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风水选址水唯上

风水选址说到底就是根据水陆两大环境来选址,任何风水说法离开水就不成其为风水。住在无水之地的人,根据风水说可以引水、造水,借水造景补景。但所有水景都必须在聚落或房屋住宅的前面,若前面是南方更好,在东南或西南方也可。风水术的本事就是集中国南北优秀的传统聚落与住宅的选址的长处之大成,然后把它综合优化成指导性的经验。其实,凡南北各地聚落与住宅的传统选址皆在风水要义中,不足之处是诸多限制,不可能事事皆全。比如三峡长江是东西流向的河段,传统场镇选址多在两水交汇之处,我们如何来评判它的方位与朝向?若按严格风水意义的格局讲,青龙、白虎的意象山峦很难找到,唯存在的是有违方位的祖山龙脉及朱雀之貌的水。但从人类生存的必需来说,这种古老的选址方法也就够了,它可以让那里的居民生活过得去,实际上是要有粮食和水源两大基本生存条件的保证。而青龙、白虎的左右环护是修饰性的对生存环境的完善和补充,即有它可能生活得更好,处于次要地位。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青龙、白虎可以不要,人完全可以生存。然而龙脉祖山的陆地和前面的河流却是人须臾也不能离开的,不管二者是在什么方位出现均可。于是我们看到三峡自古以来,不论南岸北岸,凡城镇村落都不约而同地在两水交汇处、在长江干流和支流的交汇三角地上纷纷落地生根。那些宫观寺庙亦按此观点选址,比如,云阳张飞庙、香溪水府庙、奉节白帝城、忠县石宝寨等选址均无一例外地忠于此说法。而稍微有条件的民居则更是如此。显然这里从风水角度而言更多的是顾及“龙脉”的山和“朱雀”的水的关系,其他则显得牵强附会了。

在山和水的关系上,长江三峡场镇居民的特殊性在于多数靠水生存,而不是靠务农种庄稼。所以他们视水为生命,这种神圣感必然支撑着他们的理想和信仰。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人们对水的依赖性大于对陆地的依赖性,那么场镇也好,聚落、寺庙、民居也好,它们的产生必然都与水有关系。这就产生了以水为背景的“水文化”,产生了近水而居、和水亲密、以水泛说世象等见解。其中选址临水而居最为关键,就整个场镇而言,则更要让人人都能感受到水的存在,水与生命、水与钱财休戚相关。

过去人们生活依赖的职业非常可怜,长江边靠水生存的场镇居民占多数,加之唯物主义思想尚闻所未闻,人的生死贫富全由命定等宿命论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听天由命是一个方面,而听信一些附会之说欲改变人生处境的被动挣扎也是一个方面。后者往往和一些科学的成分结合在一起评说,这就使得风水之类的东西包含了不少主、客观因素。比如,场镇选址于两水交汇的三角台地上,其原因虽复杂,但便于设码头,是三角地辐射农村的端点,有稳定的地质条件等,均有科学的依据。正是这些科学性的客观存在,才使两水相交之地成为数千年来人们乐于居住之境,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时代局限又使得泥沙俱下,一些人趁机将当时流行的思潮和这些现象结合在一起以求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于是增加了场镇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普遍的选址情况是(如左下图):

A—两水相交夹角朝上游者的北岸

此类选址优点是大型公共建筑依山而建,可得坐北朝南之最佳朝向,得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之利,受洪水冲击没有南岸大,较安全,又是风水、儒学、民俗最能完满解释、无甚大缺陷的选址。

B—两水相交夹角朝下游者的北岸

虽然有很大比例的县治和场镇属此况,但往往与长江平行的上场口缺少了风水说中朱雀之貌“金带缠腰”的两水相交状。此状给予了下场口,自然就损失了面迎长江上游的风水讲求的“进财”开口的更大空间。其他同A。

C—两水相交夹角朝上游者的南岸

主要缺陷是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依山而建,就要求基础牢靠,因而损失了坐北向南的朝向,同时受洪水冲击比北岸大。其他在风水、儒学、民俗方面能得到完满解释,如A。

D—两水相交夹角朝下游者的南岸

这类选址如B类,但比它还差,比如,受洪水冲击比北岸大,南迎东北及河谷冬夏之风。故此类码头宜在场镇中段开口,如奉节安平场等。

另外,在长江干流岸旁而无支流相交处,甚至连一条象征性交流形貌的水沟都没有的地方选址者,经考察考证,还没有发现过。

两水相交处的多数场镇主干街道靠长江干流。也有部分主干街道靠支流者,如石柱沿溪、西沱,万县金福、新田等,其原因是两水交汇处地形险峻、河滩基础不好等。上述情况亦是形成线形街道垂直于长江布局的主因,著名实例有石柱西沱巴东楠木园,与上述选址不同之处是地形为陡斜坡地。

两水相交角场镇选址概况 UFUcFpjITcqq6StAFbHq9vYKRJHyRsPZ0re/02gX/COWg0mdmKSpzaYEiEpEQ6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