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从农历冬至那日开始算,往后第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寒食节距清明节很近,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俗的绵延与更新,久而久之,人们也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并于一天。
寒食节这天,人们往往不生烟火,只吃冷食,后来还增加了祭祀、踏青等风俗。“禁火”是寒食节最重要的习俗,但古时也有很多高官和贵族贪图享乐,破例生火。下面这首诗就描写了寒食节期间禁火的习俗,同时还暗讽了权臣当道的腐败现象。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 ① 斜。
日暮汉宫 ② 传蜡烛 ③ ,
轻烟散入五侯 ④ 家。
注释
①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②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③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权贵宠臣能够得到皇帝恩赐的蜡烛。
④五侯:这里泛指天子权贵之家。
大意
晚春时节,长安满城尽是飘飞的柳絮,寒食节吹来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皇宫开始赏赐蜡烛给权贵,袅袅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韩翃是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十才子”指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时期的十个诗人。《新唐书·卢纶传》中说:“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 (wéi)、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读懂诗词
值得了解的知识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在外,食不果腹。途中,重耳饿得晕了过去,一路追随他的臣子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给他喝。
醒来后的重耳十分感动,承诺自己将来即位后一定重重封赏介子推。后来,重耳辗转回到了故国,成为晋文公,他封赏了有功的大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一语不发,也不提当初危难时割股相救的事,而是背着母亲来到绵山归隐。
等晋文公终于想起此事时,介子推却不愿意出山做官了。这时,晋文公身边的臣子建议:“您不如放火烧山,等火势蔓延开来,介子推就不得不出山为官,您的心愿也就达成了。”
晋文公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便立马下令放火烧山。火势越来越大,大家都在山外等着介子推逃出来,等了许久,可火都快灭了,也没等到介子推出来。于是晋文公派人进去寻找,最后却发现介子推抱着母亲倒在一棵老树下,已经被烧死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忠臣,晋文公下令全国上下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严禁生火,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