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弟兄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李化楠于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成进士,官选咸安宫教习,但他没有就任,而是回到家乡,把精力贯注在对子侄的培育上。同时,他也热心于为乡梓邻里培养人才,诲人不倦,“远近从学者常百人”。
李化楠这次回乡,开始扩建庭园。他首先在荷花池畔设计、辟建了一条百多步长的道路,道路的尽头处竖立着一块画有红心的木牌——箭靶。
李化楠担心子侄们爱静不爱动,身体单薄。万一只会死读书,今后怎能肩负重任呢?他认为必须增加他们功课之外的活动,兼习文武,熬炼筋骨。他自己就曾勤练过骑射,“设垛百步,每发必中”。
在李化楠所处的时代,骑射不光是练功习武的技艺,而且还含着忠君爱国的内容。因为清朝是以骑射得天下的。在清朝前期,八旗子弟都勤于骑射,自亲王、贝勒以下,要年满六十岁才免去骑射练习。
皇宫里面也不例外。皇子们年满六岁,便拜师入学。每天清晨五点左右,皇子们便在宫内上学,直至中午。散学后还要学步射。五天一次,要在圆明园习骑马射箭,寒暑都不间断。
上行下效,这种尚武风气也影响到了一般士大夫家庭。比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好射”的。曹寅以为“读书射猎,自无两妨”,他在苏州做官时,还写有《射堂晨霁》等诗。
李化楠很喜欢康熙朝满族诗人文昭的一首描写英武少年的诗:
鹭翎缯笠半垂肩,
小袖轻衫马上便。
偏坐锦鞍调紫鹞,
腰间斜插桦皮鞭。
一天,李化楠特地从成都府买回了好几套摄木弓、桦皮箭壶和雕翎箭。
一切准备就绪,在一个晴朗的春晨,李化楠叫李调元把弟妹们集合起来。
李调元居长,还不到十二岁,依次下去是:李鼎元、李骥元、李本元、李谭元,后面还跟着一个四岁多的妹妹李小兰。
李化楠看着一色瓜皮小帽、蓝衫、青绸马褂的子侄们一双双灵动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小脸,一股乐享天伦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他真想上前去搂抱他们,亲热一番。但是,他抑制住自己,可不能娇宠晚辈,“严师出高徒”啊。更主要的是,要为国育才,从小培养他们报效朝廷的忠贞意识。
身材魁梧、立似铁塔的李化楠用洪亮的声音说:
“从今天起,你们在课间要练习步射,熬炼身体、坚强意志,今后做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我朝是崇尚武功的。圣祖仁皇帝(康熙)临终时还告诫臣民,不可因承平日久,便忘记了武备。当今皇上(乾隆)在幼年时,便跟贝勒允禧学射,跟庄亲王允禄学火器。据说一次,他随皇祖在热河秋狝行围,突然有只熊向他扑来,侍卫们救护不及,十分危险。可是,皇上举起火枪,一枪把熊打死了。天生神勇啊。
“再说一辈古人。你们大约还记得晋朝人陶侃的故事吧。他老来辞官闲居,没有多少事做,晨间把一百块砖由斋外搬到斋里,暮间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你们要汲取前人的经验,趁年纪轻轻,多磨炼筋骨,今后才能胜任繁重的事业!你们任重道远呀。”
说罢,李化楠将弓箭分发给几个子侄,孩子们高兴极了。小兰也分得小弓箭,她像野鹿儿一般撒欢,尖声地嚷着:“爹,快教我们射箭呀!”
李化楠当即示范,取了一个骑马蹲裆式,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随后搭箭瞄准,一时箭离弦而飞,疾如流星。“嘡,嘡,嘡”三声,连发的三支箭镞,品字形刺入红心之中。孩子们拍手叫好。
从此,醒园的荷花池畔,在琅琅书声之外,又响起了嗖嗖的箭声。
因为李调元幼习弓矢,箭术高明,十多年后,当他中进士、入翰林,与同入词馆的同年们如史学家赵翼、古文家姚鼐等交游、诗酒唱和时,他曾被赵翼、姚鼐等人戏称为“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