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结婚不久买了车。头三年,他们老老实实地买了汽车保险,但没有出车祸,没有从保险公司得到任何赔付。小王心里不爽道:“怎么光付钱,没回报呢?!”就决定不再买保险了。他妻子知道后,也没说什么,因为感觉确实不合算。可是,从此,她开车格外小心,一看到周围车多就紧张,就怕撞了别人赔不起!有一天,她还真的撞了人,车坏了,两方人都住院抢救,不仅家里的钱赔光了,还差点坐牢!
小王的故事很典型,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要买保险?到底该如何评估保险的价值?
我们仔细看保险是怎么运作的。你之所以想买汽车保险,就是担心开车时可能发生车祸,因为一旦发生车祸,自己的车可能受损,自己也会受伤,还可能给别人造成损失和伤害。所以说,买保险买的是“安心”,让你开车时不用总是紧张,以致不能做出正常判断。也就是说,你开车面对的“坏风险”是:一旦发生车祸,你可能要遭受很大的损失,将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你希望规避这种“坏风险”。
而你买的汽车保险本身也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支付结构包含不确定性或者说包含风险,因为如果你不发生车祸,保险公司就不会给你任何赔付,所以,保单是否会给你赔付是不确定的。只是对你来说,保险产品包含的风险是“好风险”:你现在付保费买下保单,将来如果发生车祸,你就可以得到赔付,等于用现在的钱换未来不确定的赔付。也就是说,保单给你的赔付和你可能遭遇的损失正好是反过来的,是100%负相关的。所以,通过买保险,把保险所包含的“好风险”跟你承担的“坏风险”加在一起,使你的总体风险为零。只是这种“好风险”不是免费的,保费就是它的成本。
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坏风险”,除了车祸,还可能生病、失业、创业失败、亲人发生意外、房子起火、遭遇旱灾和水灾等。如果有一些金融产品,不管是保险还是其他,只要这些金融产品未来的支付结构正好跟我的“坏风险”是负相关的,我就愿意花钱去买这种产品。即使这些产品的预期回报为负,我也愿意,因为这些产品所包含的风险对我来说,是“好风险”。通过买这些保险产品,让别人帮我承担我的“坏风险”。
任何金融产品跟我的“坏风险”越是负相关,我要求的回报就越低,甚至是亏本(负回报)也愿意。因为越是负相关,这个金融产品带来的“避险性”就越强,投资属性就越弱,给我提供的“安心”就越多!小王的故事就证明了“买保险,买的是安心”这个道理。
根据这个道理进一步延伸,即使一种金融产品本身有风险,就像保单一样,但是,如果它带来的回报跟我的“坏风险”的相关性越低,它对于降低我的“坏风险”的价值就越大,所要求的预期回报就越低。
这个金融逻辑似乎跟我们以往讲的“回报跟风险正相关”的结论相矛盾,但其实不是。因为保险产品很特殊,是针对具体个人的“坏风险”精准设计的,是个人化的,而一般性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基金、债券等证券,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来的,它们所包含的风险相对你的就业风险、创业风险而言是叠加性的,是“雪上加霜”性质的风险。
所以,对你来说,股票等这些金融品种的风险也是“坏风险”,如果要你承担这些“坏风险”,你当然得要求额外的高回报、高补偿。也就是说,对叠加性的“坏风险”而言,回报应该跟风险正相关。
那么,除了保险,对于普通投资者,还有哪些金融产品具备负相关性或低相关性的特征呢?
黄金算是一种,因为人类自古以来就把黄金看作避险资产,即使到了今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如此,以至于任何时候世界经济或者主要经济体发生危机、出现社会动荡,股市、债市可能大跌,但黄金、白银的价格可能猛涨。原因在于,这种时候许多人会把财产往贵金属转移,用贵金属来避险保值。所以,在过去几十上百年的资本市场历史中,黄金价格总体上跟股市、债市呈负相关性。
也由于这个原因,黄金在很多时候不是真正的投资品,而是半保险品,其预期回报不应该高,甚至有的时候黄金的预期回报应该是负的。比如,在经济平稳、社会稳定、股市上涨的时候,黄金可能会无人问津,价格呈趋势性下跌或不动,那么,这种时候,黄金的回报不会有吸引力。但即使是那样,你也不应该失望,因为黄金本来就不应该只作为投资品来看待,你不应该忘记黄金的保险属性。
同样的道理,许多金融衍生品更多是避险性产品,就像商品看跌期权、股票看跌期权等,我们不能用这些衍生品是否会带来很高的投资回报来评估它们的社会价值。这些金融衍生品留到今后再细谈。
农产品、肉食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跟“坏风险”的相关性也很低,原因是不管经济、社会发生什么波动,人们还是要吃饭的。尤其是经济出现危机、社会出现动乱或者自然灾害导致灾荒的时候,这些食物的价格反而会大涨。所以,很多投资者和职业基金管理人喜欢持有一些农产品、肉食品等大宗商品期货,目的不是追求这些东西的高回报,而是看重其低相关性所带来的避险价值。
所以,并非所有的风险都是坏的,有的风险可能跟你自己承担的风险正好负相关或低相关,那么,这些风险是“好风险”,保险产品就是这样。对这些金融产品来说,哪怕是低回报甚至亏本也有市场。
要点:
1.保险产品的价值是避险,带来的是“安心”,所以,预期回报可以是负的。“好风险”可以用来对冲“坏风险”,其溢价为负。
2.黄金被习惯看成稳定的价值载体,不受经济波动、社会动荡的影响,也不因国界而不同,所以,黄金价格与多类投资市场逆向而行,呈负相关性。由此,黄金是半保险性产品,预期回报偏低甚至也可能是负回报。同样,农产品、肉食品价格跟其他风险的相关性比较低,具有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
3.一项金融产品的回报跟投资者自身风险的相关度越低,其避险价值越高,所要求的回报会越低。比如,如果你在金融行业工作,你的投资应该淡化金融股票,而多一些跟金融不相关行业的股票,即使其他行业的投资回报低一些也值得。“坏风险”对应高的回报要求,“好风险”对应低回报甚至负回报要求。
思考题:
●风险为什么要分类别?为什么并非所有风险都是坏的?
●保险公司怎么赚钱?在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担保靠不住?
●为什么金融产品跟你的风险相关性越低甚至负相关,对你的价值越高,你亏本也愿意买?小王是否该继续买汽车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