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云龙山下

有一首《巴歌》,曰:

豆子山,打瓦鼓。

阳平关,撒白雨。

白雨下,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

一半属玄武。

这是一首吟咏瀑布的歌谣,说的是在豆子山(今江油窦圌山)听到溪涧里水流的声音像打鼓似的,到扬平山就见到流水冲击石头,溅起水点,像下雨似的。这是瀑布的来路。由鼓声联想到娶新妇,由下雨联想到龙女,由龙女引出织绢,绢就是瀑布。瀑布一半流到罗江,一半流到玄武(今中江县)。

罗江,是一个富于文学传统的、山清水秀的地方。

流经罗江境内主要有两大河,一是源于龙安(今平武)经由安县(今绵阳市安州区)流来的泞江,一是来自绵竹的灅河。二水自西北方向流来,相汇于城北潺亭下,“两水相蹙成罗纹,县因以得名”。

罗江县城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新修建。城墙长约两千八百米,高约四米,底宽约四米。以青石修砌四座城门:东门名叫“潺水”,南门名叫“玉螺”,西门名叫“鹿峰”,北门名叫“金雁”。

出了县城北面的金雁门,在城外几十里地带,极目处,山峦清幽,峰岭苍翠。树林茂盛,翠浪千顷,玉泉山、凤凰山、象鼻山、云龙山起伏绵亘,像浪涌波迭的绿色海洋。

云龙山在城北,泞江回绕山北,灅河逶迤山南。在紫烟淡雾中,云龙山蜿蜒曲折,形似蛟龙,昂首向天。“茂林修竹,岩壑增幽;塔笔桥虹,参差入画。”

在云龙山与金山之间,有南村坝、河村坝和云龙坝,原是李氏家族聚居之地。明末清初的战乱、灾荒、瘟疫,使这块富饶之地惨遭破坏,罗江的本地居民,“存者仅一二”。李氏家族仅剩下一个逃离在外的人,他名叫攀旺,字美实。这便是李调元的曾祖父。

李美实回乡后,迁还到南村坝居住。他披荆斩棘,辟土垦荒,力田自给,娶妻生子。父子勤耕苦种,家里渐有余裕。

李英华有三个儿子:李化楠、李化樟、李化梗。这一代人有机会入塾读书,他们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

李化楠,字廷节,号石亭,自幼身强力壮,胸怀大志。他一边务农劳作,一边刻苦攻读,“家贫兼耕,尝携一经就垄畔读之”。年未弱冠便考上秀才;乾隆六年(1741年),二十八岁中举;乾隆七年(1742年),连捷进士。历任浙江余姚、秀水县令,升直隶顺天府北路同知。

雍正十二年(1734年)腊月初五日,李化楠的妻子罗氏在南村坝李家湾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著名的四川才子李调元。

李调元“生在南村坝,长在云龙坝”。原来李化楠于李调元出生之后,又在云龙坝李氏宗祠附近新建了一处别墅——“醒园”。

李化楠精于园林营造,小巧玲珑的别墅周围,粉垣围护,绿荫四合。园内,借天然地势,修建有大观台、木香亭、清溪草堂、洗墨池、临江阁、巢云堂……醒园位于云龙山麓,背西向东,盘溪环其北,潺亭绕其南,金顶山屏障在东南方向……

山灵水秀,孕育了一代英才。于是,在罗江的历史上出现了“科第冠三巴”的奇迹:

父子一门四进士,

弟兄两院三翰林。

“一门四进士”指的是:李化楠,乾隆壬戌科(1742年)进士;李调元,乾隆癸未科(1763年)进士;李鼎元,乾隆戊戌科(1778年)进士;李骥元,乾隆甲辰科(1784年)进士。

李鼎元、李骥元系李化樟之子,为李调元的堂弟,弟兄三人中进士后均被钦点翰林。“两院”则是指李调元、李鼎元曾简放主考官(乡试之考官)。 ftLJGY+XYPbf9fU0XiiQExpF3/AAicGA35WhKZpKcjzHATz2+ghDVSsW+N5VoN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