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29年 26歲

2月11日 午刻,訪潘景鄭,留午餐。午後,玩“升官圖”游戲,潘擲得醫生出身,入太醫院,遂至負。( 潘景鄭日記

2月14日 潘景鄭至嚴衙前,與先生談。( 潘景鄭日記

2月16日 與聞宥(野鶴)見潘景鄭,爲潘紹介。繼又同往集寶齋及百雙樓兩處。先生邀往中央飯店夜餐,潘逃歸,怕應酬也。( 潘景鄭日記

2月20日 潘景鄭至嚴衙前先生處,應春酒之約。席散同往百雙樓,聞集寶齋、來青閣合得莫氏大批書籍,先往來青閣無所見,至集寶齋始見之。其清初精本不少,惜定價貴甚,令人興望洋之嘆。( 潘景鄭日記

春 以特異成績插讀上海持志大學國文系畢業班,此時初識胡道静。

初無緣相識,旋《校刊》發表余《版匡釋名》一文,顧學長見而視爲空谷足音,訪得余住址,不耻下問,莅寓相定交。余以學長識見高余萬倍,私心亟願居友生之位。學長長于目録之學,傳録各家《四庫簡明目録標注》至勤劬,并補苴極豐,余極佩之。學長又有特殊見解,以爲《四庫存目》必須作版本標注。此見當時識者甚少,余亦不能深明就裏。至解放後撥亂反正年代,京師乃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之輯,即由學長主其事, 始知學長所見卓矣,早矣。(履歷表;《文集·胡道静序》)

3月25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66頁

4月4日 至顧頡剛處,談話一小時,同去雅園、依園、秀野草堂遺址,又到護龍街文學山房及百雙樓購書,并在“丹鳳”吃點心。(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69頁

4月9日 顧頡剛跋先生手録諸家校批《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起潜大叔自槎南草堂歸,見示手録諸家評校《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五色相宜,七襄成報,而又摹寫逼真,如見古人原迹,展誦一過,心目爲開。諸家所論,凡器物之真僞,製作之意義,名稱之是非,釋文之然否,或早具新知,或偶然會悟,記以數言,往往得其至當。莊子所謂“動刀甚微,謋然已解”者,於此徵之。金文之學,自阮氏以來二百年,進步彌速,而兹編所録之諸家,實爲其鼓吹宣揚之中心。又龔氏疏懶成癖,潘氏政事多勞,造詣雖深,未遑述作,後生聞其名者,亦但有想望耳。讀此一編,然後其鱗爪可得而窺,則此書之貴重爲何如乎!吾叔有志遠游,倘能北上故都,於此文物淵藪中求之,必更有所得。而張香濤、王廉生諸家之不著一書而於此學有大功者,其評本或不難旦暮遇之,繼續寫録,合爲一書,於以見有清一代金文學之大成,且溯本窮源,審其歷歷變遷之迹,於以知阮元之書所以得居大輅椎輪之功者,蓋如此謂非學術界中一大盛事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冀淑英抄件)

是日 至顧頡剛家,取回顧跋《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70頁

4月25日 至顧頡剛家。(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75頁

4月27日 顧頡剛至先生家午飯,同席者有竹庵公、杏林公、翁頌禧、王叔亮、俞寶三、王董宬、汪詩卿。飯後,與顧頡剛到蘇州圖書館參觀,遇蔣犀林。(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76頁

4月30日 先生有信致潘景鄭。

書籍表已否印就,可否寄吾數百張?龍擬三夏日赴中央研究院參觀,可以用矣。博山已歸否?所看之書,請其見是大概爲盼!

胡光煒《甲骨文例》已寄來,俟龍歸時奉贈,如欲先睹,當郵寄也。

吾弟所有《續匯刻書目》是否朱學勤與羅振玉者?傅雲龍所續曾購否?龍極欲將各書目匯録成編,朱修伯所批頗有可觀,尚聞中大藏有陸樹聲批《簡明目録》甚密,極想借來一過,未知能如願否?

百耐托介紹頡剛購書,總算應酬戲買了二百九十餘元,足副所望矣。(《全集·書信卷·致潘景鄭》,上册第241頁)

5月24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86頁

6月21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294頁

是月 商承祚過吴門,見先生手録諸家校批《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拜讀一過,以識欣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

7月12日 先生從上海回蘇州,參加顧頡剛父六十壽宴,同去者有陳乃乾、衛聚賢等人。(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02頁

7月13日 與顧頡剛、錢南揚在青年會自由農場晚飯。(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02頁

7月14日 吴梅(瞿安)中午宴客,同席有先生、顧頡剛、商承祚夫婦及其子、錢南揚、鄒百耐、潘博山。潘景垣、潘博山、潘景鄭晚上宴客,同席有先生、顧頡剛、商承祚夫婦及其子、錢南揚。(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02頁

7月15日 顧頡剛中午宴客,先生與商承祚夫婦及其子、潘博山、潘景鄭、鄒百耐參加。宴畢,參觀顧頡剛所藏書畫。後與顧頡剛、商承祚夫婦游拙政園及獅子林。晚,先生與鄒百耐在自由農場宴請顧頡剛、商承祚夫婦及其子、吴梅、潘博山、潘景鄭。(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03頁

7月17日 至顧頡剛家,爲吴緝熙書“是良醫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03頁

7月25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06頁

8月4日 撰《讀宋槧五臣注文選記》。書爲王同愈所藏,有王同愈跋,先生於槎南草堂窺得此秘笈。槎南草堂,王同愈卜築於南翔仙槎橋邊,臨水柴門,後有小圃,略具花木之勝。( 《文集·讀宋槧五臣注文選記、清江西提學使王公行狀》,第493、531頁

8月8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11頁

8月11日 先生將購得之《秀野草堂詩集》重刻本借與顧頡剛,顧頡剛云:“將來有暇,當爲作一詳傳。”(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12頁

8月18日 上午顧頡剛來。下午偕聞宥至顧頡剛家,又同到青年會晚飯,并在來青閣看書。(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 314—315

8月19日 與顧頡剛在吴苑品茗,後與顧頡剛、吴緝熙、振鶴同到三清殿、雷祖殿等處照相。下午,與顧頡剛、顧扶蒼同游三清殿以東各殿,在觀前購物。(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315頁

11月 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在北平成立,先生爲名譽編輯。( 《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及北平廟宇調查大要》,載《北京檔案史料( 2009.1)》, 新華出版社2009年

冬 將自槎溪返蘇州,行前與王同愈話别,并述《吴大澂年譜》事。

十八年冬,將自槎溪返吴門。先夕,侍外叔祖暨伯舅夜飲,銜杯縱論,具述纂輯年譜之意,兩長者嘉許之,余意乃决。比歸,得頡剛從侄書曰,“頃方編輯《燕京學報》,擬請吾叔在半年内箸成《吴愙齋先生年譜》一篇刊入第八期。以愙齋先生言行,吾叔既可在勝之先生前詢問,又可到吴宅訪覓也。此公之學,實開羅、王諸家之先,不應無一詳細之記録。吾叔私淑其人淵源有自,尤宜以表章之責自任”云云。訝頡剛此書實獲吾心,更不敢不竭其才,遂于吴中收羅故實,先後承費仲深姻丈、吴湖帆表兄出先生手迹相示,親朋有藏弆者,亦咸以見告,施功未久而積稿已多。然惟其愈多,乃愈知其不足,終不敢輕付寫定也。(《文集·吴愙齋先生年譜叙例》,第525頁)

是年 在上海參加中國學會,會長胡樸安。( 先生小筆記本

是年

1月19日 梁啓超卒,56歲。 /lSLgC/+Ec5rsiAkeLOp7AGjdD6Vf7hM89Xd/nMLR1JOr8RkMGa2vnHEWDpzz7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