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父亲要远行

次日一早,刘明才从恶梦中醒来。他见父亲坐在床边,对他说:“刘明,今天我要下乡了。”

“爸,你要去哪里?”刘明立刻坐了起来。

“一个叫‘百背’的地方。”

“那里离这里很远吧?”

“是啊,那里比较偏远,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落后,需要进行生产指导。生产搞上去了,群众生活才能得到改善,国家才有税收。”

“你去那里多长时间才能回来?”刘明想知道父亲的归期,他刚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很依恋父亲,不想让父亲离开自己。

“这需要一段时间,什么时候回来我还不知道。”刘志东干咳了两声,继续说,“有什么困难要慢慢克服,要做好在这里长期艰苦劳动的打算。”说这话时刘志东一直用慈祥怜爱的目光注视着他。

刘志东虽然经常离家下乡,但对儿子还是很关心的。他自幼就给地主打长工,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性。受尽剥削的他在贫穷的生活中长大,好不容易盼到解放,投奔了革命,在“革命大学”学习半年后,从D市分配到了山区干起了税收工作,现在被安排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洛圩税所任所长。工作上他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逢年过节,也要挨家挨户完成收屠宰税等烦琐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有时候还要挨群众的谩骂和威胁。但他总能克服困难,努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的同事,把困难留给自己,因此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爱戴。

刘志东为儿子整了整衣领,接着说:“刘明,你不用担心我,我已经习惯了,我不在的日子里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刘明知道百背这地方有多远,一天要走30 多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因为他曾听母亲说过这个地名,父亲有一次去那里进行生产指导时就得过一场大病,回来治疗半年才康复。现在父亲又要去那个地方,刘明怎么能不担心呢。他急着说道:“爸,那里太远,你要注意身体呀。”

刘志东却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管我,我已习惯了。”接着又说:“你在这里先休息几天,税所里的班伯、关姆对我们都很好,有什么困难找他们,他们会帮助你解决的。还有,如果遇到农忙,没时间煮饭,与关姆一起吃也行。”

刘明知道班伯的名字叫班威,是税所里的干部。班威的儿子班中华即将高中毕业,也准备去插队了。关姆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是税所的会计,她的儿子马文超是这里的插青。他们都是好心人。刘明见即将远行的父亲还在为他操心,便安慰父亲说:“爸,请你放心工作,不要担心我,我会把我的事情处理好的。”

刘志东好似还放心不下,站了起来,牵着儿子的手来到自己的房间,指着一只木箱说:“在你还没有搬进插青宿舍前,先在这里做饭。这里有米、面、鸡蛋、腊肉,你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这里有扁担、水桶,以后你可以到这里来挑水。记着担不动一桶就挑半桶,这里的路不平,走路一定要小心,不要摔跤。”刘志东唠唠叨叨地向刘明交待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放不下这颗心。

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了几声鸡鸣,窗外的天空渐渐露出了鱼肚白。刘志东从桌面上拿起那把匕首,解开腰间的皮带套了上去。

刘明不解地问:“爸,你带这去干嘛?”

刘志东压低声音说道:“这是工作需要,把它带在身上,以防不测。”

“哦,爸,你千万要注意安全啊。”刘明为父亲担心道。的确,税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国家征税,就是收纳税人的税金。有些人不理解,可能寻机报复,所以税收工作有一定的风险。

“你不用担心,不会有事的。”刘志东淡淡答道,在刘明面前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接着,他又挂上一只盛满开水的水壶,戴上草帽,就出发了。

刘明想,父亲一定遇到过许多危险,只是他从不表露而已。刘明眼里含着泪,望着父亲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自己模糊的视线里,心里默默地祝父亲一路平安、工作顺利。 ogu2poZ+dWojG5q5a4jlUOEARx4/hCcAnAk1TdsQbo5+CCEJgQJWS//SR3Jd7f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