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文坛全才。他是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词人,“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还是社会活动家、美食家,爱喝酒、爱品茶,他发明的美食东坡肉、东坡肘子至今依然是大家的最爱。此外,他还是一位书画大家,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他最先倡导文人画,还是宋代尚意书法的代表,在书画领域都留下了不朽的杰作。常说“字如其人”“书为心画”,接下来将从书画艺术的角度切入,来解读苏东坡的水墨艺术世界。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发明了文字。众所周知,世界上一共有五大文明发源地,中华文明是这五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五大古国都创立了自己的文字,虽然这些文字都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功能,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写方法,但是最终也只有中国的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这是为什么呢?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汉字的“图画性”。古老的汉字是单音节的象形文字,既可以表音也可以表意,一开始是看到什么东西,就把它画下来。在书写的过程中,为了简便而变得越来越抽象,最后形成以点、横、竖、钩、撇、捺等笔画组成的,具有独特形体结构的抽象的文字符号。
二是书写工具的特殊性。书写工具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书法艺术的形成。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毛笔和纸张这些特殊的工具。毛笔吸墨性强,有利于连续书写,非常适合书写者自己内心感情的表达和抒发;另外,毛笔非常柔软,书写的时候可以八面出锋,这是中国书法最终能够形成“真草隶篆”不同字体线条艺术的重要保障。
三是文化的统一性。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上崇尚儒家。虽然历史上也有过短暂的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大一统。政治上的统一就必须要求“书同文”。可以说,国家的长久统一是书法艺术得以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的制度保障。
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形式,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上,已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纵观中国书法史,历朝历代可谓名家辈出。这些艺术大师们在真、草、隶、篆等字体上,均给后人留下了杰出的作品。比如,在中国书法史上,曾产生过三件著名的行书作品,被公推为“天下三大行书”。那么,这三大行书都是什么样的作品?作者又是谁呢?
第一名就是天下闻名的《兰亭集序》,又叫《临河序》,作者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一代书圣王羲之。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巳佳节,书圣王羲之邀请他的朋友谢安、谢万,还有他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及其他社会名流,合计四十多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办了这年春天的第一次雅集活动,当时春风浩荡,众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一共作诗37首。大家准备出一本诗集,就邀请德高望重的王羲之给写一篇序言,王羲之在微醺的状态下拿起鼠毫笔,在蚕茧纸上一鼓作气,写下了被后世称赞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绝代珍品《兰亭集序》。王羲之也被后世尊称为“书圣”。《兰亭集序》文笔清新优美,书法写得更是精妙绝伦,比如序文中一共出现了二十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一样,绝对没有雷同。据说后来王羲之酒醒了以后,又照着原文书写了好多遍,无论怎么写也达不到原先的水平了。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去世的时候,就把这件稀世珍宝随葬,埋进了昭陵,成为书法世界永久的遗憾。
大唐王朝雄视天下,以开阔的胸襟和霸悍的视野推动着社会演进,表现在书法艺术上那就是创立了开阔恢宏、法度森严的楷书,又称唐楷。说到楷书,可能大家马上会想到两个人,谁呢?那就是颜真卿和柳公权。这两位大书法家都擅长楷书,他们的书法被尊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的楷书被称为“颜体”,他写的正楷端庄雄伟,庙堂之气十足,作品有《颜勤礼碑》《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等等。颜真卿除了擅长楷书以外,他的行书作品也气势磅礴,别具面貌,比如下面要介绍的在“天下三大行书”中位居第二名的《祭侄文稿》,就是这样一件杰作。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从书写形式上来看,是一篇用行书创作的文稿,也就是一篇草稿。颜真卿在创作《祭侄文稿》的时候,完全摆脱了书写法度和规则的约束,是真性情的一种自然流露,没有任何人为做作的笔画,作者在书写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心手两忘的境界。那么,《祭侄文稿》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书写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大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忠君爱国的颜真卿联络他的堂兄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颜氏一门先后有三十多人为国捐躯,堂兄颜杲卿和他的小儿子颜季明也都被叛军残忍杀害。758年,颜真卿派的人在河北寻访到了侄子颜季明的遗骨,面对国仇家恨,颜真卿悲愤交加,情不自已,边写边涂,一口气写成了这篇名垂千古的祭文——《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简称《祭侄文稿》。
介绍了行书中排名第一的《兰亭集序》和排名第二的《祭侄文稿》,那么第三名是谁的作品呢?第三名就是由北宋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苏东坡所创作的《黄州寒食诗帖》,又称《寒食帖》。一起来欣赏这件字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苏东坡说:“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了三个寒食节。每年都惋惜春天太短,大好春光没有办法挽留。今年开春以来,阴雨绵绵,连着下了两个月,天气像深秋一样寒冷萧瑟,让人心情低落,郁郁寡欢。刚刚盛开的娇艳的海棠花被雨水打落一地,紧接着就被地上的污泥摧残得一片狼藉。”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用的是《庄子》里的一个典故,说是一个人把小船藏到山谷里,他以为藏得很好了,谁知道晚上来了一个力大无穷的人,把小船背走了。这个寓言故事是说世事无常,谁又能改变得了现实呢?就像一个患重病的少年,病虽然好了,但头发却全白了,这是人为的力量所不能改变的事情。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春天江水高涨,眼看着就要冲进屋里来了。居住的破房子却像一叶扁舟,孤独无助地在水里漂流。厨房里空无一物,只好在破灶烧着湿芦苇,将就着煮些青菜。日子过得混混沌沌,本来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当看到天上的乌鸦衔着纸钱飞过,才想起来今天就是寒食节。想舍身报效朝廷,皇宫大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即;想回故乡给祖坟烧纸祭奠,家乡却又远在万里之外。哀叹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前途就像一团死灰一样不能复燃。
通读全诗,不难看出,诗中充满了苦涩苍凉的味道,东坡把在黄州生活的沮丧、失望,以及落魄无助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苏东坡是四川眉县人,二十二岁考中进士,一直在朝廷做官,他为什么来到了偏僻的黄州,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才写出如此凄凉哀婉的诗句呢?要了解这些情况,还要从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冤案,也是北宋时期最大的一个文字狱“乌台诗案”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