都是如此。“卑”在古代指地位卑下,诸葛亮一介平民,与当时已经为官的刘备相比,就是“卑”。“鄙”有荒郊野外的意思,后来也用于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地位低,大概是因为鄙在王畿的周边,因而引申出了轻薄的意思。诸葛亮在当时是没有官职的布衣,他在这里说自己“卑鄙”,也有谦虚的成分,但绝不是今天“卑鄙无耻”的意思。

第二个词:猥自枉屈。“猥”字是个贬义词,但这里是对别人屈尊降贵表示谦敬客气的专门用语,这里是说,刘备来拜访诸葛亮相当于辱没了自己。后边的“枉屈”和“委屈”的意思差不多,是说刘备自降身份委屈了自己。

第三个词:“由是感激”的“感激”。现在说这个词,基本上就是感谢,但在古代,感谢只是它的一部分意思。“感”是感动,“激”是内心激动。“感激”实际上是说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完全打动,所以他就答应为刘备效力。

诸葛亮刚刚下山给刘备当军师,便赶上曹操南征荆州,刘备吃了一次大败仗,也就是长坂坡之战。这就是诸葛亮所说的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就是说从那时以来。从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决定北伐,已经过去了二十一年,因为积劳成疾,此时距离诸葛亮生命的终结,也只剩七八年时光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夙”是早上,“夜”是晚上,“夙夜忧叹”就是不分早晚,时刻都在忧心。托付不效,是“被托付的事没有实现”的意思。“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是指当时蜀汉的南方叛乱,诸葛亮在容易发生疫病的五月渡过泸水,冒险镇压了叛乱。“不毛”常形容地面不生草木。平叛的地方草木茂盛,这里的“不毛”已经获得了新的含义,意思是“荒凉、未开垦的地区”。今天我们还常用“不毛之地”这个词形容荒凉。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意思是:“先帝知道臣谨慎,所以临终时把一统天下、恢复汉室的大业托付给了我。我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叹息,唯恐大业未成,有损先帝的英明。因此,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兵甲”的本义是兵器和铠甲,但在这里泛指军备。“庶竭驽钝”的“庶”表示期望、希望。“驽”是劣马、跑不快的马,“钝”是钝刀。“驽钝”是诸葛亮的谦虚之词,并不是说他真的才能低下。“攘除奸凶”的“攘除”,可以理解为铲除,而“旧都”指的是东汉的国都洛阳。

连起来说,意思是:“如今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军备充足,应当鼓励和率领三军,北伐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去铲除乱臣贼子,复兴汉朝王室,返回旧都洛阳。这是臣报答先帝、忠诚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从这句话开始,诸葛亮呼应了前文。上一讲提到过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诸葛亮负责行军打仗的事,接下来轮到说侍卫之臣了。

至于斟酌损益,“斟”的本义是用勺舀取,“酌”的本义是用勺子来舀酒。酒要盛得恰到好处,所以“斟酌”后来就演化为“慢慢来,仔细琢磨”的意思。“损益”从表面理解是减少和增加,但与“斟酌”合起来就是权衡利弊得失。这一整句的意思是:“至于权衡利弊得失,向陛下您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了。”

到这儿,诸葛亮想说的话已经基本上说完了。但这篇《前出师表》是请求皇帝批准自己北伐的奏章,于是诸葛亮写道: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效,在这里同样不能简单理解为效果。“兴复之效”的“效”,可以理解为功效。不效,就是没有功效。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交给我,如果没有成功,那就请治我的罪,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慢”是怠慢、懈怠。“彰”不是表彰,而是显露、揭露。这一句是说,如果朝中没有劝勉刘禅发扬圣德的谏言,那就要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失职,公布他们的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咨”是询问,“诹”也是询问,“咨诹善道”就是询问商量治国的好方法。“察”是明察之意,“纳”是采纳,“雅言”是正确合理的言论。遗诏的内容,上一讲已经说过,不是将皇位取而代之,而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谆谆教诲。

诸葛亮说完了自己和朝中大臣要做的事,最后叮嘱皇帝:“你应该自己多多思考,主动询问治国理政的好方法,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进言,深切地追念先帝遗诏,听取先帝的话。”

如果刘禅真的这么做了, 臣不胜受恩感激。 与前文类似,“感激”不是指感谢,而是感动奋发。

行文至此,该说的话都已经道明,郭攸之那些贤臣更是已经提及了四遍之多,“亲贤臣,远小人”更是被反复强调,诸葛亮可真是千叮咛万嘱咐啊。

在奏章的结尾,他写道: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涕”不是鼻涕,而是眼泪。在古汉语中,“涕泗横流”的“泗”才是鼻涕。诸葛亮说自己要走了,流着泪写下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前出师表》讲完了,最后留一个小作业。古汉语中词汇的意思,与今天相比往往会有一些区别,仅从表面来理解很容易出错。请你把《前出师表》里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总结起来,以加深记忆。 KMJRifTZrIA1gnszBFFGQrub3bn29thzI/e/N8cM43KcUWY8jyQWaplG9PpQZ8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