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初春,嘉兴县南湖公社天带桥大队马家浜自然村农民在田间沤肥挖坑中,发现了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1959年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简称“省文管委”)主持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也是马家浜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参加发掘的包括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家单位的考古队,省文管委当时还请了一些学生参与,以配合大专院校学生的教育、劳动、科研工作。
图1-2 马家浜遗址地形图,《浙江嘉兴马家滨(浜)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61年第7期
马家浜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历时两个月,面积213平方米,挖掘探方5个,计213平方米。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文化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12—80厘米,发掘出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陶片等;下文化层15—75厘米,为黑色黏土,兽骨比上文化层更多,有骨镞、骨锥、骨针、骨凿以及石斧、砺石等。在两层之间的淤泥中,还出土了二三十具人骨架,并有部分随葬品,包括生产工具、装饰品。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房屋遗址,南北7米,东西3米,残存的木柱等。在下文化层中发现了碳化的无角菱。
1959年5月13日《文汇报》刊发题为《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报道,对在浙江嘉兴马家浜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进行介绍,指出这一遗址是浙江省近期在群众性土壤普查运动中发现的,其中有嘉兴的马家浜、海宁彭城两处,并称这是“以狩猎为经济基础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此后,省文管委和杭州大学等6家单位组成考古队,对两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挖出人骨架30具,骨器、玉器、石器、陶器等物品60多件。报道详细描述了马家浜遗址的情况:
总面积有一万五千多平方公尺,灰土的平均厚度约一公尺(包括先后形成的两层堆积)。在下面的灰土层,即文化层,分布着许多不同形式和不同大小的窑穴,有的很浅,周围树立小木柱;有的较深,里面填着龟甲等物。这是遗址居民的住宅或堆积东西的地方。除这些遗迹外,还发现了不太多的夹砂陶炊器,一颗炭化了的双角菱,零星鱼骨,以及异常丰富的兽骨和劳动工具。兽骨的数量大约在五十平方公尺的范围内就有一吨以上,据初步鉴别,最多是鹿和牛,牛头是整个地被丢掉的,这与当时砍劈工具的拙劣可能有关;其次是猪、狗、獐;还有少数动物遗骸暂时还不能定名。遗址居民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有狩猎用的箭头,切割或钻孔用的凿、锥,缝缀兽皮的骨针等,这些都是利用兽类的骨、角、牙制成的。此外,还发现有经过加工的兽牙和骨管装饰品,但加工得并不精致。骨箭头是人们猎获兽类的重要武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骨箭头,结束了当时大规模使用弓箭获取生活资料的(不仅是肉食,也包括用以御寒的兽皮和制造劳动工具的原料)狩猎业的经济面貌。
图1-3 《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文汇报》1959年5月13日第3版
在这个遗址的上文化层有成批的墓葬,“尸体埋得很密集,单在五十平方公尺的发掘坑内就清理出廿多具骨架,葬式分仰身伸直、附身伸直和屈肢葬等数种,头向一律朝北。随葬品放在腰部的是石斧,放在头部的多为玉环、玉玦等。这批墓葬是目前研究浙江新石器时代葬俗的唯一依据,在这之前浙江地区的古代墓葬中都没有发现过完整的人骨架” 。马家浜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表明“浙江早在农业经济发展以前已有比较发达的文化” 。
图1-4 《浙江嘉兴马家滨(浜)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61年第7期
1961年,《考古》第7期发表了由省文管委署名的《浙江嘉兴马家滨(浜)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执笔者是姚仲源、梅福根。该文从地理环境、地层、遗迹和葬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此次发掘情况,文中还刊发了大量从马家浜遗址出土的遗物图照。此次对马家浜遗址的试掘,初步揭示该遗址的文化堆积情况。在出土的遗迹中有房子、灰坑和墓葬,而遗物中多骨器,又发现大量的兽骨,“这一特点是目前江南遗址中不多见的”。从挖掘出土的房子遗迹来看,“平面作狭长方形,柱子洞内垫有木板,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建筑特点。居址与葬地分开,埋葬密集、层叠而无墓坑,这与南京北阴阳营的葬习相同;而随葬品不多,甚至大部分骨架旁不见随葬品,方向多南北,葬式以俯身为多,这又是不同的地方”。在出土陶器中,以罐类为主,鼎形器极少,“说明当时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炊煮食物主要是用罐类陶器。形制虽因残碎复原得很少,但多牛鼻式的横耳是这一群陶器的特征”。从出土的大量兽骨来看,“当时的生活可能以狩猎经济为主,而遗存骨器的丰富,是不无原因的。出土龟甲和鱼骨等,正说明了采集与捕捞也为当时的经济活动之一” 。该考古报告对马家浜遗址发掘做了初步的总结与评估。
马家浜遗址首次发掘的完整器和复原器,目前分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和嘉兴博物馆等。
图1-5 嘉兴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穿孔石斧。嘉兴博物馆提供
图1-6 嘉兴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罐。嘉兴博物馆提供
图1-7 嘉兴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麋鹿头骨。嘉兴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