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诗题很长,在此不必全引,只是这两句话,就似乎已看出这位“文起八代之衰”,以“圣人”自命的韩文公的思想状态。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总觉得知识分子的学问是应以经邦济世为主的,总是与政治分不开的,最高的理想是王佐之才,澄清天下之志,舍此之外,似乎再无学问。扬雄所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连一些才子自命不凡的诗词歌赋都认为是“雕虫小技”,况等而下之为草木虫鱼作注释者乎?不过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贤之志,以及大量表面讲圣道、胸怀窃国志的“英雄”们的口头禅,而并非凡人所能想象的。一般凡人,靠自己双手做工种田,或手脑并用,爬格子乞讨稿费的人的想法则是另一种的,说的更具体些,就是更接近生活,更实际一些,也就更有情趣些。
生活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物质是自然界给予的,又是在生活中通过智慧和劳动创造的,没有自然界的给予,不可能有人类赖以生活生存的物质;没有智慧和劳动的创造,人类也不能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只能像动物一样向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原始物质。所以细想想,人类的学问,还是从最早认识自然一草一木开始的。因而草木虫鱼本身就是很重要复杂的学问。等到圣人们讲仁政、霸道等等大学问的时候,自然远在初步认识草木虫鱼之后了。
不过中国圣人讲大学问,却也有其独特的特征,就是不讲上帝,不讲神灵,而只讲人,或者说只讲圣人。比如说火,首先想到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这是《韩非子》中记载的;他是王天下的圣人。其次是祝融、阏伯,被人尊为“火祖”,享祀南岳,是《汉书·五行志》记载的。至于说所谓“火神”,这是因崇拜火神的波斯索罗亚斯德教的传入而流行开的,这是唐朝的事,远在燧人氏和祝融、阏伯等“火祖”之后了。至于那位偷窃上帝火种给予人间的天使,那是出于希腊神话上的外国故事,传入中国,为人所知,更是近代的事。比之于古老的燧人氏,那更是不成比例的晚生后辈了。就从此一例的分析上,也还可以看出中国人历来相信,生活知识进而至于全民文化,最早都是人教的,而非神赐的。谁能说中国人迷信呢?
神农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
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嫘祖教民养蚕缫丝……最早的圣人们似乎都是以生活的知识和手段来教民的,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年头以后,那情况就完全两样。那“钻木”“构木”“尝百草”,等等,都是“草木虫鱼”的雕虫小技了。不过虽然圣人不提倡,而老百姓还是十分爱好此道的,生活的观察越来越细致,劳动的创造越来越辛勤,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继承也越来越丰富,这样对自然的认识和掌握也越来越深刻了。到了中国文化典籍从无到有,孕育成熟,一一问世,集大成的时代,那关于草木虫鱼的知识已经十分完备,而且载入典籍,以垂永久了。自然这是众多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而非出于某一个神人、圣人的恩赐与教导。但是在众多的人中,智慧超群的人也是不断涌现的,自然他们在获得、创造这些知识中是起了更大作用的。
鲁迅曾经说过第一个懂得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一个十分勇敢的人。其实他这个笑话想得未免简单些,因为这“第一个”恐怕是很难选出的。先民生活生存,想来是群居的多,不要说当时还没有文字纪录,纵然有,恐怕也无法分第一、第二。再有纵然找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恐怕也还是生吃的,不会蒸熟了,剥开来蘸着姜末、镇江醋,佐以绍兴老酒,悠悠然地吃。所以好多事,好多话,不细想尚可,一细想便不免有许多问题,纵然是被崇拜为“神人”的人,他们的话也还是值得推敲的。《韩非子·五蠹》中说得好,他道: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看来这位法家的话说得还是没有太大漏洞的。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自然是生吃,这些或者包括螃蟹在内,最早吃它,恐怕并非贪九雌十雄的美味,当然更并无持螯对菊的雅兴,而只是肚子饿得恐慌,捉来能吃的各种植物、动物充饥,野果、野瓜、鱼类、蚌类,等等。大概懂得吃种子,还在懂吃野果、野瓜之后;懂得取火、熟吃,更在此后。懂得钻燧取火,自然也是智慧出众的有心人,这就是古代的“圣人”。自然人类由因饥饿而寻找食物,由生吃而熟食;由向大地自然界寻找野生植物、动物充饥,到懂得种植谷物、饲养家畜;由单一认识动、植、矿物的区别,到分出不同大类,不同小类,单一名称,各自特征……这中间经过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十分漫长的岁月,其间不知经过多少智慧超群的有心人的仔细观察、比较研究,传授给众人,这样创造了最早的文化,也可以说是草木虫鱼,自然也包括鸟兽的早期的知识、学问,完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万物的初级阶段。关于这点知识的获得过程,我想中外大概是一样的。
这种认识,又历多少世、多少劫之后,那就是花柳含情、草木生春,虫鱼亦通人性了。读近人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有一段以虫比人的文字,小有情趣,现引于后,以见人类对草木虫鱼认识的升华吧。原文如下:
以虫比人,蚕是鸿哲大儒, 吐其丝纶,衣被天下 。蜂为名将相, 部勒有法,赏罚严明;酿花成蜜,犹之造福地方也 。蝶是名士, 爱花嗜酒,倜傥风流 。蝉乃高人, 吸风引露,抱叶孤吟 。蟋蟀闺妇也,蜻蜓江湖游食之人也,蜘蛛土豪也,蚊蚋马贼,蚤虫鼠窃也,苍蝇依附势力之小人也,螬蠹猾胥狡吏也,臭虫奄宦及恶丁劣役也,粪中蛆乃纨绔子弟及持禄保位之公卿也,惟蝼蚁确是务本业安分守己之善良百姓。
试问读者,感觉他的比喻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