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四川罗江(今属德阳)人。他是清代蜀中博学多才的学者、诗人,长期致力于发展教育和戏曲事业。

青少年时代,李调元刻苦攻读,博览群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考中举人(二十五岁),四年之后,考中进士,点翰林,做了十年京官。他立身正直、不畏权势,曾经怒斥过向他索贿的宦官。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朝廷任命李调元为广东乡试副主考,随后,又担任过三年一届的广东学政,主持广东全省文化教育工作。他冒着酷暑,巡视了广东省的十府三州。所到之处,他奖励勤学向上的生员,严禁舞弊,并以身作则,“不通关节”,铁面无私,受到士子们的称赞。

任满回京后,李调元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升任直隶通永道道员(正四品官),他创办了潞河书院,努力培养人才。直隶通永道官署所在地通州离北京很近。这期间,清王朝开设《四库全书》馆,征集全国图书,北京城书贾云集,文化气氛浓郁。李调元的许多好友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

李调元利用这个机会“遍访异书”,特别是留心搜集四川乡土文献、乡贤先哲的著作。他节衣缩食,或出钱征购,或借书回来雇人抄写,并设法刻板付印,力图复兴因明末清初的战乱而凋零不振的巴蜀文化。

恰于此时,李调元因受奸臣陷害,蒙冤下狱,差点儿被充军新疆伊犁。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绝处逢生。乾隆皇帝恩允他还乡著书。

李调元回到他梦魂萦绕的罗纹江畔。随在他身后“满载而归”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块块印书用的木刻雕版。

著书立说、刻印《函海》,是李调元呕心沥血追求的千秋大业。罗纹江畔的油灯,伴随他度过几多不眠之夜:“草堂溪水清,照见溪上屋。幽人正著书,灯光映修竹。”

李调元如闲云野鹤般在乡野山水间漫游,“摩碑思补史,谙药解笺骚”。一笔笔、一字字,他记下了川西北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寺庙古迹、碑塔津渡、花草林木、民俗风情、食谱特产等。

李调元醉心戏曲,为川剧艺术的勃兴贡献重大。他创办“家伶”戏班在川西北巡回演出,重金礼聘苏州籍昆曲教师,培训“川孩”作伶工;他亲自从事戏曲教育;他编写剧本,并记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戏曲史料;他研究戏曲理论,写成了《雨村剧话》《雨村曲话》。

李调元以毕生精力,完成了《函海》。其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经史、文学、诗歌、语言、金石、考古、书画、农艺、戏曲、民俗、神话等。无论是从数量的宏大,还是从涉猎范围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来看,李调元都与明代状元杨慎有惊人相似之处,有并驾齐驱之势。

李调元刊印的《函海》收藏在罗江南村坝“万卷楼”。“万卷楼”是李氏家族广搜博采的书库,被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

嘉庆五年(1800年),李调元又遭受致命的打击。其时,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兵锋指向绵州,李调元一家为避乱去往成都。趁火打劫的坏人,焚烧了万卷楼。纵火者是谁?为什么案犯逍遥法外?

揭开这个“巴蜀之谜”,可从中看到波谲云诡的清末官场黑幕。

李调元归来,徒见书化蝶飞,楼化废墟。六十多岁的他用双手将书灰捧入绢袋,埋入黄土。此后,老人一病不起。

历史上的贞臣烈士,有的“殉国”,有的“殉道”,有的“殉情”,李调元却是以身“殉书”。

弥留之际,李调元吟咏道:

我愿人到老,

求天变作草。

但留宿根在,

严霜打不倒。

小草峦山,野人怀土。难忘那故乡的山山水水,弯弯的石板路,覆荫数亩、绿云如泼的黄桷树群。

嘉庆七年(180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代文星陨落在罗纹江畔南村坝故里。

乾、嘉之际文坛宗师袁枚在赠李调元的诗中写道:“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为海内宗。”历史证明,《童山文集》《童山诗集》确系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不朽之作;《函海》巨著,已为海内所宗仰,为巴蜀文化增添光辉。李调元心血浇铸的作品,像劲草宿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历万劫而不灭。 8KR8z8pW560zFY+we2PrSPcbqP4CRR0X3vt6Qe7zmQOFYvngaM1WhqyQ4u6ScG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