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吉安采茶戏

两宋时期,江西茶叶生产很发达,主要茶区分布在赣北、赣东和赣南。江西采茶戏是经由粤东传入采茶灯的基础上,结合赣东武夷山区的采茶歌发展起来的,并受到湖北黄梅采茶戏的影响。吉安自古是连通广东、江浙和赣东的必经之路,吉安采茶戏则融合了赣东采茶戏、宜黄三角班和赣南采茶戏的剧目和曲调,融入吉安形成的“花鼓灯”,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吉安采茶戏主要还是源自抚州宜黄县,并深受来自清江(今樟树市)、新余(市)等地的“花鼓班”影响。

吉安采茶戏初名“花鼓班”,继名“三角班”,后来又被统称为“采茶戏”。吉安花鼓班,初名“花鼓灯”,是从民间灯彩中衍化而来的。传统剧目中有不少灯戏,就是花鼓班的早期剧目。这些剧目的演唱形式有载歌载舞、演唱音乐、民间小曲,说唱内容有:恭贺新春、合村保太平。据《解文毅公集》记载:明太祖因悯其(解缙父亲)老,特命解缙伴父归侍,带回南京灯彩,以光耀乡里。吉安灯彩之乡,即此而来。吉水县金滩灯彩艺人舞灯的同时,穿插着一旦一丑演唱花鼓小戏《送宝》《七块柴》(又名《打大花鼓》或《扇子花鼓》)。这一旦一丑就是“蚌壳灯”中的渔翁和蚌壳精。

吉安县万福镇麻塘村,每年新春都要大闹花灯。由于人们对花鼓灯的喜爱,有时便留住“打租台”。婚嫁喜庆、建屋上梁、店铺开张也请去“坐唱”,自然而然地称之为“花灯戏”了。由于花灯戏演唱故事简单,深受人们青睐,艺人们便脱离灯彩单独组班。七至九人为伍,窜乡走村,圈地为台。最早演唱的剧目几乎都是单台戏和对子戏,如《送宝》《七块柴》《看花灯》《十盏明灯》《拜年》《十绣》《耍金扇》《表天下图》等。

清乾隆年间,随着“宜黄三角班”流入吉安,特别是“川调”等锣鼓腔的传入,以及《蔡鸣凤辞店》《毛朋记》《洛马桥收租》《青龙山》等正本大戏的引进,吉安原来的花鼓小曲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花鼓班从此不再是一把胡琴和一个梆子伴奏,曲调开始有了简单板式,自此花鼓班又称“三角班”。关于“三角班”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左台是锣鼓,右台是胡琴,中间是演员做戏,形成三只脚,故名“三脚班”;二是说演唱剧目多为两旦一丑,或一旦一丑一生,因三个角色而得名“三角班”。“三角班”时期演员队伍增加了,不再是“七紧八活九轻松”的小队伍,而增至十至二十人。剧目、曲调更加丰富,而且有了正式班社,供奉着与“宜黄戏”相同的清源祖师。如:

花鼓班“同仁堂”拜师图

因此,宜黄三角班的传人,对吉安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角班的剧目成为吉安采茶戏的主要来源。自此以后,花鼓班不但钻山乡、窜乡场,而且也赶庙会、演社戏。太平天国以后,吉安经过一场战火劫难,大剧种走向衰落,不少原吉安大班艺人加入三角班,或者联合组班演出,更加促进了吉安采茶戏的形成发展。不仅大剧目多了,袍带戏增加了,而且在演出技巧、行当曲牌各方面,更为丰富多彩。所以那时三角班又称为“半班”,演唱曲目除了花鼓采茶调之外,也渗入了少量高腔和皮黄(又称“南北路”或“汉调”)。

从花鼓戏、三角班发展而成为采茶戏有以下几个重要标志:

一是宜黄戏的传入,给吉安花鼓班带来了许多整本大戏,如《蔡鸣凤辞店》《过界岭》《青龙山》《毛朋记》等等。

二是丰富了很多曲牌体唱腔和正板正调,发展了一些简单的板腔体唱段,吸收了外来“南北词”“川调”和“神调”。

三是行当上在原来的一旦一丑和二旦二丑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生、老生、老旦、娃娃生等。

四是其他方面也有了明显变化。服饰方面由原来的穿生活便装逐渐发展到向大剧种的服装靠拢。身段、表演方面,在原来生活化的基础上,逐渐走上舞台的规范化、程式化,最典型的是旦角有一整套“小脚步身段”,丑角有成套的“高桩步身段”与“中桩步身段”。伴奏上扩大了乐队体制,特别是增加了武场,有了锣鼓伴奏。文场也由原来的一把正弦胡琴增加了一把反弦胡琴和唢呐,引进了很多民间器乐曲牌和其他剧种伴奏曲牌。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吉安花鼓班才改称为“半班”和吉安“三角班”,但大部分还保留了原来花鼓班所演唱的曲调和剧目。因而,花鼓班是吉安采茶戏的初级阶段,而采茶戏则是花鼓戏的高级阶段。

在师承方面,吉安采茶戏大致分为三派:一是永丰派,以表演细腻、行当较整齐、善于演“半班”见长,主要艺人有本法师、杨万福、金裁缝、熊仔师等;二是吉水派,以唱功见长,讲究嗓音圆润,委婉动听,主要艺人有庆周师、刘金生、罗日志、肖载芳等;三是以善演裙子戏见长的罗五俚(艺名“盖天麻子”)派,在吉安、吉水、新余、高安(属宜春市)等地颇具声誉。

在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吉安采茶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具备采茶戏的普遍特征的同时,受地方语言、唱腔、戏曲等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吉安采茶戏表演最具特色的有矮子步、拐子步、裙子功、扇子功等。矮子步分高、中、矮三种桩步;高桩步,上身端直,肩膀稍摆动,双膝微蹲至 140 度至 160 度,双足用前脚掌落地,足跟悬空,臀部自然摇摆,幅度不大,举步均匀向前;中桩步,在高桩步的基础上,双膝下踩到 100 度至 120 度,因此臀部的摆动幅度更大些,双肩的摆动幅度也相应加大;矮桩步,双膝下踩到 60 度左右,走台步时用脚尖点地,否则就会向后仰翻,臀部、肩部的摆动相应加大。拐子步是丑行表演特色台步之一,右足微曲,足尖点地,左脚僵直不曲,行走时脚掌全落地,走台步时自然形成一拐一拐的形态。整个表演要求驼背、曲足、瘫手(左手)、歪嘴,丑态可掬。裙子功是丑行表演特色台步之一,行走时上身端直,双脚脚掌全部落地,左右臀部先后有节奏地微微向后掀动,腹部随着一张一缩,系在腰上的裙子也自然地、有节奏地掀动。扇子功是丑、旦用折扇作道具,耍出各种花样,有起绸扇花、小脚步扇花、对持扇花、收调扇花、单台戏吊扇花、单台戏起调扇花、高桩扇花、矮桩扇花、收桩扇花、反持扇花等。此外,台步规定小旦走花麦(荞麦)角,小生走半边月,小丑走眼睛圈。小旦一侧身一园,小丑三折一园,小生正身一园。手法则要求花旦举手齐乳不过肩,小生齐胸不过脸,小丑齐眉不过头,小花过头大势走。小台三步半,大台七步半,上楼七上八下,下楼回声一眈;开窗推手步不动,开门退后一步弓;哭腔低头眼不动,眼睛一动泪如涌;等等。

吉安采茶戏唱腔语言,均为吉安本地土气的“官话”,朴素自然。由于吉安采茶戏演出的剧目贴近生活,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封建、反暴虐的正义心声,历代的统治者经常以各种名头禁演。国民党统治时期,艺人遭缉捕、迫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地方剧种也因此遭受严重摧残。但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色歌谣和红色戏剧大量涌现,如《毛泽东空山计》《大放马》《欢送哥哥上前方》《杨如轩带花》《志愿当红军》等,都曾用采茶调演唱。红军北上抗日后,戏班又偃旗息鼓,艺人匿迹,吉安采茶戏几乎面临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吉安采茶戏迎来了新的生机,当时的吉安专区把一批老艺人召集起来,整理出大小采茶戏剧目 149个和一批唱腔及曲牌,整理、改编了大量传统剧上演。大型现代戏《炉火长红》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双喜临门》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灌制了唱片,《血海深仇》《两头肥猪》《春风杨柳》《饭甜茶香》《茶亭会》《投军记》《黄帝的子孙》等戏曲一部分由江西省内多个出版社出版,另一部分发表在《星火》双月刊。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和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冲击后,吉安采茶戏在艰难中传承发展,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创新后的吉安采茶戏既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1 年 5 月,吉安采茶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4zTO6gePWNk2NnKGxPI9kEGYPSsCJ07gH+dnc0S+Jksfh1c7Dx7YklIpi235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