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赣西采茶戏

以永新为中心的赣西(含莲花、宁冈、井冈山)采茶戏,产生于民间,早先叫“灯彩”,继而叫“踩彩”,又名“三角班”,如今称“采茶”,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永新县志·同治志》(卷首第十四页)载:“雍正十三年(1735)十一月初二日,上谕民间表葬,不许聚领演戏扮戏。”《宁冈县志》(卷六十一第六十页)载:“演唱花鼓,尤属不法,有伤风化,必须从严禁罚。”《莲花县志》载:“光绪九年(1883)元宵张灯,间于初八、初十、十五日玩花灯、龙灯、马灯戏。”可见灯戏形成之早,游离灯彩而演唱便成为“踩彩”或“花鼓戏”了。

由于与湖南接壤,湘赣两省的戏曲活动互相往来非常频繁。据 20世纪湖南省茶陵县马江乡(镇)长联村几位年近 90 的老艺人反映:“踩彩”(三角班)是由江西发展到湖南衡阳(市)、攸县、茶陵(县),再由衡阳返回到江西唱,老艺人还说有些剧目也和江西传来唱的调子一样。那时湖南戏班在演出时,小丑常在插科打诨中说:手拿三弦板、口说四乡话,衡州牛马拐,长沙讲官话,醴陵咯是咯,江西哇咕啦。“咕啦”意指“什么”,是赣西人的专用词。如今湖南茶陵等地的群众还流传着“咕啦三角班,行头自己粗,只要挑得来,至少唱一晚”的歌谣。当然,交往是相互的。莲花艺人会去茶陵教戏,攸县艺人也会招郎至莲花传艺。特别是湖南湘剧对赣西采茶戏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湘剧的“春庆班”“严华班”常在赣西一带演出,带来了一些高腔和南北路剧目和曲调。在演出的同时还授徒教戏,特别是“川调”的传入,促使三角班逐渐演变成“半班”。吸收进来的“川调”,经过老艺人的融合、加工、再创造,变得柔中兼刚、豪迈奔放,山野田园风味更浓,带着赣西的独特韵味。所以说,赣西采茶戏与湖南花鼓戏,彼此之间潜移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发展,堪称艺苑中的姐妹花。

在“踩彩”(即“三角班”)阶段,表演艺术只有小生、小旦和小丑。进入“半班”后,增加了老生,均与法师相似,衣装用夏布制成,有短水袖。小生持折扇,老生拿云帚。小丑穿黄布衣裤,腰围长巾,鼻上涂白粉或画青蛙形,走矮子步,出场动作以跳步退出。花旦穿蓝布衣裙,腰系围裙,手拿手帕,额中点红,先退步出场亮相,常以小指挨唇,台步以小碎为主。彩旦挂辣椒,手持蒲扇,动作泼辣大方。旦角在唱念时均是真假结合,唱腔收尾多用翻八度的“仄声”(即假声),也都是男扮女装,以“仄声”特点区分男女声腔。赣西采茶戏的音乐多为上下两句,板式变化较少,没有明显的角色行当之分。声腔共分正调、耍调和小调三类。“正调”以“川”“神”“哭”“骂”四个调子为主,同时还有“四板腔”“倒板腔”“三阴三阳”“妹子调”“思贤调”“高低凡字调”“一字调”和“上、下苦调”等。“耍调”又称“杂调”,多以戏命名,如“卖杂货调”“七块柴调”“卖茶调”“怀胎调”“算账调”“送郎调”“等姐姐调”“劝夫调”“思郎调”等。“小调”则是当地或外来的民歌小曲,如“十打调”“下象棋”“双采莲”“摘茶子”“五更鼓”等。伴奏乐器有唢呐、笛子、二胡,打击乐有堂鼓、大锣、小锣、钹。早期乐队只有三人,一人拉琴,一人司鼓,大锣和钹由一人兼打(钹只一面),小锣则由下场演员兼。

国民党统治时期,有“看了三角班,妇女房门不要关”之说。国民党政府有时下令禁演,对艺人施加迫害,赣西采茶戏几乎面临绝境。在苏区革命时期,实行“旧瓶装新酒”,将创作的红色戏剧,套上采茶戏曲调进行演唱,如《打倒王东元》《龙冈擒瓒》《学界游乡》《三娘教子》等。当时的陈桂芳、吴龙开和“合兴班”成员,为宣传革命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赣西相继成立了永新、莲花、宁冈县采茶剧团,业余剧团到处皆是。1960 年,永新县采茶剧团随江西省慰问团到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八省演出《南瓜记》,创作的《铁镜山》《爱集体》《醉县令》等均获好评。到了 21 世纪,赣西采茶戏由于人才断档等,濒临消亡。永新县文艺工作者仍在顽强改革、出新,渴望赣西采茶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6sHHM4fuyXnOU9qsqiFXEdqqI+vDjL7n14CZ1NbG1xmkoXiJXYN1hievoft//k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