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吉安戏

“吉安戏”是一个相对古老的大剧种,旧时称“吉安大班”,清朝末年才叫“吉安戏”。

徐渭《南词叙录》记载,明朝中叶,江西弋阳腔流传至湖南、广东,吉安是必经之路,成为早年弋阳腔的活动中心地区之一。明代吉安永丰人郭仪霄《万人缘》诗注云:“乡村作水陆醮,放火花,演大剧,谓之‘万人缘’。锣鼓钟钹声喧阗,无常花面奔走颠。神炮裂耳火烛天,老佛清静闹可怜。”这“万人缘”演出都是弋阳腔的连台大戏和传奇本,其声腔曲调至今保留弋阳腔的原貌。

明朝万历以后,吉安一带又流行从安徽传来的“徽池雅调”(弋阳腔一个流派,是综合青阳腔、徽州腔而成的,汤显祖谓之“徽青阳”。当时影响很大,有“天下南北时尚徽池雅调”之说)。当时吉安人景居士编印的《鼎刻时兴滚调歌令玉谷调簧》,就是吉安“徽池雅调”高腔的演出剧本集。明末清初泰和人萧士玮在《春浮园文集》日记中提到吉安盛行的“四平腔”,即为这种“徽池雅调”的别名。如今流传下来的《山坡羊》《桂枝香》几个曲牌,即系“四平腔”的遗音。清末吉安高腔中保存的《五娘剪发》《抢伞拜月》《打猎回家》《磨房相会》《陈姑赶潘》等,均属“徽池雅调”高腔之代表剧目。这路吉安高腔曾对湖南长沙高腔的发展起过重要影响作用。清咸丰五年至十一年(1855—1861),因为战乱,群众纷纷西逃,不少吉安艺人流入湖南,有的参加了湘剧、祁剧班子的演出;而一些湖南艺人,也参加了吉安戏班的演出,对吉安高腔进行了加工提高,这种艺术交流,大大丰富了两地高腔。

在戏曲交流中,昆腔也较早传到吉安地区,明末崇祯年间,泰和县就有昆腔班演出。据明末清初泰和人萧士玮日记记载:“姑苏复来一小旦……”,“道上逢小汪青衫欲湿似白公听琵琶……将入吉投田中丞……”。说明其班社大多来自江浙,所唱皆系昆曲名著,如《琵琶记》《绣襦记》《浣纱记》等。

最初,昆腔与吉安高腔分开演出。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昆腔班站稳了脚跟,由单独演唱到与吉安高腔合班演出,这为吉安戏的产生奠定了声腔上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朝中叶以后,由于“宜黄腔”的兴起,湖北楚腔流入,吉安出现了诸腔鼎盛的局面。及至清末,湖南戏不断流入,甚至双方艺人合班演出,所以吉安戏唱腔更加丰富,故吉安戏又有“楚戏”之称。

光绪九年(1883)秋,赣州东河戏“连庆班”来吉安演出,班中文武小生戚炳林(绰号“草包”)结识了吉安绅士、小京官张文澜。张文澜酷爱戏剧,尽管东河戏这个老剧种在当时不受欢迎,他还是于光绪十年(1884)春,大力资助戚炳林重组“吉郡临庆堂”,这是吉安市近现代以来第一个班组。班内不仅有东河戏演员,更有吉安戏艺人,还有花鼓班艺人。新班子的剧目和腔调五花八门,风格独特,故而深受观众喜爱。为了统一演出剧目的曲调,吉郡临庆堂的艺人们经过 2 ~ 3 年的实践改革,选定吉安戏曲原有的高腔和“南路楚腔”为基调,同时广泛吸取“北路汉调”“四平调”“凤阳花鼓”“乱弹”“昆腔”等调的某些特色,使得吉安戏得到成熟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多声腔的地方剧种,一时闻名吉安、赣州,群众称为“吉安大戏(班)”。吉郡临庆堂供奉老郎菩萨为戏神,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神诞日”。吉郡临庆堂从光绪十年组班,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这个高、昆、乱弹的多声腔班子,走遍了吉安、吉水、永丰、乐安、新干、泰和、永新、遂川、莲花、茶陵(湖南)等地。光绪二十五年(1899),湖南浏阳来了欧阳庆臣(绰号“木脑壳”)、彭庆福、左庆旺、王寿生等十余名祁剧演员,加入吉郡临庆堂,队伍扩大到史无前例的百余人。此后十多年,是吉安戏最兴旺的时期,只要是庙戏、神戏、赌戏都要邀他们班演出,演出活动不仅遍及吉安地区各县乡镇,而且远到宜春的樟树、丰城,抚州的南丰、金溪,赣州的兴国、赣县、宁都、龙南、定南,广东的韶关,以及湖南的长沙、浏阳、桂阳一带。

民国初年,“梆子戏”经由波阳(今鄱阳)流入南昌,再经南昌传至吉安,所以吉安戏中也兼唱“安徽梆子”。多种声腔的汇合,吉安戏遂形成了以唱高腔、昆曲、皮黄(亦称“南北路”)和安徽梆子及花鼓小曲的综合性地方大剧种。

吉安戏的唱腔主要是吉安高腔,其调性综合了吹腔、弋阳腔、昆腔、南北路(乱弹)、梆子腔,既高亢、刚劲、粗犷,也有着昆曲、四平腔的绮丽、纤细、优雅之长,是多元融合碰撞的结果。语言以吉安官话演唱,唱念既俗又雅,很具有吉安地方特色。

吉安戏的行当齐全。行当原分生、旦、净、丑四大类,后借鉴了弋阳腔的行当角色,把老生、武生改为头靠把(如杨滚、杨业、黄忠、赵云、岳飞等)和二靠把(如华荣、杨再兴、罗通、范仲禹等)。旦行分:正旦、小旦、老旦、摇婆旦等。净行分:大花、二花(跌打花脸)、三花(丑)。各类行当唱念均用上韵的吉安官话。小生、小旦用小嗓,生角用边音,正生时带仄声(假嗓),真假嗓并用。花脸用霸音,老旦、小丑用本嗓。表演程式化,但较接近生活,特别是武打场面有时用真刀真枪,运用喷火、飞叉、顶腕等杂耍,特别吸引人。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吉安戏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艺术特点,如旦角都由男艺人扮演(直到 1922 年后,花旦、青衣才改由女艺人扮演);表演有一套特有程式,如亮相、抖袖、整冠、理鬓、拉杉子等;动作要求很严格,如,拉杉子要求花脸过头,须生齐眉,小生平肩,旦角平乳;跑马、留马、冲马、勒马、退马也有一整套舞蹈动作。吉安戏还有一些特技,如文武小生戚炳林,在《林冲夜奔》中饰林冲,不仅唱、念、做、打与其他剧种不同,还加了“打叉”特技;在《白蛇传》中饰许仙,“断桥”一折中有“踢鞋”特技;在《打棍跌箱》中饰范仲禹,有“跌箱”“卧箱”“出箱”等特技。大花脸申豹,在《五台会兄》中饰杨五郎,有摆出“十八罗汉像”的特技;在《秦府抵命》中饰秦灿,有“扑桌”“摔桌”等特技。跷子花旦郭红喜(男),在《红梅阁》“放悲”一场中,有“高腔直下”“蝴蝶穿花”等特技。因此,吉安戏很受群众欢迎。

由于争抢角色等原因,吉郡临庆堂后来四分五裂。1922 年,欧阳庆臣与戚炳林为争演《五台会兄》中杨五郎一角闹翻,另起班“福兴堂”(又名“木脑壳班子”),彭庆福在遂川建起了“吉安福临堂(庆福班)”,左庆旺在吉安又建“吉郡大顺班”(后改名“仁凤舞台”),王寿仔在永丰建“寿仔班”(后更名“炳生班”)。吉郡临庆堂的分裂带动了一批班社的兴起,吉水县谷村建立了狗蚤班(“界兴舞台”),吉安周飞鹏建了“京楚乐中华”,安福、永新等地也建立了吉安戏班社,一时吉安戏班社有 20 多个。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迁到泰和,随之一大批京剧艺人云集吉安、赣州,吉安戏受到强烈冲击,逐渐转入乡间,由包帐制改为共和班,境况日衰。同时,由于外来剧种增多,吉安戏没有继续大力革新,日渐老化、衰落,最后只在乡间演出,直至湮没无闻。其间,虽有过多次补救,但都无济于事。吉安戏班从此改唱京戏和采茶戏,走向了不可挽救的没落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没有吉安戏班社存在,这个古老剧种无法恢复,成了一个失传的剧种。 9PUqcuWVFvP/S8PXbusmI+ZDKEo7APm1GU03qtV4Fn38igA5/CXuJM/BFCqnW6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