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本小书《北京四合院》,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写成的。前后拖了有五年之久,在写完全书之后,再调过来写一篇“前言”。

记得还是一九八三年初,我的《鲁迅与北京风土》一书出版不久,寄赠香港《大公报》陈凡、潘际坰二位先生各一本。承蒙他们不弃,十分喜欢这本书,在报上便予以介绍。当时潘先生正以唐琼笔名在《大公园》版面上写连载《京华小记》,他连着为此书写了两篇介绍文章,而且说得非常有趣,他说好像是我处处跟在鲁迅先生后面一样。我读了他的介绍文章,也感到好笑,我怎能有“神通”跟在鲁迅先生后面呢?如果可能,自然很好,可是很遗憾,鲁迅先生在上海去世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三十多年前,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诗,中间两句道:“惜余生何晚,不及见先生。”今日回思,更为感慨,就是时间确实太快了……

在《鲁迅与北京风土》的“生活杂摭”部分中有一篇专谈“房屋”的文章,这房屋自然是北京的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久居于北京约十五年,住过一个时期会馆,租过一次房,买过二次房,这些房屋都是老式四合院,我在那篇小文中,作了概括的介绍。唐琼先生大概对此感到兴趣,特来信约稿,让我写一批有关“四合院”的文章,在《大公园》副刊上连载,当时我正写《燕京乡土记》,感情沉溺在北京旧日情景的回忆中,再专门写“四合院”,自然十分合拍,记得当时在思路上,拟了不少篇目,准备一一写出。不过“四合院”毕竟是四合院,写来写去,中心还只是四合院,作为一本书,固然可以。而作为一个报纸副刊的连载篇目,它既不多样化,又无故事情节。写了八篇之后,有的一篇上下两段,实际共登了十四五篇。一九八七年,我想将这部分旧稿编成一本书,先把旧文充实了一些内容,又根据《北京四合院》这个总题目,想了一些题目,重新写起来。

《北京四合院》,重在“北京”二字,如单纯说“四合院”,那北方不少省的四合院大体也都差不多,要是广义地谈四合院的住宅建筑,那就没有帝都的情调,京师的气氛了。北京作为都城,辽、金已远,不必多说。元代大都,已与今天的北京有着密切关系。《日下旧闻考》记云:

元时都城本广六十里,明初徐达营建北平,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故今德胜门外土城关一带,高阜联属,皆元代北城故址也。至城南一面,史传不言有所更改。然考《元一统志》、《析津志》皆谓至元城京师,有司定基,正直庆寿寺海云、可庵二师塔敕命远三十步许,环而筑之。庆寿寺今为双塔寺,二塔屹然尚存,在西长安街之北,距宣武门几及二里。由是核之,则今都城南面亦与元时旧基不甚相合。盖明初既缩其北面,故又稍廓其南面耳。

从这段记载中,可见元、明、清三朝北京城址的具体位置,双塔寺的双塔自然是元代建筑,塔是元代建筑,那寺庙的其他房舍是否是元代原有建筑呢?再有白塔寺白塔更是辽代建筑 (编者按,应为元代建筑) ……因之也就联想到,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大大小小的北京四合院,是否还有元代的老建筑呢?《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阊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该有多少“四合院”呢?双塔寺的“双塔”,五十年代初因展宽马路,无所谓地拆去了,实在可惜。白塔寺的白塔尚在,是很幸运的。而那海洋般的残破的四合院房屋,是否还有元代的建筑,就不知道了。但是明代的四合院建筑,还是不少的。前两年展宽骡马市大街,由菜市口到虎坊桥,街南拆去不少房屋,其中不少就是明代建筑。至于清代的房子,那就更多了。约略估计,北京现存的残破的四合院中,最少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是清代的建筑。因为自七七事变到现在的五十多年中,似乎没有新盖过几所四合院。记得五十多年前,在上学途中几乎没有看见过平地盖新房的,所见顶多只是修理旧房,或旧房翻新。后来所有盖新房的,则多是盖新式,也可以说是西式房屋的,不管楼房或是平房,似乎除去公家园林而外,民间几乎没有再盖四合院的了。

想想北京四合院的悠久的历史,以及几十年来没有什么再盖精美四合院的时代情况,以我这样一个只沾着一点战前老北京边的人,来谈“北京四合院”,写这样的书,感到是很不相称的。自己不是业主,没有拥有过一所,哪怕是很小的一所四合院;也没有真正地在标准的四合院中住过多少年;也没有平地起楼台,亲身建造过一所四合院;再有自己也不是学古建筑的。种种条件都不具备,却来写北京四合院的专门文章,真有些自不量力了。因而不能成为什么专门的著述,只能以随笔的形式表现了。

北京四合院,不论作为专门的建筑学著作、地方史著作、风俗史著作,似乎还都没有过专书。但是在一些文学艺术著作中、史地风俗著作中,这方面的资料还是不少的。“北京四合院”好比一个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衰老了,要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纵然保留下一些,那也如博物馆中精美的文物,只能使人想象过去,而不能使人感受生活,“北京四合院”的生命、感情、气氛……在它衰老的今天,是逐渐消失,要一去不复返了。在我这本小书中,如能保存它一点“音容笑貌”于文字中,与未来的作为“文物”的北京四合院供后人对照看看,我想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吧。

一九八八年三月末
云乡自记于浦西水流云在轩南窗下 Ei5dKnP5eNbpKy8v6BIpPLIJ9NTaQGLKbYouCjRHigXK/+XXj/t0L27TCa3F1N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