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28年 25歲

4月30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顧頡剛日記》卷二,第159頁

初夏 先生仍假館於王同愈家。( 《文集·滂喜齋藏書記跋》,第144頁

夏五 先生趨謁聞宥,出示重摹陳乃乾臨抄翁樹培、葉志詵、龔橙、汪鳴鑾四家校批《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注多采潘祖蔭語,綴“伯寅”爲别。先生見而愛之,乞假以歸。旋從表兄吴湖帆處假得吴大澂手批本,匯併迻録之,一月後而畢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

6月既望 跋諸家校批《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當今金文浸明浸昌,而彝器拓本日益寶貴,價值尤昂,頗不易獲,則必借資款識,用以研索。阮書有椎輪大輅之功,而多亥豕魯魚之憾,無以昭示來兹,校勘之務爲不可緩矣。諸家考證辨僞,各具卓見,菁華薈萃,璧合珠聯,後之學者可節校讎之勤而得抉擇之便,何幸如之!寫竟并綴校例於後:緑筆録翁樹培宜泉校語,藍筆録葉志詵東卿校語,紅筆臨龔橙孝珙校語,墨筆臨吴大澂清卿校語,赭筆臨汪鳴鑾柳門校語。吴縣顧廷龍識於槎南草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

6月28日 撰《釋克》。( 《全集·文集卷·釋克》,下册第557頁

8月朔日 用紫筆臨高野侯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吴校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

是日 先生又跋諸家校批《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余既傳鈔四家批校,又得愙齋先生丁亥年手批本匯而録之矣。今在外叔祖案頭復見武林高野侯家藏先生戊子硃筆所批本(時年五十四),較丁亥所批者爲精且詳,奇書相遇,欣幸奚似!亟取紫筆過之眉端。綜讀先生兩批,所釋精確不磨,於奇古難識之字尤有懸解,足以匡糾阮氏之違失。……是書得先生之一再批校,而益見其盡善盡美矣。八月初吉廷龍又識。(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

是月 撰《釋良》。( 《全集·文集卷·釋良》,下册第559頁

9月28日 再跋諸家校批《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赭筆所臨者實爲潘氏之説,汪氏手録一通耳,觀末附潘氏手札,有云“兄批處甚多,照此録于尊書之上可也”等語可知矣。如以綴“伯寅”二字者爲潘批,餘皆汪語,則潘批寥寥二十數處,安得自謂“甚多”乎?且汪批羼雜于中,亦必自署其名以爲别,今無一見,其全爲潘批益信。余依野鶴師所據乃乾之説,而乃乾自亦茫然也,焉得密均樓藏本一解斯惑。戊辰中秋起潜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顧跋原件)

是日 王同愈撰《起潜録諸家校批積古齋款識書後》。

余移家上槎溪,延外侄孫顧君起潜爲館師,授小兒女輩讀。起潜勤學好問,有志稽古。課餘輒手一編,研索六書,上窺倉籀。聞有藏家秘籍,必輾轉假歸傳寫。是書以五色筆彙録翁 宜泉 、葉 東卿 、龔 孝珙 、潘 伯寅 、吴 清卿 諸家之説於一篇,美哉備矣!阮《款識》之批校本,當無有精於此者矣!於其卒業也,不禁歡喜贊嘆而爲之記。(《王同愈集》,第28頁)

在王同愈家兩年,先生受益甚大,“余欲彙校《積古齋鐘鼎款識》,公爲輾轉商借校本,又從杭州高氏借到龔橙《叢稿》,論古文者爲多。余或景寫,或摘録,頗多啓發。偶從公案頭見有《四庫簡明目録》抄本,各書詳注版本,余甚好之。公曰:‘此從葉菊裳先生處傳抄者。葉先生則録自朱學勤藏本。’當時朱學勤、邵懿辰、莫友芝皆好書,各以所見不同版本者詳記於《簡明目録》。三人又時相交流補充,是文人好書之樂事也。余亟購得藏園所印《郘亭知見傳本書目》,過録其上,以便校補。此是我從事目録版本之始,安知竟成我古籍整理終身之業”。( 《王同愈集序》,第2頁

先生又回憶云:在王同愈家“校了兩部書,一爲《四庫簡明目録》,王老先生家藏的這部書,有朱學勤的批注,我即取來過録。還過録了一部阮元的《積古齋鐘鼎款識》,此書吴大澂曾校了三遍,有三個本子,我將這些本子借來,一點一點的校録,終於完成了”。“此時顧頡剛在廣東中山大學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并出版該所的專刊和學報,出一期寄一期,使我在這方面的興趣更大,由此也增添了立志鑽研學問的决心。”( 先生的回憶 3Pz2xqKeKY2Fzg8EYzZAEiDRdci6KKYGq5RrML+IH7x7rHbN0TvCA6ZSc8JPIo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