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一个人向上生长的最大阻碍,就是自己

01.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早晨去上班的时候,你在公司走廊看到了上司。你鼓起勇气,挂上满脸的笑容,向他挥了挥手,打了一个招呼。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却没有理你。这个时候,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会有何种情绪反应?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过不少学生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我将学生的答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悲观派,另一类是乐观派。

悲观派的回答包括“糟糕,可能是我最近在什么事情上得罪了他”“完蛋了,我在公司没有前途了”“我总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等等。

总之,悲观的人特别容易因外部一点风吹草动而快速激活内在的一些深层负面信念,如“我能力很差”“我没有价值”“我不受欢迎”,等等。这些深层负面信念一旦被激活,悲观派就会很容易郁郁寡欢、一整天都心情沉重、长时间地精神内耗,工作也提不起劲头来。

而乐观派的回答则包括“可能是上司正在考虑问题,所以没看到我”“上司的视力不好,所以没看到我”“我长得太帅了,容易和别人产生距离感”,等等。

总之,乐观派的人明白一个道理——糟糕的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很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他们不会像悲观派一样,总是觉得自己有问题,然后拼命地进行自我攻击。因此,乐观派很快就会淡忘这些小事,然后精神饱满地投入一天的工作。

02.

也许有人会说:“万一上司就是想通过不理睬你来表达对你的不满呢?”没错,的确也有这种可能。然而,真正的乐观派,绝对不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对所有的危险信号故意视而不见。

一个真正的乐观派会从多角度去看问题,很少会把自己逼进思维的死胡同。与此同时,他们还擅长不断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眼前的难题。他们会这样思考:“即使上司真的是因对我有成见而不愿理睬我,也并不能说明我一无是处,至少我曾在某些方面取得过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或者,“没有人会一直被鲜花包围,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会遇到问题,人也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我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改进自己的缺点,就可以重新赢得上司的青睐和好评。”

总之,无论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乐观派总能努力调整自己的认知来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悲观派则很容易被负面想法和消极情绪吞没,表现得畏首畏尾、忧虑重重。

时间久了,乐观的人会越活越成功,悲观的人则会越活越失意。因为悲观的人经常会被自己的消极念头缠绕,花费大量的时间内耗精神,哪里还有精力做那些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呢?

03.

上面这些内容就反映了心理学中“情绪ABC理论”所涉及的主要观点。“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他认为导致我们产生情绪后果(Consequence)的往往不是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Belief)。

换句话说,对于同一件事情,我们由于会采取不同的认知方式,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正如同样是看到半杯水,有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有的人则会说:“太惨了,只剩半杯水了!”

情绪ABC理论,凸显了改变认知与思维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进化自己的思维、不断地迭代自己的认知,那么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好,也会让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所收获的每一次成长与每一点成就,都和我思维上的进化、认知上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因为明白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我开始接纳自己的内向性格,并努力去发掘内向性格所赋予我的“深度”优势,在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撰写了多本心理学通俗读物;因为明白了逃避问题的危害,我开始鼓起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断用积极的行动去化解所面临的焦虑与压力,而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陷入焦虑和情绪内耗;因为明白了苛求完美的危害,我开始用“完成胜过完美”的行动准则去指导生活,大大提高了做事效率和执行力;因为开始养成成长式思维,我不再把一时的失败看作对自我能力的极大否定,而是将其看作绝佳的有效反馈和难得的成长机遇。

在完成这些认知迭代和思维进化之后,蓦然回首,我才发现:一个人向上生长的最大阻碍,就是自己。

因为阻碍一个人成长的真正原因,往往来自他所秉承的一些消极或固化的思维方式;而促进一个人成长的真正原因,往往来自他对那些积极或成长式思维方式的坚信与应用。

04.

当然,一个人要想实现不断成长与最终成才的目标,仅仅依靠认知迭代和思维进化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彪悍的执行力,进而实现人生的不断精进。

毕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

一个人如果最终没有将思维层面的进化转化为行动层面的积极改变,他的现实境遇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且,他所学到的那些知识、完成的那些思维上的转变,最终都会因无法落实为行动而成为一种认知负担。

所以说,我们学习知识,一定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让思维上的改变不断带动或促成行动上的改变。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真正地改变我们的命运与人生。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知行合一”呢?为什么身边总有人会不停地抱怨“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无法作出改变”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对所学的道理似懂非懂,缺少强烈的行动动机。

一个人只有把一条道理真正搞懂了,才会采取行动。

比如,本书在讲到如何戒掉完美主义心态的时候,提到了一个方法叫作“完成胜过完美”。有的人只是觉得这个方法有一些道理,但是未必会去实践,原因可能就在于对这个方法了解得不够深入,觉得这个方法会阻碍人们去追求卓越。

其实,“完成胜过完美”反而为追求卓越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因为一件事如果只是在大脑里面空想而不去完成,就不会有被完善的机会,如果一件事情无法得到不断完善,就很难走向卓越。

比如,一个人如果想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在一本优秀期刊上发表,就要先把这篇论文的初稿写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打磨,再根据编辑的反馈或者审稿人的建议不断修改,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改七八稿,最后这篇文章才有机会发表。一个人如果因为苛求完美,想要一下笔就写出一篇可以发表的论文,往往连下笔的勇气都没有了。

王阳明曾说过一句名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很多人知道一些道理,但是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没有真正领悟这条道理的精髓罢了,所以才会缺少强烈的行动动机。所以,我们要想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把道理搞懂悟透,不要浅尝辄止。

第二,思考比行动容易,在行动层面存在畏难情绪。

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很多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但是,最终有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可能只有少数几个人,因为思考一个问题比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容易多了。站起来回答问题,意味着有可能会因紧张而表达得不是很流利,意味着有可能会因回答出错而被别人嘲笑或评判,等等。

由于在行动层面存在畏难情绪,很多人干脆选择保持沉默,不站起来回答问题。但是,一旦有人说出了问题的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刚刚选择沉默的学生可能又会在心里嘀咕:“其实,刚刚我也想到了这个答案,只不过我没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罢了。”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做到知行合一,一定要不断鼓起行动的勇气。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桂冠不是给予最漂亮、最强壮的人,而是给予那些参加竞技的人。”这句话也强调了采取积极行动的重要性。

要知道,一次不完美的行动,胜过一次完美的思考。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这本书中读到一条很有感悟的道理,希望你能够鼓起行动的勇气,哪怕是不完美的一次行动,可能也会促进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去精进。而这本书的价值也会从这一刻开始得到真正的体现。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论语》中的一句话:“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的时候,就会马上去躬身践行;在他还没有来得及践行某条道理之前,他唯恐再听到另外一条道理。也就是说,我们学知识不能贪多求全,也不能只学不做。我们只有学到一条知识就马上付诸实践,才能利用所学知识让我们的人生不断精进。

与君共勉。 an16cFEL0dsnJMQx/ICxALDGCDHc6fhisjtd6swtndOI16pCMGQahC2v9xOdQK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