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安家瑶教授的论文集《唐城考古·丝路玻璃》即将出版。该论文集分考古篇、古代玻璃篇、文化遗产保护篇三大部分,大致可涵盖安先生的治学领域和主要学术贡献。作为安先生的学生和长期一起工作的同事,我谨就此论文集写上几段感想,以表祝贺之意。

第一部分考古篇中的诸论文可谓都是安先生发掘工作的心得。安先生长期在考古所的第三研究室,也就是汉唐考古研究室工作,并曾担任西安唐城考古队队长、汉唐研究室主任,先后主持过唐长安城西明寺、圜丘、大明宫含元殿和太液池等重要遗址的发掘工作,所以安先生古代城市的论文主要围绕着隋唐长安城这一重要都城遗址而展开,澄清和解答了有关隋唐长安城研究中有关宗教寺院、礼制建筑、宫殿建筑等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本篇中有关陶钵考、沣西陀罗尼经咒、西明寺遗址的三篇论文都涉及佛教考古。在前文中,安先生根据青龙寺遗址出土、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黑陶钵标本,论证了西明寺遗址出土的黑陶片的性质,指出唐代寺院僧尼黑色瓦钵及宫城建筑普遍使用的黑色磨光砖瓦的生产,证明远古就有的黑陶工艺已在唐代重新兴起。西明寺是唐代长安城中的大寺和名寺,但其遗址曾因变压电站和居民住宅楼的行将兴建而处于完全破坏的危险之中。马得志先生和安先生闻此,上下奔走呼吁,终于在工程实施前力争到部分发掘的机会。1985、1992、1993年进行的三次发掘,其中第二、第三次发掘由安先生领队。三次发掘揭露出西明寺最东部的三进院落的布局情况,为著名的西明寺遗址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考古资料。在文中,安先生具体地从历史记载和形制布局方面明晰了唐长安西明寺对于日本奈良大安寺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关系。圜丘遗址是隋唐长安城皇帝祭天的重要礼制建筑,是国家政治的重要象征。但其土丘遗址曾一度埋没于现代建筑群中,不为人知,且频遭破坏。安先生根据田野调查结果,于1999年率队对圜丘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全面揭露,搞清了圆形四层坛体、十二陛阶、素白坛表等形制特征。安先生的论文深入探讨了圜丘的渊源及唐以后的形制演变,重点探讨了素土筑坛、四层圆形坛体及十二陛阶的象征意义,推动了有关礼制建筑考古的研究,为后来的保护展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13年,圜丘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天坛遗址的周围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结合城中村的改造,遗址东侧的吴家坟村已搬出遗址范围,天坛遗址公园免费开放。2018年以来春节大年初一,“福佑中华·天坛祭祀”迎春祈福大典,在西安天坛遗址公园园内隆重举行。

唐长安城大明宫是唐朝的主要宫城和重要的决策中心,故早在1961年,大明宫遗址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至1996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日本政府对大明宫正殿的含元殿遗址进行保护的要求,安先生领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全面揭露出含元殿主殿及两阙、龙尾道、殿前广场等形制全貌。另外,安先生又就学术界有争议的含元殿位置、四鸱尾、砖瓦窑性质、龙尾道位置及形制等关键问题,撰写了两篇重要的论文进行探讨。她主要根据考古发掘的遗迹现象进行分析,否认了含元殿是由隋唐观德殿改建而成、龙尾道有早晚两期、晚期设在殿之正南的观点,排除了龙尾道在含元殿南面正中的可能,认为龙尾道是在殿堂东西两侧设置和迂回盘上的。她同时认为目前还没有发现早于元上都正殿南设置御道的考古证据,含元殿之两侧的龙尾道(文献所谓的“左右阶”)的做法直接影响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正殿和日本奈良平城京第一次大极殿的龙尾道的设置。安先生主持的大明宫遗址系列考古发掘和研究,为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扎实的考古依据,2010年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园,2014年该遗址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部分古代玻璃篇收录了安家瑶先生在古代玻璃器研究领域的系列力作。安先生早年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并在学术专攻方面得到过夏鼐、安志敏等所中多位名师的指教,经过四十余年始终不懈的精耕细作,在古代玻璃器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研体系和学问特色,奠定了她为中国古代玻璃器权威专家的学术地位。安先生研究古代玻璃器主要采用考古学方法,注重出土地点、共存器物、纪年器物、器物类型、器物装饰等要素,同时还重视石窟壁画的旁证材料、玻璃器标本的科学测试分析数据,以之作为重要的论据。安先生的研究以点带面,从宏观到微观,既有有关国内外玻璃制作体系的宏观研究,又有具体到玻璃珠、玻璃碗这些具体遗址出土的具体器物的个案研究。安先生的论著不仅总结归纳出了中国铅玻璃自成体系的发展脉络和工艺特色,而且还就引入中国的罗马玻璃器、萨珊玻璃器、伊斯兰玻璃器、印度玻璃器及其材料成分、工艺特色等进行了界定和论证,勾画出了广义丝绸之路中西方及南亚玻璃器传入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传播之路。笔者仔细研读其论文之后,深感其逻辑思维严密,论述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多样,论点扎实可靠,显现出了安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第三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篇主要收集的是安家瑶先生连续担任三届(九、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的提案文件,社会影响重大,可谓是安先生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方面作出的无私奉献。这些提案的起草、撰写过程中,进行的一次次调研,有关法规政策的解读,与社会各层面的热烈讨论和不同意见的碰撞,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正确把握等等,无不凝聚了安先生投入的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这些提案最后都得到了落实,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2005年有关南水北调国家工程中的文物抢救的提案,得到了中央最高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并得到了切实的落实和执行,是继三峡大坝建设工程之后载入历史的又一全国性协调开展的重要文物保护工程;2008年有关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的提案得到了115位政协委员的签字,并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改正;有关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的提案,得到了中国和中亚五国政府的力推,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关建立中国国家考古学博物馆的提案也很重要,2019年中国考古博物馆在首都北京奥运村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内),2022年陕西考古博物馆又建成开放,在考古学科的发展和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等方面产生了重要而又积极的社会影响。

最后,借论文集的出版,谨祝福安家瑶先生身体健康、学术生涯常青!

龚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COa278FnQThCg4tWnx+IGvcey2abT0BNwSBOmWMjzAGrTmQahzGeqzeGlskFzxh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