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瞿秋白:从五四典型到左翼先锋

讨论左翼文艺思想资源的积累以及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中国文艺思想的基本资源,无论从革命政治角度还是从文艺思想史角度,瞿秋白都是关键人物。其中,五四西学的接受与瞿秋白的关系是恰切的突破口,值得深入探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左翼文学的发生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丁守和先生的看法,认为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前,无产阶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文学领域对中国的影响较小,直接的影响发生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 ,并将此作为一种先定的、革命真理般的事实。于是,大量关于左翼文学的研究或直接切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联时期,或以鲁迅对左翼文艺思想的接受为发端。 类似的以共产主义革命史的大判断淹没左翼文艺思想发生问题的讨论,往往只见革命队伍不见革命心灵、只有革命思想崇拜没有文学趣味选择。这种情形导致诸多现当代文艺思想史的研究最终流于以政治共识取代文艺思潮辨析。尽管在革命年代文艺论争语境里,任何话语和理论争鸣首先是为着现实利益(包括政治利益),学术推进并不是根本旨趣。但以功利目的为一切左翼文学研究的大前提,除了证明研究本身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和研究者心态的无可奈何,并不能推进对问题的真正认识。

显然,中国左翼文艺思想的源头,不能仅仅追溯到左翼文艺世界性高涨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五四文艺与左翼文艺都是五四时期思想资源的一部分,都只是共时性存在的西学接受引发的大潮之一。一定意义上说,左翼文艺思潮只不过是五四新文艺大潮中的一种自由主义形态、一个支流,左翼并非五四先锋大流中的唯一。因此,考察左翼文艺思潮在五四前后的接续变迁,直接切入左翼文学高潮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相当不可靠的。而讨论左翼文艺思想资源的发展史,讨论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中国文艺思想的基本资源,无论从革命政治角度还是从文艺思想史角度,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者、五四青年的先锋人物瞿秋白都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其中,五四西学的接受与瞿秋白的关系无疑也是个恰切的突破口。

瞿秋白一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思想政治权威、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实质领导者,有着足够的资本和代表性成为延安新文艺传统发展史上的关键。毛泽东在公开发布《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稿前,曾潜心研读瞿秋白文艺译著的集大成之作——《海上述林》 ,这足以证明瞿秋白文艺思想是中国左翼文艺思想资源的奠基者。自瞿秋白之后,中国文艺才在形形色色的文艺思潮和纷纭复杂的异域现实观念中,最终皈依马列主义的革命现实观,并生成以中国革命语境为依托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瞿秋白是由学习外语的古典文人转变而来的现代马列文论家,探究他在五四时期的西学接受,考察他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心路历程,对于理解中国文艺如何从古典世界的唯美趣味迈入现代广阔无边的现实主义大潮,有着独特的文艺思想史研究价值。而以五四时期的瞿秋白西学接受与其文艺思想变迁的关系为中心,讨论五四思想文化氛围与左翼文艺思想的发生、新文艺传统的发展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则既可追溯五四新文学与左翼文艺的共同历史背景,又可补充对左翼文学发展史萌芽阶段的认识。

瞿秋白终其一生都保有浓厚的古典文艺的唯美趣味。可是,自瞿秋白就读新式小学后,这种古典文艺趣味就不断受到近代以来嚣腾国内的西学大潮冲击。这为瞿秋白后来接受西学并渐而接受现代文艺思想(如文艺现实观)打下了基础。然而与诸多五四知识分子不同,瞿秋白的西学体验却是从受动物解剖课的刺激开始,由外语学习起步的。1905年,瞿秋白到刚建立的冠英小学堂(即从前的冠英义塾)读书,学校聘请日本人教解剖小狗之类的博物课。作为“新学”的动物解剖课程,没有唤起瞿秋白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反倒迅速激起了他对传统儒家良心世界的沉思——人的良心居于何处。1909年秋,瞿秋白入读常州府中学堂。当时的常州府中学堂盛行民族革命教育,学生也大多思想活跃、倾向革命。瞿秋白在这接受了包括英文、军事体操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欧化”的中学教育加上困顿的家庭体验,唤醒了瞿秋白对国家民族独立命运的思考和叛逆情绪。于是,瞿秋白选择以“名士化”逃避现实,研究诗词古文、讨究经籍和诗文唱和 。因此,中学时的瞿秋白尽管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现代教育,但却“喜欢读课外书籍、报刊,特别爱读哲学、历史、文学一类的书籍” 。瞿秋白说,“中国的旧书,十三经、二十四史、子书、笔记、丛书、诗词曲等,我都看过一些” ,而书中的乱贼、英雄好汉则给瞿秋白留下了“最强烈的印象和记忆”。

动物解剖、英文学习等初步的西学刺激,使瞿秋白逆转到避世的“名士”世界,却没有惊醒他另投实学,和同学张太雷一开始就选择现实的革命斗争反抗道路也有所不同。瞿秋白的独特抉择,既与其家境身世相关,也和他对古典文艺的热爱与浸习之深有密切关联。初步的西学刺激,仅使瞿秋白发现了外语学习的时代趋势和现实性。当时学校开设外语课,无非为引入新学考虑。但对瞿秋白而言,外语除了作为谋生之技外,还是了解外国文学的通道。1916年底,瞿秋白在母亲自杀后投奔堂兄瞿纯白,他先是考取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语。然而,英语学习并没有引导瞿秋白转向欧美寻求思想资源,反而因该校师资落后、学费昂贵,他于次年再次辍学。瞿秋白在求学期间,曾随表兄周均量一起研习佛学诗词寻求慰藉。最终,北京俄文专修馆稳住了瞿秋白人生与思想的漂泊状态,并将其所受到的西学刺激引向深处。这一人生转折,使瞿秋白的古典文艺趣味与现代文艺观念得以进一步碰撞、融合并进而形成现代文艺思想。

和许多热爱文史诗词的年轻人一样,瞿秋白也曾到北大去旁听学习,最初还选择去听中文系陈独秀、胡适等先生的课程 ,想着“能够考进北大,研究中国文学,将来做个教员度这一世” 。参加北京文官考试未果之后,瞿秋白在1917年9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学习外语来以技谋生。瞿秋白进北洋政府外交部设立的俄文专修馆习俄文,并自修英文、法文。也许是受堂哥启发,以外语谋生始终是瞿秋白的首选。在俄文专修馆瞿秋白习技心切,同时修习三门外语。从中当然可以看出他的语言天分和勤勉,然而俄文专修馆尽管是“一个既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学校 ,可满足瞿秋白求学、生存与发展的多种需要,但毕竟建校目的在于培养对俄外交译员。于是,入读俄文专修馆不经意间改变了瞿秋白的命运,而且成为瞿秋白文艺思想现代转折的开端。因为当时的俄文专修馆,“用的俄文课本就是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等的作品” 。瞿秋白在此既得以继续研究文学与哲学,又可以正常地学习外语。在瞿秋白看来,在俄文专修馆学习不仅生计有望,也有灵肉和谐的勉慰。瞿秋白也说:“当时一切社会生活都在我心灵之外。学俄文是为吃饭的,然而当时吃的饭是我堂阿哥的,不是我的。这寄生生涯,已经时时重新触动我社会问题的疑问——‘人与人之关系的疑问’。” 读书首先是为了吃饭,这个道理很朴实,和科举时代相比没有根本变易。但不同的是,俄文专修馆的学习使瞿秋白体认到“寄生生涯”尴尬,并进而与“社会问题的疑问——‘人与人之关系的疑问’”联系起来进行反省,转而鄙弃造成此种尴尬的“社会”,认定“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

俄文专修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从语言到文学,又从文学而思想,一步步地强化着西学对瞿秋白的刺激。但瞿秋白此时更醉心于佛教哲学,西学思想的冲击力远小于佛教哲学。但是,通过对俄国经典文学等教材的修习,瞿秋白开始进入俄国文学的异域体验中。而从外语学习和文学译介得来的西学刺激,也随着瞿秋白大量的翻译实践产生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理性的接受更加深刻。例如托尔斯泰的民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果戈理的批判现实主义、屠格涅夫的民族情怀等,不仅润泽着瞿秋白固有的古典趣味,而且启发了他对现代文艺思想的认知。当然,现代文艺思想方面的西学接受,一开始并非瞿秋白的着意选择。瞿秋白坦诚地说:“这样,我就开始学俄文了(一九一七夏),当时并不知道俄国已经革命,也不知道俄国文学的伟大意义,不过当作将来谋一碗饭吃的本事罢了。” 瞿秋白的回忆颓唐而平实,道明了他当时选择学习俄文的初衷。

尽管早年受到西学体验的刺激,但在五四之前,瞿秋白的现实观尚未产生质变。一直到五四思想狂潮爆发后,瞿秋白才渐渐生成现代的社会现实观。这是瞿秋白从杂志里大量接受西学思潮和在五四社会实践中运用西学的结果。五四前夕的杂志阅读,使瞿秋白的思想起冲天大浪、摇荡不安。西学里多种、大量的主义和思潮,拓宽了瞿秋白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体会,使他渐渐将眼光由从个人唯思出发的佛教唯识转向在西学主义潮流中对西学思想进行对比和抉择。然而在大量的西学主义潮流中,十月革命却并非率先触动瞿秋白的俄国经验。1917年11月(俄历十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三天后上海《民国日报》就做了报道。但十月革命的意义并没有立即引起国人强烈关注。直到1918年夏,孙中山先生才致电列宁予以祝贺。1918年7月,李大钊才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并明确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 至于陈独秀,他对十月革命意义的认识就更迟了,到1919年4月才写文章表示革命的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第一批先驱尚且如此,瞿秋白的认识无疑更为滞后。在1917年底(或1918年初)瞿秋白作旧体诗《雪意》,诗意格调看不出在思想上他有何突进,反倒恰切地体现了他从“避世”到“厌世”的“颓唐气息”和“‘忏悔的贵族’心情” 。可见,与许多五四青年学生一样,瞿秋白集中的西学接受是从对新杂志的大量阅读开始。

事实正是如此。由于1918年“看了许多新杂志,思想上似乎有相当的进展”,瞿秋白“新的人生观正在形成”,但据他所说,“形成的与其说是革命思想,无宁说是厌世主义的理智化”。 191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年头,更是激变思潮涌动的时刻。周策纵称1918年“为《新青年》的极盛时代,也是知识青年最激动的时期” 。而配合着激变思潮的诞生,一批重要杂志如《新青年》(1915)、《每周评论》(1918)、《新潮》(1919)纷纷创刊。其中,对瞿秋白影响较大的有《新青年》和《新潮》。从瞿秋白对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思想变动情况的追忆,可证实这一点:

五四运动陡然爆发……我们处于社会生活之中,还只知道社会中了无名毒症,不知道怎么样医治,——学生运动的意义是如此,——单由自己的体验,那不安的感觉再也藏不住了。有“变”的要求,就突然爆发,暂且先与社会以一震惊的激刺,——克鲁扑德金说:一次暴动胜于数千百万册书报。同时经八九年中国社会现象的反动,《新青年》《新潮》所表现的思潮变动,趁着学生运动中社会心理的倾向,起翻天的巨浪,摇荡全中国。

阅读新杂志,是瞿秋白参与社会问题思考的第一步。在阅读——思考——参与讨论的互动中,瞿秋白接受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主义,并储备了大量西学知识。但这些毕竟只是书面知识,庞杂的主义思潮纠缠未能让瞿秋白更加理性、冷静地思考社会问题。瞿秋白对西学接受的辨析与抉择,要等到在学生运动的参与和大量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完成。的确,正是在社会运动的实践检验中,瞿秋白才成功地改造了自己唯思、唯识的现实观,走向了以社会改造为核心的文艺现实观。五四运动爆发后,大量青年学生卷入街头政治。于是,五四时期涌入的纷纭复杂的主义思潮和新杂志阅读储备下来的西学知识,开始在一代知识青年中生发了实践效应。同样,因为“五四运动陡然爆发”而被“卷入旋涡”的瞿秋白,“孤寂的生活”被“打破了”。 运动中的瞿秋白,在实践中体验、反思个中种种主义、理论和思潮,从以社会改造为核心的文艺现实观转而渐渐倾向于以改造社会为旨趣的革命功利现实观。

五四落潮后,瞿秋白和瞿菊农、郑振铎、耿济之等组织出版《新社会》旬刊。瞿秋白认为,这是他的思想“第一次与社会生活接触” 。从阅读新杂志到亲自参与创办新杂志,瞿秋白的思想在西学新潮冲击下随着五四滔滔激流历史性拐弯:先是觉得“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继而由于“思想第一次与社会生活接触”和“学生运动中所受的一番社会的教训”,“更明白‘社会’的意义”。于是,瞿秋白开始参与常常引起他“无限的兴味”的“社会主义的讨论”。接着,瞿秋白“以研究哲学的积习,根本疑及当时社会思想的‘思想方法’”,并在北京社会实进会支持下和朋友合办《新社会》旬刊,开始探讨“新社会”。不幸,刊物又“被警察厅封闭了”,在“也象俄国新思想运动中的烦闷时代似的,‘烦闷究竟是什么?不知道’”的思想苦闷中,瞿秋白与原《新社会》同人继而组织《人道》月刊,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发展到了“要求社会问题唯心的解决”的程度。

从入北京到五四运动前的三年,是瞿秋白“最枯寂的生涯” 。从“看了许多新杂志”“新的人生观形成” 的1918年,到与同人们合办《人道》月刊的1920年,恰好也是三年。前三年与后三年,从原来的与社会隔绝,到后来的实践探索“新社会”,瞿秋白思想可谓今非昔比。由于以社会为思考现实变革的出发点,瞿秋白第一次真正跳出了佛教哲学以人生为出发点的思维定式。这个思维跳板,正是五四前后新杂志里大量的西学思潮和五四社会运动实践的刺激。瞿秋白通外语,按理说他对西学的吸收应该较为深入,但其实不然。瞿秋白回忆说:

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其时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可见,西学刺激只是为瞿秋白思想渐变提供了“阿基米德支点”。因此对瞿秋白理解西学的深度应该不能做过高期待,毕竟瞿秋白对西学的认识主要从新杂志期刊文章中获得,并没有系统深入研读,更没有人指导。但是,对西学理解的不彻底和不系统并不影响瞿秋白因西学刺激而激发并转变其思想,也不妨碍他通过参与五四社会实践而获得思想升华。瞿秋白对西学的理解和把握,更多是在社会事件的亲身参与和思想争鸣中得到发展和深入。1919年12月,瞿秋白主动投稿参与关于爱国青年林德扬投水自杀的社会讨论。

西学刺激与五四运动的社会实践对瞿秋白思想的改造是巨大而深刻的。从此瞿秋白可以郑重其事地向“社会”追问自己命运悲苦的答案了。找到原因,对解决问题来说无疑是突破性的进展。而找到原因之后采取的行动便顺理成章。师出有名,事出有因,个人奋斗和前行也才有动力和目标。对瞿秋白而言,既然原因是“旧宗教,旧制度,旧思想的旧社会”,那么动力和目标就是改造这些“旧”物。1919年12月11日瞿秋白就自杀问题呼吁,“要在旧宗教,旧制度,旧思想的旧社会里杀出一条血路,在这暮气沉沉的旧世界里放出万丈光焰”

西学,一方面促使瞿秋白思想跳出大乘佛教哲学主导的思维定式,上升到社会视野的思想高度来探讨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瞿秋白文艺思想的现实主义走向。在1919—1920年这两年中,瞿秋白翻译了11部(篇)作品 。其中文学类作品5部(篇),含俄国文学作品4部(篇),分别为托尔斯泰作品2部(篇)、果戈理作品2部(篇)。而且,在果戈理的《仆御室》(剧本)译毕时瞿秋白还写了一段“译者志”:

现在中国实在很需要这一种文学。不过文学这门学问,有人说还未成一种科学,更因为国界言语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所以翻译外国文实在还不能满足这一种需要。这是我个人的私见,我不是研究文学的,所说或者全是外行话,更希望现在研究文学的诸君注意到这一层。

瞿秋白在写旧体诗《雪意》时,还大有自我伤怀之感。而瞿秋白五四后翻译的第一篇译作《闲谈》,则借托尔斯泰小说传达对生活和社会改革出路探索的苦闷。到翻译《仆御室》时,瞿秋白已经在呼吁果戈理式的“文学去改造社会”。从颇为古典唯美的旧体诗,到基本上以白话译成的对话体小说;从自我内心独白,转向外在思想对话;从文艺的自伤自怜,到文艺参与社会改造: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四前后西学大潮对时人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启蒙、强调个人觉醒,主张思想的公开对话与论辩。此时,瞿秋白不仅写时论参与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而且亲自参与五四运动实践。他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转到以社会层面为出发点的现实观照。1920年,瞿秋白以《心的声音》 为总题写了一组系列散文。除了《绪言》有心路历程的意味外,其他5篇都是社会现实的情境化描述和勾勒:从带“?”的小说性质的《劳动?》,到带“!”的诗歌体的《远!》,瞿秋白文艺眼光的焦点从以往的专注于个人悲惨身世,转向了拷问社会现实情境的不公和悲惨。瞿秋白的文艺趣味则从凄凄惶惶的自我哀叹,一变为沉痛庄严的民生呼吁与抗辩。

社会视域和现实民瘼的关怀,使瞿秋白的文艺思想走出逼仄的古典文人的唯美,获得了宽广而深刻的现代美学内涵。在大量西学主义思潮的激荡鼓动下,瞿秋白转向从社会视域生发个人行动和思想。这种转变,改变了瞿秋白的古典文艺趣味,瞿秋白从此转向了以文艺参与社会改造实践的征途。阅读新杂志、参与学生运动和自杀等社会问题讨论,不仅促进了瞿秋白对五四时期西学的接受和吸收扬弃,也促进了他的社会现实观的诞生和文艺观的现代转向——从单纯佛教唯识的唯心现实观,到带有朦胧社会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造的现实观,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开始了从古典趣味主义到现代现实主义文艺观的渐变。当然,在文艺思想渐变过程中,瞿秋白始终存在着对古典趣味的反复。例如,瞿秋白译果戈理的《妇女》,在“译者志”中对果戈理“写实主义”表示不满足,反而觉得“神秘主义派”的《妇女》“很有兴味”,“始终觉着他的意味无穷”。

和许多同时代人不同,瞿秋白从古典文人转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变革,起初并没有采取对古典文学发难的方式,也没介入五四文学发轫期的一系列社会运动。瞿秋白自我变革参与五四文学的方式,就是参与外国文学译介。而正是外国文学译介,为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发生和彻底转型立下汗马功劳。

进一步说,参与外国文学翻译其实并不是瞿秋白在五四文学群体中的特异性。五四时期从翻译有意识走上现代文学道路的作家和理论家很多,但是从学习外语不自觉地由古典文人转变为现代文艺理论家,进而走上现代民族与政治革命道路,又能始终保持自己古典文艺趣味的五四一代人物,却仅有瞿秋白。外语学习,沟通了瞿秋白的儒家经典文艺趣味与对俄国经典文艺的兴趣 [1] ;外语学习,使瞿秋白不自觉地接受俄国现代思想中的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 和批判现实主义;外语学习,使瞿秋白融入五四运动的学生群体和《新社会》《人道》编辑群体中;外语学习,让瞿秋白有机会因俄语语言优势而能前往“饿乡”任驻外记者,并在思想实证的基础上走上革命道路,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可见,学习外语对瞿秋白来说,无疑是改变一生的选择。当初仅把学外语当作谋生手段的瞿秋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谋生之路竟无形中吻合了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吻合了从五四文艺到延安文艺思想转折的内在理路。

瞿秋白的外语学习,尤其是俄语专修,不仅使他获得现实“饭碗”,也为其思想变迁找到跳板。俄国文学经典的翻译、五四新杂志的阅读,为他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五四运动社会政治实践和五四文化活动的参与,为他提供了思想飞跃的动力。从语言到思想,瞿秋白找到了自己的“饿乡”所在。由俄语学习勾连相通的俄国经典文学,也使瞿秋白从中国古典文人唯美的人生境界破关而出,走进了有着俄国宗教思想支撑、带着强烈批判色彩的广阔领域——社会与文学的双重“现实” 。当然,这种“现实”关怀与瞿秋白所了解的大乘佛教里的菩萨行实践也是契合的。 更重要的是,在五四西学滔滔的刺激与启发下,瞿秋白文艺思想从此也开始渐渐走出古典文人狭窄、自伤自悼的自我封闭空间,走向了以社会生活为视野的广阔的现实主义,这意味着瞿秋白文艺思想朝向现代发生重大转折。而且,这种现代转向一旦与苏俄式马列主义改造社会的政治使命相结合,势必生发出更强大的现实功利性和巨大的革命实践能量。因此,日后瞿秋白在诸多文艺判断上的不少过激语,并非仅仅是文艺理论家小阁楼上的深思,更多的是政治家文化策略上的运筹帷幄。

瞿秋白只是五四大潮中众多从古典文人转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通一分子,是众多从学习外语转为异域文学译介的学者中的平凡一员,也是从作家身份转为共产主义革命者的常见角色。然而,众多的一般却恰恰造就了他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时代觅渡的古典文人现代转折的典型,他贯穿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形态到现代生态到当代左翼样态的迁流。瞿秋白的五四西学接受也是最独特的,他的西学接受不仅改变了他本人的思想和现实命运,还为日后中国文学和政治革命的俄苏思想导向奠定基础、埋下引信。瞿秋白的思想迁流沟通连接了中国文艺从“西化”到“欧化”到“俄化”到“普罗大众化”的转折。这条线索,既是中国现代文艺近百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现代文艺思想近一个世纪来的曲折史。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说,瞿秋白文艺思想的转折的典型意味,称得上是中国左翼文艺发生期上的“这个”

[1] Merle Goldma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103-125. HI4ZL/LVmK/amTR0i+K7OhgH8eu1jcNonG3nhu2pq4eMMbVxNRlNWkcax7qbLZ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