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峨眉山的老路,原要翻过名为“凉风岗”的山垭口,岩陡风大,为县城上山途经的第一座山峰。有姓余的宅主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此利用风为资源,建宅置廊,获得丰裕的收入及过客的称赞。余宅以风立意的构思,是把对风向、风量的控制、调剂作为立意核心,使建筑形成全开敞的山道过廊、半开敞的住宅堂屋及封闭的房间三部分。这三部分由于分析客人心理至微,进而在结构上巧妙处理,使不同的空间接纳不同的风量,满足了游客上山热累时,对于凉风先强后弱、调剂有度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结果大得商业之利,又受到广泛称赞。
宅主余春和84岁,言全盛时小店一天卖三斗米的饭,全仗房子修得机巧。山道过廊风最大,为满足游人刚上山顶最热累时之首要,亦可稳留客人,使之产生眷恋,感到舒服。半开敞的宅内堂屋各门,犹如调控风量的阀门,要风多大,门就开多宽;此为敞厅,不仅纳风,更可一览峨眉山半壁美景,亦是构思的精华部分,权作“半风半景”。封闭房间为宿客用,方格窗上糊皮纸,可开启。盛夏时若下榻此店,在过廊“全风”和敞厅“半风”充分纳凉之后进入房间,气温适度,酣睡一场,恰到好处。
余宅利用凉风岗岩陡风大的特点,营造出三种各具特色的空间:开敞的过廊、半开敞的堂屋与封闭的房间
峨眉山凉风岗余宅平面示意图
人类竭尽自然,或资源或能源,挖空心思以其中一二,或风或水,赖以建筑,巧以利用,互为因果,大得生产生活之利。其朴质高妙之处,往往如大师笔触,虽拙犹神。真率隽永之气,乃生命创造张力所致。峨眉山龙门硐峡谷两山之腰各有一民居,倾其自然之利,极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化害为利,趋利避邪,因风因水选址建房。虽一宅高悬峰巅风口,一宅冷背阴湿林莽,诸诸种种,自成一番质朴独到的理解和处理。执着之心,水到渠成。观照巨匠炉火纯青的另一极端,童心与天真,诚挚与笃厚,构作虽简朴,同样让人回肠荡气,叹为观止。
峨眉山凉风岗余宅过廊岩壁挑出美人靠,为上山游客的最佳休憩空间
峡谷西面山腰有一小地名为“凉风岗”者,顾名思义,一因岗,二有风,三才凉。素荒岭风口,却是去峨眉山最具园林色彩的清音阁景点的千年朝山古道必经之地。山道凿岩而置,一侧为峭壁,一侧临深渊,由县城来,为途经的第一座山峰。以山麓的峨眉河计,约3里陡坡。若从山上回途,为最后一坡面,即是说无论上山下山,过凉风岗都有一段同样陡峭、同样长度的坡路,同样足使人累得一身大汗。凉风岗垂直渊谷峨眉河河面200多米,悬崖险峻、深河咆哮,造成惊心动魄的景观。因公路修通,古道荒僻,恰万物竞争,花草闭径,蝉鸟喧嚣,风声猎猎,反成一方山野乐园。这由白垩纪晚期喜马拉雅运动铸成的地质构造,山岗几无平地。除茂密的林木丛竹外,就是风。相对而言,凉风岗名为山峰,实仍属峨眉山山麓地带,海拔700米左右,亦处在亚热带。低山之域,夏天阴湿闷热,游人多抱怨,而峨眉山道尽在密林溪谷中盘旋,开阔面少,密而不透,空气凝滞,尤为低山高温之区。然中、高山区,本已气温渐低,不动则凉,稍息即可缓和热意。低山无风难熬,唯四面凌空之地有风吹来的福分。凉风岗得天时地利之便,能化解进山客人第一趟大汗之苦,“人和”之善,唯此地建房是最。若施展商事,定然收益颇丰。此为其一。其二,过去香客游人多中老年人、文人和妇女,步履蹒跚,一早由县城或报国寺步行而来,到此正是晌午,饥、渴、热、累一并袭来。倘有一荫蔽凉爽、饭水充饥之所,“不如一方乐土,更是众生仙地”,难有不驻足片刻者。无论怎样盘算,万般之先,尤以风为最,“风”字当头,先凉为快,方可稳留过客;然后才有水、食、宿之利,故建房之要,立意唯风。不然弃农经商,铤险风口,倒不如退回原农耕之地,图个小康。当然,以风为立意,绝非“兜风”以慰游客而完事大吉。风向、风量的把握和调剂,即以什么方法给客人多少风乃立意核心。要达此目的,亦需找到建房之关键,这正是“风建筑”的精髓之处。
峨眉山凉风岗余宅一角速写
峨眉山凉风岗余宅采访速写
此房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现宅主余春和84岁,言生时房已存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遭火烧,现状和“火烧前一模一样”。他当时已30多岁,亲历重建事宜。于此纵观余宅先主,平面布局上,不以傍岩取土做杯水车薪之劳,而以砌垒条石、高筑台基求得理想平面,更可以获得大壁堡坎立面以面迎风势,借以实现“风”构思的第一步骤。此作非同小可,他就在以朝向调整风向上,铸成立意于风的基础。凉风岗有两股风最烈,一是冬之北风,二是夏之河谷风。要避开两股风直吹,唯坐北朝南最佳。欲得此朝向,必须于南砌筑高大坎壁。除获平面外,更获立面,造成和风向成垂直状态,把风于此化整为数股,分化其锐势和烈劲,适成和缓轻微之风。但若仅此一大立面坎壁,恐不易达此目的,故在壁构思上退收一半面积,深约1米,形成“风港”,平面即成“ ”形。风为无形之水于回旋之地,其势自弱,当然,“削弱之风”是相对而言。不过,在几波几折,输送到各空间之后,就恰到好处了。
峨眉山凉风岗余宅现场手稿
由此而来横骑在山岗与山道上的空间,主人在南向立面做了接纳风量的三种处理。一是开敞的山道过廊占到全建筑平面及空间的四分之一,以悬空“吊脚”式做纯粹公共空间。从坎壁处理后的余风可绕流通过,为了在风量较大时亦满足游客刚爬上山顶,最热时之必需。空间宽大明亮,结构粗壮牢实,美人靠曲置凌空一面,宽若单人床,约两寸厚。这足见主人洞察游人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的秋毫之末,又传导出传统道德通过传统空间组合强劲地表现出来的美好的一面。此为“全风全景”,三面俯仰自如,形、色、声俱佳的立体山水,又得凉风助兴,纳风观景,景情最易交融。得此良辰美景,谁不愿它永驻心身,故此宅极易稳留客人。此为余宅精华之一。二是半开敞的堂屋仅朝南面全开敞,内封闭。有通往厨房、房间的门若干,同为通风之用。全关上则无风,开一道门即形成流通,要多大风,就开多大门,门成为调剂风量的“阀门”。门全开,反成在堂屋内绕流的微风。堂屋为通往各房间的公共空间,为家人客人会聚之处,太凉太热均不佳,非微风莫属。加之南面可一览峨眉山色,亦见主人空间划分用心良苦。此为“半风半景”,亦是余宅风立意的精华之处。三是全封闭的房间,只有窗户可通风,有窗门可关闭,外糊皮纸。若在盛夏时下榻此店,在“全风”“半风”纳凉足够后,山区之夜,暑气尽遁,进入房间,酣睡一场,恰到好处。
风为雅物,亦是灾星。若按地形,实地筑台安全即可。然取其一部伸出做廊,凌空而翔,风感凉意大增。这就紧扣了地形、地名、气候特点,平添了特定环境的特定气氛,给游人以舒适,又给游人带来求奇探险的心理满足。悬廊一做,兼顾了二者,多此一举,成全了风的立意;又为开章篇,整体而言,最为紧要。淳朴之气至为风雅,若无以风为中心的周密构思,省事求变,不做风向风量的处理,游人到此,顿感风口浪尖,凄厉号啕,不迅急逃之夭夭才怪,还做什么生意,真的喝西北风了。由此可见,“风建筑”犹如写一篇文章,立意是风,欲以风源转换成财源,围绕风为核心主题,展开层次清晰的石头与木头的论证,神游这般智慧与平凡的深邃,逻辑缜密的纯美,亦如夏之酷暑上了凉风岗,大感清爽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