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臧哀伯谏纳郜鼎 桓公二年

导读

宋国太宰华督杀宋殇公,因担心诸侯讨伐,便向他们行贿。华督用郜鼎贿赂鲁桓公。鲁桓公接受贿赂,并把郜鼎陈列在太庙里。为此臧哀伯向鲁桓公进谏,指出治国的关键在“昭德塞违”,彰扬美德,杜绝邪恶。阐明国君要为百官做榜样,为后世做表率。谏言以排比罗列,简洁严整,气势贯通,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鲁桓公拒不纳谏,臧哀伯义正词严。文章以周内史称赞臧哀伯作结,意蕴深长。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 ,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 ,以临照百官 ,犹惧或失之 ,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是以清庙茅屋 ,大路越席 ,大羹不致 ,粢食不凿 ,昭其俭也。衮、冕、黻、珽 ,带、裳、幅、舄 ,衡、 、纮、 [4] ,昭其度也 。藻、率、鞞、鞛 ,鞶、厉、游、缨 ,昭其数也 。火、龙、黼、黻 ,昭其文也 。五色比象 ,昭其物也 。钖、鸾、和、铃 ,昭其声也。三辰旂旗 ,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 ,声明以发之 ,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今灭德立违 ,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 ,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 ,义士犹或非之 ,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 ,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 !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译文

夏季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得郜国的大鼎,并把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这是不合礼制的。

臧哀伯劝谏说:“作为百姓的君主,要显扬道德,防止违反礼制的行为,以此来为百官做榜样,这样还恐怕有所缺失,所以要彰显美好的德行,用来教育子孙。因此太庙用茅草盖屋顶,天子祭祀乘坐的车子用蒲草编织的席子作垫子,祭祀所用肉汁不加调料,祭祀主食不用精米,这是表明节俭。礼服、礼帽、蔽膝、大圭,大带、裙子、绑腿、鞋子,横簪、瑱绳、冠系、冠顶板,这是来显示尊卑的法度。玉垫、佩巾、刀鞘、刀饰,革带、带饰、飘带、马鞅,这是来显示尊卑的等级。礼服上画火、画龙、绣黼、绣黻,这是来表示尊卑的文饰。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画山、龙、花、虫,这是来表示色彩。钖铃、鸾铃、和铃、旗铃,这是来表示声音。日、月、星画在旌旗上,这是来表示光明。因此,所谓美德,就是节俭而有法度,升降而有等级。以花纹和物色作为标志,以声音和光彩作为象征,把这些明示给百官,百官就会警戒和畏惧,不敢违反纪纲法律。现在违背道德,炫耀违背礼制的行为,把人家贿赂的器物放置在太庙里,向百官公然展示。官员们也效法这种行为,这又能惩罚谁呢?国家的衰败,源于官吏违反礼制。官吏丧失道德,贿赂就会公行。郜鼎放置太庙里,贿赂公行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吗?周武王战胜商朝,把九鼎运到都城洛邑,还有忠义之士提出非议,更何况把明显违法乱纪的贿赂器物放置在太庙里,这该怎么办?”桓公不听。

周朝的内史听说了这件事,说:“臧孙达在鲁国会后继有人吧!国君违背礼制,他没有忘记用道德来劝阻。” PkryMeN6Ag4E8IYj675fx5F5NoBxrhJQJJ1FTl/yXMfzD8vpPPckBbIso6G/f5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