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献策彤庭答拜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李调元首试不利。次年,巧逢万寿恩科,李调元仍未中试,但是名列“挑选誉录”榜上。以此,李调元在京师做了两年职司缮写的中书,得与毕秋帆、祝芷塘、王梦楼、赵瓯北、程鱼门诸名士交游,诗酒唱和,学问大增。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调元二十九岁,再一次参加会试。这次的策论题是《德胜其气性命于德论》,试帖诗题为《从善如登》。

调元诗中有“景行瞻泰岳,学步笑邯郸”之句,为会试副总裁赏识,欲列为第一。总裁秦蕙田说“此卷才气纵横,魁墨,非元墨也”。意为这卷子是头等笔量,但仍不是点会元的笔墨,遂置为会试第二名。

会试是二月份举行,放榜在四月十五日以前。以时令而言,称为杏榜;以甲第而言,称为甲榜、甲科。张榜于礼部,用礼部印玺。中试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贡士们还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才决定一甲、二甲、三甲进士的名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规定:每科于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李调元随新贡士们着袍服冠靴来到太和殿外的丹墀排立。按中试的名次,单名站东边,双名站西边。李调元会试第二名,属双,站在西边的最前列,他心里无比激动。

这时,金殿之上,鸦雀无声,一派肃穆。王公百官身着补服,翎顶辉煌,分立殿内外。

少顷,响御鞭,奏中和韶乐,在卤簿法驾的簇拥下,乾隆皇帝升殿。大学士就殿内黄案上捧策题交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将试题置丹墀黄案上,读卷执事各官及贡士行礼。礼部官分散题纸,贡士跪受,乃就殿内试桌盘膝以写作。

贡士们虽是第一次接过殿试试卷,但早对试卷格式了如指掌。李调元按格式填写了履历三代,然后按题作文,起用“臣对臣闻”,收用“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云云。

殿试读卷官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起只用八人,由大学士二人、部院大臣六人组成。读卷官阅卷后排定名次,于四月二十四前呈十本试卷。皇帝阅卷毕,于前十本中钦定名次,召读卷官进殿,拆去弥封,露出贡士姓名,即于御前用朱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二甲七名亦钦定之。其十名以外之卷,由读卷官随至内阁拆弥封,定第三甲名次。按排定次序,填写的榜文,谓之金榜。

李调元这次考中第二甲第十一名。

四月二十五日在太和殿传胪。帝御坐,鸣鞭,奏乐,鸿胪官引新进士就位,宣制:乾隆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传胪官按名次唱名。全部进士唱名毕,乐作,行三跪九叩礼。礼成,皇帝乘舆还宫。

随后,礼部尚书奉黄榜承以云盘置彩亭内,在礼乐声中,由校尉举亭,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街张挂。

殿试传胪后三日,还要在保和殿举行进士朝考,其前列者,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等第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三项。李调元在朝考中入选为庶吉士。

清制于翰林院内特设教习馆,亦名庶常馆,派大小教习教导之:由内务府颁发经史诗文,户部月给廪饩,工部供应杂物,使庶吉士肄业其中。因之,翰林院为“储才之重地”,“地居清要”,举国学子莫不以成进士点翰林为至荣。

李调元入选后,曾以欣喜的心情写就一首《蒙恩典翰林院庶吉士恭纪》:“颔髭敢诩掇巍科,献策彤庭答拜歌。两载抽毫趋凤阁,一朝曳裙上鸾坡。散班玉笋青衫少,仙侣金华黑发多。盛代崇文真忝彻,小臣报称应如何?”

“两载抽毫趋凤阁”是叙述他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至今做了两年中书,誊录过多卷史籍,而现在终于进入翰林院(鸾坡),实现了夙愿。

从此,李调元得有机会读到许多天府秘籍,他废寝忘食地誊录了许多珍贵资料,为他后来编刻《函海》打下了基础。

定制庶吉士肄业以三年为期,期满在保和殿考试,谓之散馆。试题为一赋一诗,钦派阅卷大臣评定一、二、三等。文理优者留馆,二甲授翰林院编修,三甲授翰林院检讨。其余改用部属与知县。李调元这次考得不大好,以二甲进士却未能授翰林院编修,被分发至吏部任考功司主事。主事为部的属官之一,正六品,主掌文案章奏。吏部当时的班次居六部之上,“各司郎官,非科甲出身者,不得注授”。

李调元意识到肩负的责任,他决心“立朝以直”,做一个清白的廉吏。 EHXiRcQ4NYsL/I9AxksgjG/VePN4TQuKSYcIcLsftVJMHLuaQw1EZb281xPMa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