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

崇祯帝采纳杨嗣昌“必安内方可攘外”的方针,集中兵力于“安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剿抚并用,招抚了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几乎全歼李自成等部。在乾坤将定的关键时刻,崇祯十一年 (1638) 九月,北方满洲铁骑突破长城边关,兵临北京城下。这与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的形势大不一样:崇祯二年,陕西的民变不过是星星之火,可以从陕西三边等地征调军队保卫北京,立即化险为夷;而崇祯十一年,民变已成燎原之势,战火蔓延中原各省,朝廷调动各省常备军之外,还把守卫北方边防的关宁铁骑调到中原战场,使得北方边防呈现空虚状态。满洲铁骑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与此时形势不无关系。满洲铁骑南下,打乱了既定部署,朝廷最高当局放弃“必安内方可攘外”的方针,把洪承畴、孙传庭及其精锐军队,悉数从安内战场调到攘外战场。这一决策的直接后果,使得李自成、张献忠获得重整旗鼓的时机,东山再起,朝廷在“安内”方面从此丧失主动权。

“安内”与“攘外”,实在是两难选择,正如史家所言:“京陵迫于边塞,才动风尘便成大恐,而敌兵岁至,寇锋日竞,守外则失内,击内则失外,其欲款外以专内者,举朝谯呵,使不得毕其语。” 可谓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Q4AhKmXlATWk3tShOLpbD/pn+S0RXEHlUvttyTxnE9sM4OyDacD1hfMmuiKRwE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