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辈子不分家的陈家人

陈家的老大陈中松和老三陈中轩两兄弟,一辈子没有“分家”,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陈守慧老先生,共孕育了五个孩子,三儿两女。老大陈中松此时已结婚生子,他的大儿子陈希清1956年出生,此时已经十多岁了。老二陈中柏过继给了别人,基本很少回家。老四、老五,两个姑娘此时已经嫁人。老三陈中轩结婚后,留在家里的就只有老大一家人和老三两口子,陪着父母一起生活。

老陈家的七间瓦房,和当时中国农村四合院一样,都是典型的U字型布局,中间三间主屋,左右两侧各两间偏屋,左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杂货间。陈守慧老两口住主屋的东屋,老大陈中松一家住西屋,中间为堂屋,老三陈中轩住右侧偏房的第一间,右侧第二间是陈希清和孩子们住,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老父亲曾和两兄弟谈起“分家”的事,当时还引起了家庭风云。

说起“分家”,农村长大的孩子都会记忆犹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一些多子女的家庭而言,自古至今,儿子一旦长大,成家立业,做父母的就要思量着为其分家单过了。作为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历来是中国人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根基和港湾,但这根基与港湾也要随其发展壮大而不断催生出新的细胞。当时,殷良秀生大儿子陈出新时,国家尚没有开始施行计划生育,一般的家庭都有两三个娃,多的还有四五个甚至七八个的。多亏那时候生活成本低,娃娃们多了,父母累死累活也要把他们一个个从小拉扯大,要节衣缩食供其上学。作为儿女来说,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慢慢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就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小家,这也就面临着另起炉灶,和生养自己的父母分开过。这就是分家的由来。

那时农村分家一般情况下都要请“中人”,也就是能在父子弟兄中间说话算数的人,有的地方还叫“说客”。有了分家的想法,当家人——父母先要盘算自家的家底,心里有个分家析产的大致想法。临近分家的日子要弄上几碟菜,打上少许烧酒,把“中人”请来犒劳一顿,以示对人家的尊重。父母再顺便把家里的基本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中人”,以便掌握分家的分寸。还有的人请不起村里的“中人”,就请孩子他舅来充当“中人”角色,不是有句老话说“娘亲舅大”嘛!这样也好,即使有个红脖子涨脸的事也传不到外人耳朵里,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嘛!还有请自家族内比较有威望且说话有分量的人当“中人”的,也是个好办法。

分家这事说起来简单,但一接触具体事就复杂了。一般的“中人”在分家之前,先确定参与分家的人,不论给弟兄几个分家,原则上一家只能参加男主人一个人,婆娘们是不能参与的,但有的婆娘比较厉害、强势,生怕分家时自家男人吃亏,那就由婆娘参加,这样弄的话自家男人肯定没面子,不过这种情况只是个例。

能当“中人”的人都是村子里的能人,也是在乡党士绅中间比较有威望的人,说出来的话既叫分家的父母高兴,又叫子女们满意。一句话,就是能拿得住父子双方的事,说出来的话一口吐沫一颗钉,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不当和事佬。做“中人”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得有点儿文化,不仅能说会道,还得会写分书,也就是契约。写分书要注明时间、地点、参与者,内容涉及:债权债务,人欠咱的,咱欠人的,酌情承担;家中房产,如一间或两间房子,厨房的锅碗瓢盆,做庄稼的镢头、锨和锄,日常用的笸篮、簸箕、筛子,还有盆盆罐罐,扫帚、扁担、棒槌,等等,这些都要均衡搭配,做到一碗水端平。分书最后要标明“中人”签字,父子分别签字、摁指印,一式几份、各执一份等等。

俗话说“好儿不争家当”,只是到分家时就往往不一样了,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大有人在,还有动手动家伙的。有的父母年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分家时推三阻四,谁都不想养,也有的是一个要爹,一个要妈,以致把老两口分开,一人跟一家过,增加了老人的孤独感。“中人”还得叫分开的几个儿子共同承担父母亲的赡养费和口粮等等。

陈氏父子却是一辈子不分家,这种现象在农村极为罕见。开明的陈守慧老先生曾经征求过两个儿子的意见,陈中松和陈中轩都异口同声地拒绝了。听父亲说要分家,当时陈中轩还忍不住掉了眼泪。

父亲在征求陈中轩的意见时,陈中轩很吃惊,他怔怔地盯着父亲看了半天,眼圈一红说:“老爸,您这是要赶我出门啊,现在小殷才刚刚生完孩子,老娘正在帮我照看孩子,你说我们两个都在卫生院上班,平时忙得脚不沾地,无论怎么样此时都离不开家里,更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哩。”陈中轩低头向父亲诉说着自己的窘境和无奈,其实他内心更多的是实在不忍心让这个和谐幸福温暖的大家庭分崩离析。

平日里陈中轩和大哥陈中松的关系处得也特别好。大哥生于1935年12月14日,年轻时靠继承父亲陈守慧做豆腐的手艺,勤劳致富,撑起了一个大家庭。他追求进步,年轻时就光荣入了党,当过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和公社的财经主任等职务。陈中松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生厚道仗义,乐善好施,颇有侠义之风,深受四方乡邻爱戴,也是陈家的台面人物。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他将做豆腐的手艺发扬光大,经营起一家豆制品作坊,生意极为红火,并带领乡亲们发财致富,被当地人推为致富能手,多次受邀出席京山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受父母的影响,陈中松作为家中长子,一生勤劳俭朴、诚实守信、造福乡梓、惠及四邻,给兄弟姊妹们带了个好头。陈中松的妻子何欢喜,也就是陈中轩的大嫂,生于1936年7月,自与陈中松结为夫妻以来,上敬公婆,下爱弟妹,贤惠善良,勤持家务,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为家庭兴旺和邻里和睦做出了贡献。

陈中松的大儿子陈希清,比自己小叔陈中轩小十三岁,年龄差距不大,所以陈希清从小对这个小叔的感情很深,每天都像一个跟屁虫跟在陈中轩的背后,农村孩子所有的淘气经历,他俩都干过。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大嫂对陈中轩这个有文化、宽厚、善良的小叔子更是呵护有加,在他还没有成家的时候,陈中轩的一些衣服都是嫂子一手帮他洗的,衣服领子破了、袖口脏了,也都是嫂子帮他缝缝补补、洗洗晒晒。陈中轩婚后,大嫂与殷良秀妯娌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特别融洽。由于殷良秀一直忙于卫生院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打理家务,这些事情都落到了嫂子身上。在殷良秀坐月子期间,婆婆和嫂子为不让她受到风寒,天天让她卧床静养,每天把饭菜端到床前,家里的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和鸡蛋都让殷良秀一个人吃了,有时儿子陈希清馋得口水流,也总是被大嫂狠狠地教训一通,每每这时,殷良秀都感动不已,她深为自己嫁入这个有爱的大家庭而庆幸不已。

胡金枝是一个善良、热心快肠又干净利索的农村女人,她从旧社会走过来,从小穷苦,待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悯,这一点也传承给了整个家族。那时候的人生活都很苦,经常有一些衣衫褴褛的乞丐到家门口乞讨,胡金枝每次都会给他们两个馒头或者一碗饭。有一次家里断粮了,一家人就靠吃红薯、南瓜,啃玉米棒子度日。有一天,一个乞丐来到他们家门口,胡金枝把家里刚蒸出锅的几个红薯递给了他,当时大孙子陈希清正在上学,正是长个子的年纪,放学时他看到奶奶把蒸好的红薯给了乞丐,自己没有吃的,气得哭闹了起来,结果被奶奶狠狠地骂了一顿。胡金枝说:“这些人但凡有个出路也不会出来乞讨,咱们家再苦再难,最起码还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啊,你饿一会儿有什么要紧,这些乞丐如果没有一口吃的,是会饿死的,一口吃的有时就能救一条人命!”

胡金枝经常会把自己家门口的门槛打扫得干干净净。小时候陈出新不理解奶奶为什么这么做,后来他看到每一次乞丐来的时候,都坐在这个干净的门槛上,就瞬间明白了奶奶的心意。胡金枝用善良和悲悯,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乞丐那最后的一点儿尊严。后来,陈希清、陈出新和陈攻等孩子,不用胡金枝教,就会经常主动给上门的乞丐送吃的,他们每天都会把家门前的门槛擦得干干净净的。

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善良的家风,可以让孩子保持初心,找准前行的方向。倪萍在《姥姥的话》里,朴实地记录了她姥姥的故事。她姥姥虽然没有上过学,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但一生善良。在姥姥的感染下,善良成为他们家里的家风,深刻地影响着家人的处世言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善良作为一种家风,教诲子女品行端正,代代沿袭,势必遗福子孙。马伯庸说:“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善良,作为一种宝贵的家风,会渗透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父母不能给子女留下万贯家财,但留下善良悲悯的精神,比任何家产都宝贵。

此时,父亲为“分家”来征求老大陈中松的意见,陈中松当时就斩钉截铁地说:“老爸,咱们陈家人以后就别分了!一大家子人,各司其职,有说有笑的不是更好吗?再说咱这个家里有啥可分的。老三两口子都在卫生院上班,出新才刚出生,如果分了家,谁来帮他们带娃,咱家以后就别提分家的事了!”大孙子陈希清也嚷着对爷爷说:“我绝对不和幺叔分开,我们要一起生活,就这么一个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家人,就一个院子,还得烧几口锅,这不是浪费柴火和粮食嘛!”

见大侄子都这么懂礼数,陈中轩眼睛一热,忍不住洒下泪来。他本来话就不多,接着大哥和侄子的话,他只好喃喃地说:“咱们陈家人永远是一家人,以后永远都不分家!”

虽然陈家人不分家,但生活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大陈中松家有五个孩子,由于陈中松是长子,陈希清又是长孙,陈守慧和胡金枝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老大陈中松家的五个孩子身上。陈出新出生后,陈中轩和殷良秀是医院的双职工,孩子没有人带,他俩就面临着必须其中一个人要牺牲工作的问题。老三陈中轩对刚出生的儿子陈出新投入了巨大情感,初为人父的他看自己的孩子无人照料,十分可怜,但是又不知怎么向父母开口提要求,内向的他有一次回到家,当着父母的面竟哭了一场,父母问他怎么了,他激动地说出了他铭记一生的话:“我相信我的儿子陈出新这辈子一定有大出息,现在我们这个小家遇到了困难,你们要帮我带他!”

就因为他几乎是嘶吼出来的这句话,父母面面相觑。父母都是通情理的人,几个孩子要一碗水端平。最后,母亲胡金枝跟着陈中轩一家来照顾陈出新,父亲陈守慧照顾老大陈中松家的几个孩子。

“分家”的这一幕,多年后还在陈中轩脑海中盘旋。无论生活的齿轮后来怎么样转动,他与大哥陈中松的感情,都始终宛若山高海深,这也延续到后期,两家人的子女深度交融,互相帮衬,互相提携,都走上了改变命运发展的快车道。

陈中松的大儿子陈希清,在杨丰中学当了半辈子的中学物理老师,1999年下海,在武汉从事家装业务,2005年成立武汉今唐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如今位列武汉家装“四大家”之一。今唐装饰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年产值高达六七千万元。

当年陈希清的第一单业务,竟然是他的大堂弟陈出新在武汉武昌粮道街怡博园小区的第一套新房,由此引出了一个千万富翁传奇的创业史。

陈希清对堂弟的第一套房子装得特别用心。他是教物理出身的,干任何事情都认真严谨,精益求精,堂弟的这一套房子,他当成了自己家来装,历时大半年,整个装修过程一丝不苟,精雕细琢,他用上自己的毕生所学,又结合市场上最先进的装修方案,多方学习考察,把这套房子装得古色古香,充满了书香气息,并且没有赚堂弟一分钱。那个时候,武汉还没有几家像样的装修公司,他在这个数万人的小区里装这套房的时候,经常有一些邻居过来参观,因为小区里的户型大多一致,邻居们对他的装修风格是越看越喜欢,纷纷找他来装修,结果在怡博园这个小区,他整整装修了两三年时间,一共装了一百多套房子。陈希清通过拿堂弟陈出新的房子练手,像是钓鱼打下了一个好窝子,成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为他后来开装饰公司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后来,兄弟俩说到这段经历,都忍俊不禁。一大家人互相成就,各美其美,这也许就是人间最大的美好吧。

陈氏父子一辈子没分家,多少年后这在永隆镇杨丰一带还广为流传。陈氏大家族的子女,后来在各个领域里面都崭露头角,发展得风生水起,可能也跟他们这种宽厚、谦和、善良、信奉“吃亏是福”的良好家风密不可分。

其实何为家风?不同家庭,表现各异。著名《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大概最能概括中国式家风的“精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已经深深地渗入了家族后辈的血脉中,潜移默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他们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老人有德行是家风,父母有担当是家风,手足能和睦是家风,儿女懂孝顺是家风。家风正,再穷也能发家。一家人安居乐业,和和睦睦把家经营好,这样的家,不仅能兴旺发达,子孙后代都有好福气。一个家的老人,一定要引领家风。多积德行善,多做好事,这样积攒了福缘,就能为子女后代积福,这样的家庭,想不兴旺都很难。

广而延伸,一个家的父母,一定要树立家风。要做好表率,对老人尽孝,对工作尽责,对国家尽忠,对外人和善。这样的话子女都看在眼里,也会跟着父母学习。一个家的手足,一定要传承家风。首先手足要齐心团结,维护一个大家庭的和睦。只有兄弟姐妹齐心了,外人才不敢欺负。家的繁荣和衰败,离不开家中的每一个人。一个家的子孙,一定要继承家风。子孙永远是家庭的未来,只有优秀的家风,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必定会变成一个兴旺的家族。古语云:“一命二运三家风。”家风,是决定一个家兴衰的关键,是决定一个家命运的基石。家风,不是天生的,而是投射在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只有家里的人都团结,能够和和睦睦地相处,能够齐心努力地奋斗,这样家才会兴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岁月悠悠,多年后,陈家子女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这种善良悲悯和守望互助的良好家风,可能是最大的能量源泉吧。 darsxiYwBTwwpC70WCmFv+GrJBVOns2FlICATvv5+IwWy2oOMBvMx4sP8TRzM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